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柏杉:中医人为什么要学习《金匮要略》?

中医书友会第224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这篇文章,是宋柏杉老师在左手金匮、右手伤寒——助你笑傲江湖一课里的开头语。宋老师用了两讲的篇幅,阐释了他之所以选择《金匮要略》来讲的原因,和他计划怎样讲这部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于中医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宋老师以自己超凡的悟性和广博的知识、以及大量的临床经验,尝试着为我们揭开经典的神秘面纱,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期待的呢?(编辑/王超)

前言:为什么要讲《金匮要略》,以及我将怎么讲《金匮要略》?

作者/宋柏杉

一、为什么要讲《金匮要略》?

用心灵聆听中医,用生命感受中医之美,大家好,我是宋柏杉,欢迎进入金匮大讲堂。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金匮要略》。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为什么要讲金匮。

1.《伤寒杂病论》的架构不全,我们尽量呈现全貌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伤寒论》的整体构架。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一十六卷。那么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是十卷二十二篇,二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也有说一百一十三方的,因为有个禹余粮丸有方名无方药),那么其他六卷到哪里去了呢?其他六卷又写的什么内容呢?

我们纵观一下《伤寒论》的全貌,《伤寒论》里大部分篇幅都是写伤寒,前面有平脉篇 、辨脉篇、伤寒例,后面辨太阳病、少阳病 、阳明病等等的篇幅。仔细看一下条文,我们发现《伤寒论》里面没有讲温病、热病还有风温。按仲景先师的水平和学识应该是能够涉猎到这几个病种,因为我们仲景先师的水平绝对不是我们常人可以比拟的,而且在《伤寒论》原文里面也明确地体现出了这几个病的病名。

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仲景先师在《伤寒论·序》中说自己写了十六卷,那么我们现在官方流传的版本——宋本《伤寒论》里面只有十卷,那么其他六卷是什么内容呢?这件事值得我们学者思考。

我们发现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和白云阁本《伤寒论》里面确实记载有十六卷,其中确实有温病篇、热病篇,当然了官方流传的版本(宋本)比较正规,信服力比较强一些。我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里面十六卷是完备的,在宋本伤寒论里缺失的部分在这里边补充的比较完全,也有的人说这是后人进行修订的版本。那么即便是后人修订的,那么这个人也应该是个高手,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伤寒论》的全貌呈现给大家,此是其一。

2.相比较《伤寒论》,《金匮要略》难读,也难讲

由于《伤寒论》部分讲的老师比较多,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讲。因为《金匮要略》有二十五篇,里面写了杂病、妇科病、杂疗法、食物中毒、饮食禁忌等,所以,《金匮要略》很难讲,从目前来看讲的人比较少。

我们把《伤寒杂病论》分成两本书:一本叫《伤寒论》,一本叫《金匮要略》,那么《金匮要略》讲了四十多个病种,还有妇科病、 月经病、胎前产后病、还有饮食禁忌都讲了,还有开始第一篇讲的脏腑篇的部分,因此上内容很繁杂,所以讲起来比较有困难。再者在开篇的部分,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一篇里面前后矛盾, 错简就很多。

因此上我们很多的老师也好,学生也好,读起《金匮要略》来,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就读晕乎了,勉强的再看一下痉湿暍篇,再往后读一读,读到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第三,基本上再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看不懂?什么是阴毒,什么是阳毒?什么百合狐惑?和我们现在的名词连贯不起来,因此上我想大部分学员读到第三篇基本就放弃了,这也就是说《金匮要略》比较难讲。

3.《金匮》的方剂比较多,学以致用,能更好的服务患者

第三方面,《金匮要略》里面涉及的方剂比较多,全书涉及了二百六十二首方剂,里面还摘录了后世医家的一些著名的方剂,比如千金方等等。最近几年,我们掀起了一股学习伤寒的热潮,大家的热情很高。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重伤寒,轻金匮,因此上我们有必要把《金匮要略》重新地讲一遍。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现今人看不懂古书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自从实行了新教育以来,我们学习的基础知识、文化课,从小学开始就学英文,引进了大量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我们连一首古诗都看不懂,我们过多的学习了X+Y=Z,我们把好多的精力都浪费在学习这些东西上,以至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反倒看不懂了。我们的孩子们过多地学习了科学,而忽略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学习,因此上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自己看不懂,导致我们的中医传承出现了大问题。

