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坑镇南庄村与扶溪镇古夏村

南庄村,地处仁化县东南约15公里的黄坑镇南侧,村子座东南向西北,背靠大青山,向锯齿岭,现存清代古民居建筑6座,面积约2500多平方米,皆为青砖灰瓦马头墙徽式建筑。南庄村为广东省级传统村落。

这点就是之前老牛所说过的,规模较小的一些古村落了,专门来一趟可能会觉得不值得。于我而言,反正都顺路,看一下也并没有没么损失。

首先见到的就是村子南边的祠堂。南庄村是一个刘姓村落。 据《明宣七郎刘文渊公家谱·序》记载:“…我长江刘氏三世祖明宣七郎文渊公才到长江开基,清雍正年间初具规模。”南庄村刘氏正是清雍正年间由仁化县长江镇迁移而来的,迄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南庄村刘氏宗祠建于清代,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布局,尺寸大约为面阔14米,进深52米(地图所测);青砖砌二面坡硬山顶、徽式马头封火山墙,灰瓦,抬梁式木架结构。

祠堂南侧巷道。


祠堂北侧相邻的民居,同样飞檐翘角的徽式建筑。


祠堂大门采用一个砖木石结构牌坊式门楼,歇山顶;下面以两条八边形大石柱支撑。


柱子侧面刻有一副楹联:一点福田先祖种,千般心地后人耕。

大门枕石采用红色砂岩。虽然风化严重,却依然难以掩饰昔日雕刻精美的花纹。


门厅堆满木料,感觉是要修缮的样子。


门厅后的天井是比较令我惊讶的,进深居然接近十米!天井四周以红石条铺就,留有较深的排水沟。另外,天井两侧配备的是厢房,不是常见的廊庑,也算是比较另类的一点了。


天井中摆放的瓜棱形柱础。


二进享堂,中间明间为厅,两侧厢房。


享堂前的正八边形红石柱础,雕刻各种花草图案。


享堂前部设拱形轩廊,已经破旧不堪。


享堂后是一个比较小巧精致的天井,两侧设廊庑;三进寝堂屋顶高出不少,凸显地位尊贵。


同样正八边形红石柱础,不同的是这次每面雕刻着写法各异的篆体“寿”字。

寝堂内设木质神龛,摆放祖先牌位。额书“彭城堂”,配联为:“一点福田先祖种,千般心地后人耕”,与大门石柱相同。两侧分别书“兰桂”、“胜芳”。


特殊年代的标语再一次闪闪生辉。


从里往外望,颇有一点重门叠户依旧,然而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的恍惚之感...

做工考究的排水沟,满满岁月的痕迹...

走到祠堂后边,一棵茂盛的古樟树。

祠堂的后墙。

墙上开有雕刻精美的红石“万”字窗。

祠堂北侧巷道。左侧就是仅存的几栋清代民居。

高耸的马头墙。

造型别致的漏窗。

可惜古屋已经人去楼空,就连想一探究竟也无法实现...

这家有灰塑的牌坊式门罩。

坍塌的庭院,过去就是祠堂高耸的封火墙。

离开南庄村,同样顺路去了扶溪镇的古夏村。这也是一个广东省级传统村落。古夏村,地处扶溪镇东边,距镇一公里之遥。古夏村风水极佳:村后有二座蜿蜒盘踞的山峰--大丛山、小丛山,双峰并立,似双龙并卧;二山的山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风水学上的“双龙结穴”之地,古夏村就坐落于这双龙结穴之中。村前有大、小两条河流,自东向西转北后合流而去,地理学上称之为腰带水,如明清时官服上的腰带。据此,古夏村依山傍水,房屋依徐缓的山麓而筑,大多坐北朝南。古夏李氏始祖李谟(号大用),江苏秣陵人,于南宋宝佑年间中丙辰科进士,与江西文天祥、仁化城口蒙英昴同科,且交谊深厚。时谟公出仕,初任广西南宁知府,后推升广东左参政。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打南宋,直逼广州城。谟公令子李襄(号四郎)避居岭南,隐居于古夏,自己带兵守五羊城。景炎二年,元兵陷广州城,谟公捐躯。据此,古夏李氏已经走过了700多年沧桑历史。

在旅游攻略里,古夏村被描述成一个古建遗存丰富的所在,老牛本是抱着极大的期望而来。可惜,如第一眼看到的感觉,古夏村里,恐怕“古”的东西已经消失殆尽了...

