此文全篇仅624个字,却出了18个成语,被誉为古今第一文章
一、《出师表》中的理想光芒
自古道:文章憎命达。似乎有道理,就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都说过:盖西伯(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想来是不会错的,没有生活磨砺,没有生死几回经历的人,是绝难写出好文章。就算有磨砺,拥有好文采,倘若一旦官居高位或是天天操劳天下大事,或天天关心兜里钞票增减啥的,就算想写,也没那时间和心境。所以“文章憎命达”,几乎成了一种定论。
但凡事就没有绝对,因为在三国时期,就曾推翻过这个定论。一篇全文仅624个字的文章横空出世,一举创造出了18个成语!这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已是贵为蜀汉丞相,其实相当于是蜀汉的隐形一把手了,要论忙,谁有诸葛亮忙?作为臣子来言,若论“命达”,谁能比得上诸葛亮?从出山至最终星落五丈原,生前赞誉一片,死后更是成为了千古名臣的代言词,地位之高无人能出其右。
那么为何如此“命达”的诸葛亮,能逆转“定论”写出了《出师表》呢?这个问题既简单又深奥。简单来言就是诸葛亮深受刘备托孤之重,为了复兴汉室而负重前行,辅佐着不成器的刘禅,在这种重压之下,才终于沥血成章!
但若论复杂,却是一言难尽,既有当时三国间的大环境因素,更有蜀汉内部环境因素,还更有诸葛亮的自身的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毫无疑问,就是诸葛亮自身的因素,概括来言就是诸葛亮身上的“理想光芒”!
诸葛亮毕生的理想,就是要复兴汉室,为此未出茅庐,便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但终极目标却是要一统天下——三分是为了一统!故而诸葛亮随刘备屡败屡战,九死一生,直至刘备白帝城托孤——这本是千古君臣佳话,其实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位“理想主义者”的交接,可惜却被如今的许多人歪曲得不成样子!
那么,歪曲者是否读过《出师表》呢?因为这篇文章,浓缩了诸葛亮一生的精华,闪烁着耀眼的理想光芒,还是读一读吧,让光芒刺破心中的阴霾,驱散一片死黑,让理想重新回归,须知没有理想光芒照引,那么现实就无从谈起,只会是一片死黑!这其实就是为何“命达”的诸葛亮,能写出《出师表》的真正原因!
二、从《出师表》中的18个成语说起
为了更形象的阐述《出师表》中的理想光芒,咱就另辟蹊径,从《出师表》中的18个成语逐次说起。
第一个,危急存亡:这个成语出自《出师表》的开篇,点明了当时蜀汉现实异常严峻,但蜀汉内外,却拥有一大批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究其原因是因受到刘备的感召,为报答刘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从不惧现实的残酷!
第二个、三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这是对刘禅的期待,希望他如刘备一样,不要恐惧和沉迷现实,失去进取之心,要如刘备一样有远大目标,使蜀汉的理想光芒不要熄灭!
第四个、五个,陟罚臧否,作奸犯科:犹如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是为了最终一统天下一样,这第四个和第五个成语,是现实中的手段,即赏罚褒贬分明,对害群之马,要坚决打击!
第六个、七个,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同样是现实中的手段,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因为这些人能增加蜀汉的正能量,跟打击那些害群之马是对应的。
第八个,九个,亲贤远佞,计日而待,前面这个成语是脱胎于“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并举例汉桓帝和汉灵帝失败的例子,让刘禅引以为鉴,只要做到了亲贤远佞,那么汉室复兴的理想就“计日而待”,其实就是对现实手段的总结性概括。
第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苟全性命,不毛之地,庶竭驽钝,斟酌损益、有所兴革:这几个成语都来自于诸葛亮随后的自我回顾,其实里面还有几个成语,比如“三顾茅庐”等,但这个属于刘备创造的。
总之,诸葛亮的这段自我回顾,就是告知刘禅,我诸葛亮就是受到了你老爸刘备身上那股为实现理想而愈挫愈奋,年近半百,依百折不回的劲头,而出山辅佐的!并且从此这也成了我诸葛亮的理想,那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敢问,那些歪曲刘备和诸葛亮“白帝城托孤遗言”的人,是否看到过《出师表》中的这八个字?那笔者就再写一遍“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既是刘备的理想,也是诸葛亮的理想!如今,诸葛亮又用这理想光芒,来照亮刘禅!
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个: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这最后四个成语,是出自《出师表》的最后一段,依然是劝谏刘禅,以刘备为榜样,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个理想而奋斗,不要安于现实,沉沦下去,要让理想照亮未来。
三、古今第一文章
蜀汉虽弱小,但自古以来之所以人气那么高,得到了普遍尊重,甚至蜀汉多位名臣,还被帝王追封为神或直接民间封神,不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渲染,因为《三国演义》的成书,是总结归纳了自三国时期到明初时期,千年多时间的沉淀,再经创新而写成的!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演义”,是因为千年多的民间沉淀,认可了蜀汉!而之所以认可,就因蜀汉身上闪烁着这股不屈且耀眼的“理想光芒”,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莫不如此!
而诸葛亮的这篇《出师表》,就是浓缩了整个蜀汉(至少前期)的精华,沥血成就。故而自《出师表》问世以来,就被奉为“古今第一文章”,比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赞道: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而陆游更是五次提到《出师表》!或是致敬: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或赞美: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或学习:《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或感叹:《出师》一表千载无……一表何人继出师!
诗圣杜甫更是没忘记诸葛亮的《出师表》,写诗为叹,其中最著名的两句便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今其实更应好好读一读《出师表》,哪怕不是为了怀念诸葛亮等,更不是为了反驳歪曲者,甚至无聊的评比古人谁第一,仅仅是为自己:让理想回归,这才是蕴藏在《出师表》中最宝贵的财富——无理想者,焉能拥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