就像我们打仗,给了你一把枪就让你上去了,这个枪是哪国造的?什么口径的?用什么样子弹?后坐力多少?你一概不知,抡上去就打仗,胡乱地砍杀一阵。你想用这样的方法,你能取得胜仗吗?因此上我们也呼吁中医的传承还要恢复师带徒的方式。

一个东西要坏,从外部是攻不坏的,只有从内部坏 ,才能坏得透气 ,才能坏得彻底。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谈起,学生们说最近几年扶持中医了,我们喊扶持中医已经三年过去了,我们看一看扶持的效果:我们的确有专长考试,至今雷声大雨点小,我常跟学生讲中医不是靠喊两句口号就能扶持起来的。那么如果打压中医呢?我明确的告诉你,你也打不死,因为中医来源于民间,最终是为老百姓身体健康服务的。那么只要你有效果,老百姓就会相信,所以你打也打不没,也打不死 ,更打不绝种。

我们现在老百姓经常责怪好中医少,我说这很正常。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医名医,我们也不希望全国的中医都像仲景先师那样,都像叶天士 、李东垣那样,这也不可能,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医是能够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感冒 、发烧 、头疼、 咳嗽、 腰腿疼等等。常见病的医生是最需要的,我们的各位医务工作者,你只要能够治疗常见病 、多发病,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就是老百姓所需要的医生。

我们老百姓责怪好医生少,我经常给这样解释:炒菜的人多不多?他说多,那么能真正成为大厨的有几个?少。我说瓦工多不多?木工多不多?多。给你装修个房子,能让你满意的有几个?好的画家也不少,画画的人能画出来像郑板桥、齐白石一样的人能有几个?任何一个行业精英人都占少数,这才符合客观规律,如果全世界都是精英,那么这个世界很可怕,我们将无法生活,甚至无法生存。

还有一个问题,那是我在一次会议上,那个老师是西医的,觉得很崇拜我,跟我交朋友,他说:但是我对你们中医有看法,你们中医看谁都有病。我说很正常啊,为什么呢?我说你要没病,你就成“真人”了,你能与天地同寿,你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你能做到吗?他说做不到。

我们中医人评价一个人健康与否有五个标准:第一,五脏无虚损;第二,六腑无衰败;第三,气血无耗损;第四,经络尚通畅;第五,神志尚安宁。那么我问你,你能做到这五点吗?

所以说,我们中医人眼里的健康人是少之又少,少之又少,我们做不到。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我们至少是真、 至、圣、贤,至少应该是贤人吧。然后他就笑了,认可我们的观点。

4.《金匮》的方子可复制性好、疗效好

那么我们再谈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讲《金匮要略》?我们《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可复制性好,它的疗效好,包括《伤寒论》里面的方子也是一样,只要你认准证,用上去就会效如桴鼓。

我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理法方药是一脉相承的,实用性又强,我们也有必要好好的学习一下。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相对于其它的书,是言简而又意赅,我们可见仲景不仅是一个医学家,而且应该是一个文学家,是个文言文的大家。我们纵观一下《伤寒论》里面的文笔严谨,去一字嫌少,添一字嫌多,因此上我们有必要得好好学习一下。

也有的人说了,既然写得这么好,为什么叫《伤寒论》,而不叫《伤寒经》呢?其实我们的古人说哪本书是“经”,哪个是“论” ,哪个是“说”,是非常有界限的。“经”是只谈结果,不谈原理,这就是“经”,你比如《易经》、《内经》、《道德经》等等。这些经书很难看懂,因为他只告诉你结果,不告诉你原理,所以我们读起来就很困难,所以说“经”是用来讲的,一定要有师父给你讲。

而“论”我们相对就能看懂,它既讲原因,又讲方法,又讲结果。你看《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前面写病机、 病因,还有一些鉴别诊断都给你讲了,最后某某方主之,这就是“论”。“论”的东西就是定理,我们没必要再去搞一个科研去验证《伤寒论》,去验证《内经》,我们没必要去验证公理和定理。