这间简陋的建筑就是古村著名的“五谷祠”。

门上有“古下大队第四生产队社会主义文化室”的字样。

里面供奉的估计就是“五谷神”和土地爷了。

果不其然,壁上所嵌这一方“重塑五谷庙神像碑记”,清楚说明了两位确实是五谷主与土地公。

村中现存古民居并不多,十分零散,图中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绕了一圈,相机几乎用不上。

最后,找到古村最重要的建筑--李氏宗祠,一连两座。

前面这座名缵诒堂,二进二间,始建于明朝初期,是古夏李氏五世祖福生公祠堂。福生公是庠士,曾任地方小官。“缵”为继承,“诒”为传给,即继承和发扬祖上光德,为后代留下美德,并开启后人。


缵诒堂对面有青砖砌照壁,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此壁规模宏大,长12.3米,高6.9米,照壁左上框内塑“龙”图,右上框内塑“虎”图,故名“龙虎照壁”。


照壁前有青色旗夹石。


照壁中部有“甲第蝉联”四字,当是对科举兴盛的一种期望吧。


照壁左侧有鲤鱼跃龙门灰塑图案。


照壁右侧有猛虎下山灰塑图案。

缵诒堂正面。祠堂为三开间,硬山式两面坡屋顶;前设木栅门。

缵诒堂大门悬挂“李氏大宗祠”木匾,下有户对四个。

瓜棱形麻石柱础。

大门两侧有云纹红石石鼓。当时没有开门,一位热心的大姐还为我前去找寻管祠堂之人,未果,可惜了。


紧接着又是一间李氏宗祠--光裕堂。

光裕堂,二进二间,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古夏李氏第五世祖福清公祠堂。时福清公出任浙江余姚县令,祠堂名乃取“积极用世,不断进取,光前裕后,继往开来”之意。此祠内粗长的丹色石柱采自于丹霞山,用船从水路逆流而上,运至古夏村边。时称“仁邑第一祠”。


从大门望进去,可见此祠堂后进其实已毁,只是简单地搭了个厅。


在村里继续寻访,找到了古夏李氏一族之总门--尚忠门。按理这门楼原来应该设有二层更楼,可惜面目全非。这是靠里的一面,书“陇西世族”四字。


靠外一侧门上书“尚忠门”三字。


由于失望情绪的影响,老牛匆匆而去。该村东边约一里处河面上还有一座乾隆三年(1738年)由本族集资兴建的石拱桥,有兴趣的可以一探。

(0)

相关推荐

  • 名人张作楠故里龙山村

    名人张作楠故里龙山村 刘鑫 金东区曹宅镇龙山村张氏始祖讳宣,潘村莲池张氏第七代后人,是位孝子.父亲去世后,选坟址在现在后坟头,结庐守墓,他细看地形,觉得此地理有一突出之处,就是由东向西近1000米长的 ...

  • 龙田东营余氏祠堂建筑奇葩今犹存

    龙田东营余氏祠堂建筑奇葩今犹存 听说龙田东营余氏祠堂不但规制宏伟,村民们还颇具文物观念,在修葺祠堂时以旧修旧,使得修葺后的祠堂金碧辉煌.美轮美奂,记者日前慕名走访余氏宗祠. 该宗堂祠建筑面积达1500 ...

  • 【寻根溯源】安徽泾县唐里文家老屋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一起, ...

