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干校、煤技校......那些煤字号学校里的青春~~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
以及冬天的落阳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
等待的青春
好久不见 陈奕迅 - 认了吧
那个时候,煤校的学生青春洋溢,脸上带着早期女知识青年的阳光和纯净。
老贾汪人都知道从上世纪50年代就在大泉扎根的徐州煤炭工业学校,绿树成荫,环境幽美,教学设施先进,办学水平优秀,在校生最多时有5000余人。
1973年9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复办中专,校名为“江苏省徐州煤矿学校”并与“徐州矿务局干部学校”合为一体,简称为“煤干校”。1980年起,教育部确定“徐州煤矿学校”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后来,学校提档升级为“徐州煤矿工人大学”。
在徐州“煤干校”开办的26年中,共毕业普通中专生4195名,成人中专生1006名,结业各类短训生7136名,高初中生608名,为煤矿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管理人才以及党政领导干部,为徐州煤矿乃至全国煤炭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999年2月6日,“徐州工业学校”并入“徐州师范大学”,学校迈进高校本科教育的新阶段,改名“江苏师范大学贾汪校区”。
作为父亲的母校,每次经过,都会多回头看两眼。但是,已经接近10年没有去过了。
校区里的大礼堂是贾汪最早的影院。
印着校景的明信片,在那个没有网络、微信的时代,配上手写的英文,洋溢着些许自豪,些许温情,些许'洋气'。
当年的激扬青年都已经步入中晚年,挥手作别,讲不出再见
江苏师范大学贾汪校区仍保留着煤干校的旧日风情,处处绿意葱茏
青楼,此青楼非彼青楼
每代人都有过的青春
曾经花前
曾经月下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
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那时都流行这种质朴的纪念碑式雕塑,还都喜欢捧个球。
极具时代感的假山堆石
在那个大学还是精英教育,只有极少数人中龙凤能登顶的年代,煤炭工业学校的学生们也是优秀的一撮。
现在,她叫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78年9月,其前身是徐州煤矿技工学校,隶属于煤炭工业部。2014年,学院升格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煤矿培养了数不清的专业人才。
在党的培养下,一代矿工在成长。
报业老前辈刘凤亭老先生记录的珍贵影像。
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工人即将诞生
1982年,技校大食堂。
对于许多通过煤矿跳了农门的子弟来说,一下吃上了公家粮,成了工人阶级老大哥,那是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
工人钟德富是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是技校的副校长。
徐州矿务局安全培训中心学员在上课,在那个全国为实现“四化”而努力的年代里,首先实现了教学现代化。
原煤炭部领导看望新一代技术工人的成长
在学校
毕业后
信念在心中
不用说谢谢
请叫我红领巾
愿各位初心不改
愿步入中年、老年的你们,我们、他们
历尽千帆,阅尽沧桑
归来仍是少年
文 | 赵清
图| 崔兆玄 徐矿传媒综合
制图 | 崔兆玄
微信编辑 |赵清 崔兆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