二、如何讲授《金匮要略》

1.用方之道:原方加减,不要出一二味

纵观一下,我们临床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好多搞经方的老师经常说,我用某某汤治好了什么病,还发出了一些病例。我们简单的举个例子,有的老师就讲说,我用桂枝汤治好了什么病。我们观察他发出来的病例,方子有二十五六味药,里面确实有桂枝和芍药,这样的病例我不认同。

就像我们炒菜要放一点胡椒面一样,放一点调料,或者是八角,或者是花椒面,我们炒了一盘蒜苔炒肉,端上来服务员肯定要给你报蒜苔炒肉,如果服务员给你报菜名说:老师,请吃炒花椒面。我用花椒面招待了客人,客人吃的挺香,还挺满意,这显然不合适。

我们在学习应用经方的时候,加减的药味一定要少于原方,一般加减一味或两味为好。因为治病就是这样,奇之不愈则偶之,偶之不愈则奇之,要么加一要么加二,怎么会有加减那么多药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病机的把握不准确,对药物也就是我们中医人掌握的武器了解不够透彻,加一个不放心,再加上一个,再加上一个觉得还差点,又加了一个,加来加去就成了大杂货汤了。

2.结合后世医家,精析原文,纠正读音

我们这次讲解《金匮要略》,首先要阅读原文,有一些个生僻字我们要纠正一下读音,第二个我们要精析原文,我们要把原文分析透彻。这里边我们会列举先贤们的观点,比如前世大家尤在泾、唐容川、程门雪等老师,还有我们《医宗金鉴》吴谦老先生,他们对《金匮要略》原文的理解,我们会加以阐述。

3.汇报个人理解和临床体会

更重点的是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我个人在临床应用的体会,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再一点我们在讲解原文的时候,比如我们讲解妇人病篇的时候。妇人病篇比如有安胎门,讲到当归散、白术散时,我们就将把安胎也就是胎动不安的病,不仅讲仲景先师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我们还要讲后世医家对于胎动不安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我们将把胎动不安这个病详细的讲透彻,尽我所能把它讲透。

比如《金匮要略》上有当归散、白术散,还有当归芍药散、胶艾汤等安胎的,我们后世医家还有保产无忧饮也就是母子两全汤,还有香砂六君等等一些安胎的方子、安胎的思路,我们在这一章节将把它阐述清晰。

也就是说,我们讲的《金匮》不仅仅是《金匮》,而是它涉及到病种,我们就把古今先贤我所能够认知的观点和认识还有所用的处方讲给大家,以供大家临床参考。

4.区别于后世的28脉,讲解伤寒脉法

再有《伤寒论》平脉篇、辨脉篇,我们在《金匮要略》里不涉及到,但是《金匮要略》条文中涉及到的脉象,我们也要加以论述。因为伤寒里面的脉象和我们后世的28种脉濒湖脉学的脉象学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我们伤寒的脉法应用于临床更加准确,在指导临床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仔细看一下在《伤寒论》里边每一章节的提纲就能看出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你看我们仲景先师对“脉”“证”“病”都非常重视,伤寒的脉法验之于临床更为确切,指导临床更加可靠。

5.讲方子,配以临床实际案例

在分析完条文阐述完各家观点之后,我们把条文下面的方子也要解析,然后结合我在临床中应用的体会和实际病例,给大家加以阐释和讲解。

一方面拓宽大家的思路,再一方面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单纯讲理论,单纯讲条文,大家会感觉枯燥,讲着讲着就睡着了,这在我们讲课的习惯中是不允许的。如果一个人听你讲课听睡着了,这个不是听课者的责任,而是讲者的责任。

三、总结

我参加很多讲座,包括给普通老百姓讲课,给学生讲课,包括给专业人士讲课,给西医讲中医,我一再要问组织者,听众都是什么人?这很重要,我们要对什么人讲什么课。如果我们对学生就夸夸其谈地讲你的经验,学生也听不懂,如果我们针对一些中医的专家就讲理论念条文,人家比你条文熟,人家听得也不感兴趣,所以我们要针对什么人讲什么课。