  • 东莞市茶山镇——袁氏宗祠(31)

    2021年2月20日(星期六)下午,参观游览位于东莞市茶山镇下朗村--袁氏宗祠.在寻找宗祠的过程中发现,下朗村有很多古庙.古宗祠.古树,宗祠位于堰塘边,是一块风水宝地. 据茶山镇下朗村志记载,下朗村立 ...

  • [黄石文坛]皮文龙的随笔《古村李清湾探幽》

    古村李清湾探幽  近日,随李老师一起散步,了解到他所生活的村落,紧邻大冶湖,与笔架山接壤,又与大冶城关毗邻,人口近万,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部分古居屋已被新式楼房所取代,但依然有64栋古居屋保留着原貌,分 ...

  • 下李村拾镜

    下李村隶属于金溪县陆坊乡,始建于南唐,历时已逾千年.村中屋舍俨然,有古祠堂.古书院.古宅第.古官厅78幢,构成一个集中连片的明清古建筑群. 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街巷多狭长通幽.宽窄不一.蜿蜒曲折. ...

  • 在江西,这么多“江南第一祠堂”,你觉得哪一个最牛?

    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宗庙制度诞生,但那时候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及平民没资格建造. 一千年前,理学大家朱熹提倡建造"家族祠堂",于是宗祠才开始正式融入每个家族. 修水熊氏祠堂 在我们 ...

  • 1171、《淡溪镇志》淡溪镇人民政府编

    1171.<淡溪镇志>淡溪镇人民政府编       书架C5 出版:方志出版社 印刷:温州市北大方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787×1092  16开  印张30   字数:595千字 版次:2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重庆綦江东溪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重庆綦江东溪镇 綦江区东溪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贵州大娄山脉北端.重庆市南部,与贵州省习水县接壤,是万盛石林.铜鼓滩漂流.南川金佛山.江津四面山等景区的重要中转地. 唐高祖武德 ...

  • 横溪镇新胜行政村:黄大塘宋初由金村分衍而来

    横溪镇新胜行政村:黄大塘宋初由金村分衍而来 新胜行政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上街头自然村.1958年公社化时取迎接新的胜利之意,在此成立新胜生产队,1961年改为新胜大队,1983年成立新胜村民委员会,故村 ...

  • 【林氏字辈】2281-浙江温州泰顺彭溪镇柘下村坑内

    林氏源流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推动林氏文史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氏字辈数据库]若找不到你的村 原因可能在这里林氏字辈2281-浙江 ...

  • 【乡土兰溪】走进横溪镇新胜村:上木坑柳氏为柳贯之后裔

    走进横溪镇新胜村:上木坑柳氏为柳贯之后裔 新胜村位于横溪镇政府驻地东面2500米.村民委员会驻里上街头自然村.1958年公社化时取迎接新的胜利之意,在此成立新胜生产队,1961年改为新胜大队,1983 ...

  • 【乡土兰溪】走进横溪镇梅坑村:陈氏为东汉陈实后裔

    走进横溪镇梅坑村:陈氏为东汉陈实后裔 梅坑村位于横溪镇政府驻地东面3800米.村民委员会驻梅坑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自然村中世居陈姓,宋代自城头(龙城)迁入此坞坑定居,因坞坑中盛产梅子,故取村名为梅坑 ...

  • 濉溪古城开城迎客 淮北濉溪镇石板街成皖北网红打卡地

    --濉溪古城开城仪式5月1日在淮北市濉溪县举行 "五一"期间,承载历史记忆的濉溪古城经过修缮正式开城,苏鲁豫皖浙等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濉溪古城石板街,看表演.游古城.逛老字号店,感受 ...

  • 【我为群众办实事】濉溪镇:党徽闪耀葡萄园 管护良方送田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汲取乡村振兴力量.濉溪镇坚持学用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促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连日来,濉溪镇蒙村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做到学史明理. ...

  • 多产业融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工作纪实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镇,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一片逐梦的土地,产业兴百姓富. 这里就是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融合,农业观光与产业经济相共生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邦溪镇位于海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