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 自驾去太湖,遇见一片浩瀚的“海”

新年伊始的旅程

“新年的第一个周末,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个地方看看风景晒晒太阳?”听到闺蜜说到这里,我把目光从那本大部头的《艺术通史》上移开,开始思索起杭州附近最适合晒太阳看风景的地方。

要安静,要能不被打扰地静静度过那么一段时间。读一本书也好,看一部电影也好,没有热闹交通的嘈杂声,也没有熙攘人群的吵闹声,轻轻说话就能听得见。

要温暖,要能享受到这难得的冬日暖阳。让太阳照耀下来的温度,一点都不浪费地全部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让江南阴冷潮湿的冬天暂时远离。

想看海,却又怕被严冬的海风吹得头痛,于是几乎不加思索地想到了附近那片大得像海一样的——太湖。

轻而易举就确定了路线:杭州出发,先在“理想村”计家墩停留一晚,第二天驱车到苏州东山,在太湖上的小岛——余山岛住一晚,第三天返回杭州。

于是说走就走。确定路线、定民宿、提车、出发,几天之后,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已经置身太湖之滨。

冬日的阳光倾泻下来,暖洋洋让人身心舒畅。湖边高高的树木绿意尚浓,挺拔地站立着,层层叠叠将一片湖光拥入怀中。这次驾驶的,是领克03+炫燃金配色版本,亮金色驾驶在路上格外亮眼。外壳不再是冷冰冰的黑白灰配色,金属的光泽让心情也随着旅程闪烁起来。

一下子,就成为了令人阴郁的江南冬天中那一抹忽然闪现地温暖金色光芒。新年伊始的旅程,从启动车辆的那一刻,便开始熠熠生辉充满期待。

在苏州东山,邂逅“苏州小镰仓”,这一片蔚蓝如海的背景色让天地宁静而温馨。

在“理想村”计家墩,读书喝茶做个简简单单的文艺青年。在大乐之野·锦溪,冷工业风的建筑设计感十足。

在余山岛,享受“遗世独立”下的天地悠悠,在荒凉的码头等一场日落。在大乐之野·余山岛,于满天繁星笼罩下享受一部电影的美好时光。

黎里古镇:当辣鸡脚邂逅昆曲

早上出发的时间有点耽搁,算了算路程中饭要在路上解决了。没有应季三虾面的苏州似乎总对我失去了点吸引力,我的眼睛在地图上来回移动,最终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黎里。

那是两年前去苏州,疯狂吃面的间隙想找点小食换换口味,外卖软件上频频出现的,便是黎里辣脚。质朴的白色的鸡脚,浸泡在辣椒和蒜一类混合的料汁中,筋道又入味。

黎里古镇,便是这辣鸡脚的发源地。古镇入口处的王记辣脚,经营多年,一大盆色泽鲜艳的辣脚叫人垂涎不止。初入口,蒜香十足,再细细咀嚼,几乎尝不出辣味,反而是鲜甜的味道逐渐占了上风。

果然,这里还是嗜甜的苏州啊!

和所有江南地区的古镇并无二致,丰富的水系贯穿在江南风格的建筑中,但这古镇要更新一点,新到还未曾聚集起多少人气。

其实,这镇上还是相当有看头:中共淞沪地委吴江联络点旧址、汝氏雕砖门楼、全真道院石柱等历史文化古迹就在这镇上,多个私家园林、故居祠堂,徐悲鸿艺术博物馆、中国锡器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都分布在附近。

星罗棋布的,还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食肆。主要售卖的美食,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但还是能够轻易提取到中心思想——黎里辣脚、多肉馄饨、油墩、套肠、农家黄豆酱......是这个小镇美食的精髓。

这里的油墩和浙江的并不一样,有咸甜两种口味,咸的是鲜肉馅,甜的是豆沙馅。一个个金黄的糯米面团在油温的滋养下结出酥脆的外壳,一口咬下,肉馅的汁水涌入口腔。

主街上,一位身穿红色棉袄的妇人和着伴奏的音乐唱着咿咿呀呀的昆曲,不用扬声器,这声音穿越整条巷子,落入每位游客的耳中。这里,曾是昆曲的故乡。故土难离,七个世纪以后,这里的人们依然哼唱着这对当代人来说早已相当陌生的旋律。或为传承艺术,或为陶冶情操,抑或只为生活所需,艺术在一代代生命间从容传递,曾经的“花雅之争”在这片故土依然鲜活,悠悠荡荡传进千家万户。

