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悟则感|你能看到多少,取决于慈悲

佛家有句话是说“你看到的,只是因果让你看到的部分”。对于凡夫而言,我们能看到的永远只是世界极小的一部分,甚至由于因果的限制,我们的想象力也无法抵达至事物真相边缘。但我们却经常从所见部分“推论”出事情的“全貌”,而且自认为真实无比。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曾对各个“首富”的经历进行剖析,总结出各种各样的成功学,出版了数量众多的书籍。可是,没有谁能复制出同样的结果。他们的经历,真的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样子吗?

就是从普通人而言,个体的差异也是巨大的:你之砒霜,我之甘露。闻不惯榴莲味道的人,对喜欢吃榴莲的人感到不可理喻。爱吃臭豆腐的群体,同样对不喜欢这种食物的人深感遗憾。扩大到人和动物之间,人类的一点点残羹剩饭,却可以成为苍蝇或是流浪狗的美味佳肴;一条挂在鱼钩上的蚯蚓或是混合饲料做成的鱼饵,就可以让一条鱼舍命以求。

对于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反倒是不去深想其中的道理。细想一下的话,就会知道所有这些,是因为众生具有不同的生命形式。生命形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所知所见所感,即使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也会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科幻小说《三体》里有几个章节写到四维空间。凡是进入过四维空间的人,回到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之后,即使是身处浩渺外太空,也会觉得压抑和逼仄。我们无从想象四维空间会是怎样一种广阔。就三维空间而言,身处“同一个世界”的生命,也有着不同维度。

和人类最接近的动物是灵长类动物,但就是它们,恐怕也难以理解什么叫“人类”。假设,有那么一个为动物开设的课堂,老师在台上说,人类能够实现瞬间和远方之人的沟通,不但能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相貌;人类有一种驻颜术,可以把一个人某段时间的容貌永久保存下来反复进行观看……估计台下的学生会以为老师在讲神话故事。

这个局限性就是“因果决定了你所能见到部分是事物整体的多大比例”。就像时下流行的那句话: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这也就是佛法里所说的业力牵绊。我们所能看到、认知和了解的世界,其实取决于我们有多大“能量”。能量越大,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就越多。所以说,能量会影响一个人的运程。不同的能量会造就不同的人生格局,从而在根源上局限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能量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慈悲。因为慈悲正是打开视野的钥匙。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呢?

慈悲不是悲悯和同情,尽管后两者也是人类高尚的情感。对弱者和偶遇不幸者生出同情心和悲悯的时候,还有一个主体——我。这个“我”和被同情怜悯的对象是对立的,因为在潜意识里,这个“我”会暗暗庆幸:幸亏不是“我”在经历这样的苦。

而真正的慈悲,完全没有这种对立,是将所有众生都视作一个整体,从而建立起一种纯净和无量的同理心,对不同形式的生命均可以生起平等的了解和尊敬,从而明白因果是造成不同局限的原因,这就是慈悲。

慈悲会促使我们从根源上思考因果。会让我们精进,从而产生智慧。智慧是生命中无形的维度,会让我们在同一世界当中看到更大更高的格局。

慈悲是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的动力,培养慈悲心,必然会提升我们的人生格局,使我们从“小我”中走出来。

……………………………………………………

关于作者:舒放,力求避免油腻的中年男子。流浪各地,但定型于高大陆青海。写诗多年,一直坚持着,哪怕诗歌从大众变成小众乃至现在的旁门,喜欢不减,且欢喜有加。

世界薄寡,请允许我用诗歌撩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