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护手霜”“梳头”都算违纪?请给青春留点弹性

摘要

中青评论

学校“事无巨细”的管理,是否真的能够起到预期效果?

1月27日,一则由“鹤壁高中2021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1月18日-1月24日违纪情况通报》引发舆论关注。通报显示了数十例高三学生的违纪情况,并罗列了违纪者的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附有违纪情节简介。即便发表于平日关注度有限的年级段公众号,这篇内容也很快获得了数万阅读量。

一份学生违纪情况通报酿成一起“舆情”,恐怕是发布者始料未及的。有媒体质疑,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学生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有侵犯其隐私之嫌,还有诸多网友针对学生违纪情节的“槽点”展开点评,因为学生某些影响轻微的行为被界定为违纪而产生共情。有记者联系到该校校办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份“违纪通报”是年级行为,与学校无关。

细看这份违纪通报,一些情节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抹护手霜、梳头、在纸条上罗列明星、腿上放棉袄等“小动作”被明确为违纪,还有一位学生因为“写网络小说”引发网友的好奇。学校“事无巨细”的管理,是否真的能够起到预期效果?对学生的成长会带来何种影响?

每每遇到类似教育问题的论证,都能引发基层教育工作者类似“学生难管”“学生调皮”等反馈,这些反馈也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在社会普遍重视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长对子女的期许,学校间的升学率竞争,直接转化为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约束,是不少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倾向。通报罗列的一些行为,在不少成年人看来似乎无足轻重,但既然被界定为“违纪”,那么在学校教师眼里,就是不得不纠正和批评的不当行为。

看到这份通报以后,我与一位就读于国内顶尖高校的年轻朋友有过短暂交流。他表示,这些现象在中学时期可谓稀松平常,有些学校甚至会实施更严厉的管理,比如“自习课不能抬头”。在他眼中,实施这些严格管理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敦促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状态。

然而,对年纪稍长一些的朋友而言,中学学习却并非这种时刻紧绷的状态。在笔者的记忆里,尽管高中特别是高三学习压力很大,但还是能找到适度放松的空间,而不是每个“小动作”都被管理起来。比如,在自习课“偷偷”看小说,晚自修跑到学校天文台看月亮。最“出格”的一次,大概是下课休息时,使用教室里的电脑玩游戏。这些行为真真切切地构成了青春的美好记忆。

在这里,我不是否定学校的约束和管理,鼓动学生违背校规校纪,而是主张为学生行为的自我调节留有余地,而不是什么都想着“管起来”。其实,只要想管,这些“小动作”根本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我甚至揣测,对于当时我们的一些逾矩行为,班主任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因为这种柔性的管理,才让我们紧张的高三生活拥有喘息的时间。

这份通报来自于河南省内一所知名中学,该校近年来发布的高考喜报中,无论是整体“一本上线率”,还是考上知名院校的尖子生数量,都在所在地区遥遥领先。换言之,这所学校已经聚集了不少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对学生予以信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而不是事事都“压”着学生往前走。

不得不提的是,在网络流传的这份学生违纪通报中,最密集的违纪行为是“睡觉”。名单上罗列的学生不仅上课睡觉,考试也睡觉,“哈欠不断”也成了违纪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学校恐怕更应该详查,是不是学生太“缺觉”了?如果学生无法获得充足的睡眠,如何实现预期的学习效率?说严重一点,如何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给青春留一点弹性,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柔性施教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当每一个学生回首往事的时候,留在记忆中的不只是高压的学习和残酷的竞争,更有忙里偷闲的小确幸,以及本应属于青春的自由与烂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