我们灵兰组织这次课,针对大众面很大,专业人士也有,专家水平的也有,学者水平的也大有人在,中医爱好者也在,还有大量的患者。所以这个课讲起来难度非常之大,我个人也感觉压力山大。所以说,我只能尽其所能,尽其所学,讲给大家听。

(0)

相关推荐

  • 45分32秒背完整本《伤寒论》,这个姑娘火了!(附学霸背诵秘笈)

    最近一名叫徐艳的姑娘火了,因为她现场用45分32秒时间,从头到尾背完了<伤寒论>398条原文! 当她背完最后一条时,全场掌声雷动! 从古至今,无数中医大家都在强调,中医人想临床疗效好,背& ...

  • 对驳“特异性方证”的回复

    导语: 一 方证的概念,在中国大陆最早由胡希恕先生首先发扬起来.那时就颇具争议. ➤ 答:胡希恕先生提过方证,但并不是最早,关于这个问题我将专门再谈,敬请期待. 二 然而,不能否认运用"方证 ...

  • 试谈如何学好中医?

    关于有人讲到经方派的一些问题,我讲一点个人意见. 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基础.仲圣经方基础不打牢,看遍天下医书仍是医盲. 比如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 ...

  • 第一回 参经书妙悟天机 天降大任于斯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幂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当我读到<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讲 ...

  • 宋柏杉:学中医要知常,还要达变原创: 宋柏杉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91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宋柏杉老师在灵兰医馆出诊的近2月里,小编有幸随诊,亲眼见证了诸多重病患者的逐渐好转,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鼓舞.在诊余闲暇,听着宋老师对医理 ...

  • 中医人为什么要学习《金匮要略》-宋柏杉

    傅抱石 赤壁图 (局部) 导读: 这篇文章,是宋柏杉老师在左手金匮.右手伤寒--助你笑傲江湖一课里的开头语.宋老师用了两讲的篇幅,阐释了他之所以选择<金匮要略>来讲的原因,和他计划怎样讲这 ...

  • 宋柏杉:中医人为什么要学习《金匮要略》? – 经方派

    一.为什么要讲<金匮要略>? 1.<伤寒杂病论>的架构不全,我们尽量呈现全貌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伤寒论>的整体构架.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博采众方,撰用<素问&g ...

  • 宋柏杉讲帕金森病治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284人已读 宋老师说,他平时讲课都是需要讲课时才临时简单准备一下,唯独这个讲座,是他用了两小时备课认真讲的,原因就是他要告诉质疑中医的人,帕金森病,是可以用中医治愈的.这不禁又让我们 ...

  • 宋柏杉:学中医要知常,还要达变

    I导读:宋柏杉老师在灵兰医馆出诊的近2月里,小编有幸随诊,亲眼见证了诸多重病患者的逐渐好转,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鼓舞.在诊余闲暇,听着宋老师对医理妙趣横生的演绎,也真真是一种享受.中医就是有这样的 ...

  • 宋柏杉:从一例长期发热案的治疗看中医的诊治思路 – 经方派

    先看一个病例:杜某,女,27岁,高热一年余,体温41.3℃,平常体温烧到38℃左右就觉得很正常了,在北京协和医院.宣武医院等,在承德当地承德市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共做过一百多次化验检查,拍了 ...

  • 宋柏杉:《金匮要略》条文讲解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这样一个条文,简单的就一句话,描述的症状也很典型, ...

  • 2015经方论坛宋柏杉演讲:从广义少阳病证治谈中医根本

    导读:这是今年的全国经方论坛2天会议的最后一场讲座,宋老师从<伤寒论>少阳病篇整体构架.少阳病的外延及因何称少阳为枢.病案举例三方面讲解了广义少阳证的临证发挥.从广义二字揣摩,我们可以感到 ...

  • 宋柏杉:讲三个急症处理,谈中医人临床该有的敬畏心

    好多人都认为,中医只能治疗一些慢性病,一些不痛不痒的病.其实这种观点我不太赞同.所以说,今天晚上要给大家讲一堂课,也不算讲课,算是交流,叫中医急症临床的思辨. 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每个人的认识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