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为宝”的春秋贤臣

朱一华 字数:1046学习时报

乐喜,字子罕,春秋时期宋国贤臣,以担任宋国六卿之一的司城一职而掌国政。乐喜忠于职守,纤尘不染,是历代廉吏之典范,尤其他“不贪为宝”的事迹更被后世传颂。
  据《吕氏春秋·异宝》记载,公元前558年,宋国有人得到一块世所罕见的美玉。为表达对乐喜高尚品格的敬佩和赞扬,他决定将此物送给乐喜。于是满怀希望地赶到国都把美玉献给乐喜,不料乐喜却坚决不接受。献玉者以为乐喜怀疑自己的宝玉有假,便信誓旦旦地说:我已经将这块美玉请行家鉴定过了,确定无疑是货真价实的宝玉,所以才敢来献给您。乐喜淡然一笑,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乐喜以双方都要“人有其宝”的巧妙说法婉拒了献玉人的好意,既表明了自己以“不贪为宝”的信念,也使献玉人受到教育和启迪。
  乐喜“不贪为宝”的清廉事迹广为流传,一直警醒并激励着后人为官当政一定要戒除贪欲,廉洁奉公。据史料记载,700多年后,刘备建立蜀国政权之初,也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块宝玉。刘备自恃蜀国占据益州之形胜宝地,又有诸葛亮勤勉持国,还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猛将忠心护国,一时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宝玉,并时常把玩。幸好蕙质兰心的甘夫人用心良苦地向刘备讲述了乐喜“不贪为宝”的故事,才让刘备猛然警醒,并立即将宝玉退还献玉人。
  乐喜不仅始终保持这种一介不取的峻节,身居高位的他还怀有一颗赤诚的爱民之心,时刻体恤平常百姓的生活。有一年,楚国大夫士尹池出使宋国,乐喜在自己府邸热情招待了他。行至乐喜府中,士尹池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南家之墙,犨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对于南边院墙弯弯曲曲和西边邻居家积水流入自家院内的情况,乐喜很淡然地解释说:南边的邻居世代以做鞋为生,如果直接把他们赶走,不仅不方便市民前来买鞋,更严重的是可能直接中断了这一家的生活来源。西边邻居的住所,地势本来就比自己家高,水往低处流也是理所当然,如果直接堵住水流的话就是不讲情理。士尹池听后,被乐喜的爱民之心折服。回到楚国以后,士尹池将出使宋国的感受尤其是在乐喜府中所见所闻详细汇报给楚王,并极力劝阻楚王不要攻打宋国:因为宋国君主贤明,而且有廉洁爱民的乐喜辅佐,深得人心,如果贸然攻打宋国不仅会无功而返而且还会受到天下人耻笑。楚王听后,深表赞同,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对乐喜赞誉道:“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在孔子看来,乐喜不仅在朝中洁己奉公忠君爱民,而且还能因此决胜敌军于千里之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