“这个人,她每天都在这里唱。”

太湖东山:我好像遇见了海

不是第一次看到太湖,也不是第一次到东山,但车转过弯驶入湖边的马路,窗外一片蔚蓝还是让眼前突然惊艳了起来。

这里比网上查到的图片更加美。冬天气温低,太湖水质的颜色更加偏向于蓝色。当天的天气又恰好湛蓝晴空万里无云,相机的取景框里,随便按下快门就是一副“水天一色”。

位于苏州东山景区,驾车驶过白马庙和丰圻大桥,在一片饭店集中的地方,就是“小镰仓”的取景地。依湖而建的马路蜿蜒着伸向远方,路边是红白相间的隔离带,斑马线连接起道路的两边,视线远方,就是一望无际、宁静湛蓝的太湖。

雨天听雨。雪天看雪。

暮冬着凉意。日日皆好日。

工作日时,这条路上车辆不算太多,很容易便可以拍到一张无人乱入的照片。

沿途的路边其实有很多停车场,可以把车停在停车场,步行到湖边拍照。

作为马路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色调,开着这台领克03+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带来超高的回头率。整台车的色调搭配非常考究,虽然炫酷但毫不刺眼,色彩舒适性很好。车子内部,也与外部做了色彩的呼应——座椅边缘、空调出风口,整辆车在色彩和设计上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车辆的驾驶体验上,女司机简直想疯狂点赞。2.0TD的发动机加速性能非常好,又稳又快,也没有任何乘坐上的不舒适。尤其方向盘也不重,转向非常灵活,不用担心长时间驾驶练出“麒麟臂”。途中切换了一次运动模式,被超快的提速吓了一大跳,果然,女司机还是适合安安稳稳地驾驶。

车内配备的超大显示屏用起来非常方便,车辆内控、路况地图等都可以一目了然,而且车内自带的导航系统是和高德地图合作的,准确又实用,再也不用借助手机导航啦。此时此刻,我的手机正躺在车内的无线充电底座上,舒舒服服地享受假期。

沿着东山景区的道路不断向前,就开始到达了前往莫厘峰的盘山路。莫厘峰是苏州东山第一高峰,海拔293.6米,相传因隋朝莫厘将军隐居且葬此而名。盘山道路的路虽窄但路况很好,沿途还可以邂逅很多农家乐和茶园——这里,也是碧螺春的名产地。

车子的动力和转向能力在山路中展现无遗,平时晕车的闺蜜今天有点清醒:“你的车技什么时候这么稳了?”

我只能“云淡风轻”地说:“向来如此。”

整个东山景区交通监控非常多,而且山区路况复杂,一定要遵章小心驾驶!

随着越来越深入到山中,路上几乎已经没有行人和车辆,渐次多起来的,是亭台、小溪、郁郁葱葱的树木。道路中间的分割线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三种颜色,而不是简单的白色或是黄色线条。

山路在中间戛然而止,路的尽头立着一块指示牌:森林防火通道,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驶入。前往山顶的旅程,也就在这近乎于半山腰处提前结束了。还好,对于“一览众山小”这件事,我们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执念。太湖的美景,早已在这车轮一圈一圈的转动中,在沐浴着阳光的一日三餐中,被毫无保留地、吸纳成为灵魂的养分,镌刻在生命的一封长信之中。

余山岛:一片萧瑟的“世外之地”

依靠着民宿管家的指引,从行车主路一个几乎难以发现的岔口驶入,来到了一个几乎很难称之为“码头”的湖边平地。一辆小快艇在忙碌的建筑工人身旁停靠过来,准备把我们这两个当天唯二的住客摆渡到那个湖心的小岛。

