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类型的父母,很难养出幸福的孩子,最后一种很多人中招
你要是问一对父母的最大愿望是什么?我想无一不是希望孩子过得幸福。可孩子幸福与否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尤其父母一些不正确的言行会让孩子变得敏感、焦虑、不自信等等,影响孩子的幸福感。以下这几类家长很难养出幸福满满的孩子,最后一种是很多人都有,作为父母的你有吗?
1、习惯找背锅侠的父母
前几天,一则“2男童车内窒息身亡,家属要求车主担责”的新闻刷了屏,引发热议。
6月19日19时车主将自己的小车停放在自家院子里后离开, 因其汽车遥控钥曾发生故障,故无法确认车门是否锁上。第二天中午,其返回停车处时,发现有2名男童在其车内,且无任何反应,遂拨打110和120报警及请求救援。
经鉴定,认为2名男童自行进入未锁车门的车内活动,过程中,触碰车内中控门锁按钮导致车门锁死,因年龄太小一名5岁、另一名4岁不懂脱困,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环境导致脱水性休克死亡。
车内窒息身亡的两名男童为堂兄弟,男童家属认为车主有一定责任,因为其车不锁才导致小孩进入,所以需予以赔偿。
这个事件和前段时间判决的“10岁男孩骑小黄车被撞身亡,父母索赔760万 ,法院判决赔偿6.7万”,是一样的性质。
出事孩子的父母不愿承认自家监护不力的责任,而是为自己找一个背锅侠。只有这样才能掩盖他们家庭教育的失败。
“现在的孩子被手机毁了,现在的孩子被网络游戏毁了......”这些话是不是经常听说?
那些“问题孩子”真的是被手机和网络游戏毁的吗?并不是,他们是被家长毁的,别人家孩子也接触手机、网络游戏,他们依然好好地长大了。
手机、网络游戏毁不了你的孩子,不要因为孩子教不好,就把责任推卸给手机、网络游戏。
其实,没有任何外界力量能毁掉你的孩子,除了上一代。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一张白纸,映射的是家庭的模样。他们没有道德的标尺,所有的行为准则,都来自家庭的示范。
如果父母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遇事就想找背锅侠,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反省,把责任推给别人,觉得就自己最可怜,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自信快乐。所以,父母怎么面对自己的错误,对孩子的快乐影响很大。
2、不承认别人优秀的父母
有一类人永远不会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这类人做了父母,作为他们的孩子就很悲惨。因为他们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也许是嫉妒,也许是情商低,他们只会找缺点,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更不会称赞别人,这样的人往往没多少朋友,也没有多大格局。
毕竟,能够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本身就需要一种莫大的胸怀和格局。
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也无法面对别人拥有的成绩和资源,更不愿为自己现状作出一丝的努力和改变。只能怀着对满世界埋怨和挑剔,仿佛只有在那时那地他们才收获到一种心安理得的“成就感”。
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心理也会受影响,总希望找出别人的不好,看见别人开心幸福,心里就难受。这种孩子很容易嫉妒别人,一点不顺心就生气。与小伙伴玩游戏也总有一种只有我能赢,别人赢就不行的心理,动不动就烦躁不安。不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就没有进步的动力,自己也就无法比别人优秀。
所以,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很难成为更好的自己,也难幸福快乐。
3、不认可孩子的父母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曾经说过:“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确实如此。自信心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可或缺,不管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没有自信心的人,就如同空有躯壳却没有支撑。
表妹非常优秀,但她却自卑,怯懦。因为小姨从小都没有表扬过她,不管她做的多好,父母总能找出与别人家孩子的差距,她学习成绩好,小姨不表扬,而是说光学习好有什么用,一点也不开朗,不像别人家孩子会说话。
时间长了,表妹也觉得自己内向,不善言辞,就是没有别人好,变得很自卑,甚至不敢公开讲话。
很多父母喜欢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作比较,想以此对比来激励孩子,免得孩子骄傲,殊不知往往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说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比起和别人比较得到的激励动力,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更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一辈子都活在自卑里。
其实一个人的自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父母的认可少了,就慢慢丧失了对自己的肯定,也无法建立起自信。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不认可,会影响孩子幸福感。
4、打着“为你好”旗号控制孩子的父母
最近,《隐秘的角落》大火,剧中主人公朱朝阳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父亲有了新的家庭,几乎忘了还有一个儿子。
朱朝阳跟着倔强自强的妈妈生活,生活的压力让这个单亲妈妈变得神经质,她视儿子为自己的全部的希望,但却疏于对孩子心理的正视,而只将儿子的成绩作为全部的骄傲。为了儿子好,她让儿子事事听她的,强势的控制着,就连喝个牛奶也要强迫。
朱朝阳在这样的环境中因此变得敏感、多疑、倔强、懂事,没有其他孩子应有的快乐。他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发脾气,更不会向父母撒娇卖萌表达情绪。
他没有可以诉说的朋友,也没有理解他的父母,他渴望爱,但又不敢去索要父母的爱,所以在遇到把他当朋友的严良和普普时,他抓着不放,为了留住朋友,不惜一步步滑入深渊。
所以,那些父母像监工一样随时监视着自己学生很生活的孩子,失去了自主权利,很难开心快乐。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那些鸟儿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主自由的光芒。”
人们所受的心灵创伤,大多发生在幼年时期,而伤害者往往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童年时期,由于缺少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孩子很依赖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关爱。
所以,这个阶段的人格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亲人当时所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因此,这个时期所经历的任何创伤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形成负面能量,影响其一生的人格和健康。
end
干货/有料/有用
所谓育儿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