快艇启动,风止不住地大了起来,水花敲击玻璃带来阵阵寒意。那座刚才还只看起来像一条线似的小岛,在五分钟之内就到了近前。

难以分辨的码头、空荡荡的树枝、破落的房屋,仿佛在迎接初来乍到者:“欢迎来到世外之地。”

就这样,在这个萧瑟的冬天,遇见了这座孤独的岛。

岛上可见的生命,只有耄耋老人、四处游荡的猫狗、枯树上逗留的飞鸟。

这岛,如今又叫“老人岛”,是苏州最后一处通电的地方。

据说,余山岛的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徒步环岛绝非难事,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是沿途几乎没有路标,迷路也就成了常事。

通常环岛的路线是:古树→西湾码头(傍晚在这里看日落)→东湾码头(清晨在这里看日出)→余山岛简介牌→通电纪念碑→复兴寺→排灌站。

似乎除了我们住的那一幢民宿的房子还算体面,这里的大部分房屋,早已在经年累月的侵蚀下剥落得面目全非。外墙业已脱落,露出砖块平整的结构来,仅存的墙面也已被霉斑侵蚀。玻璃窗大多碎裂归于尘土,只用几个木板将窗户封将起来——这些房屋,大多已经许久没人居住了。

连流浪在岛上的黑猫,都在倾诉着这里的破败与凄凉。

抬头看天,是密密麻麻交织起来的陈旧电线,与树木恣意生长的纸条一起,遮天蔽日,甚至连升起无人机需要的一块无遮挡的天空,都难以觅寻。

四通八达的碎石路仍在,路边的橘子树上依然硕果累累,无人采摘只能寂寞地悬挂在梢头,被一日接一日的暖阳炙晒。灰暗,干瘪,带着些许斑点,就像树下那位老人的皮肤。

走到西堤码头,正是太阳准备落山的时候。

湖水上的时间,仿佛被放大了无数倍,任凭时间怎样流动,似乎也掀不起任何波澜。走近湖边,两只躲在暗处的水鸟被惊起,水面的平静霎时被打破,随着渐行渐远的翅膀拍打声,天地归于肃穆。

芦苇丛的远方,是波澜不惊的湖水,湖水的远方,是更加宁静的湖水。远方的远方,是等待着落幕的夕阳。余晖翩然而至,赋予湖水一片波光粼粼和芦苇美轮美奂的剪影。

在这个遗世独立岛屿上的小木屋,燃着炉火,看一部电影,窗外静谧一片,推开门走进院子,邂逅一片星光。

计家墩:文艺青年的理想世界

昆山的计家墩村,是个很多人心中的“理想村”。

许多设计师前来规划,许多文艺青年在这里创业,许多民宿品牌在这里扎根。

村子外围的一条土路进去,就到达了我们住的民宿。入口不远处,是村民们的精神归属地——上天王庙。

夕阳下,稻田的光影非常美妙,即使是在有点单调空旷的冬季,也被这一束阳光带来的美好深深触动。

在村子里,找到了一处值得打发时间的去处——水牛书店,这家同时出售新书和二手书的书店也提供下午茶,选一本书,点一壶茶,一个下午就在书页的翻动声中缓缓流淌了过去。

点了一壶红茶,就和闺蜜分头去书柜里选书,转了一大圈回来,竟然发现两个人选的是一模一样的两本书......

本年度的最佳默契,怕也就是这样了吧。

和灵魂有共鸣的人旅行、聊天,一定是我所经历过的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东山觅食:莫厘大酒店与东山一碗面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均匀适口的块,放入姜块、葱结、红枣,再加入老抽、黄酒、盐,和清水。焖肉一定要用保温效果更好的砂锅或缸,将热气留在丰腴之间的同时,也将汁水和香气一同留住。焖煮过后肉泛着闪亮的油光,汁水被牢牢锁在层次分明之间,用筷子一夹便松懈开来。入口之后,汁水、油脂和料汁瞬间融合,毋需太费力地咀嚼便能尽数吞下。

莫厘大酒店的招牌红烧肉,美味程度足以让每一个尝过的人从此念念不忘。

太湖边的走地土鸡,加之小蘑菇和新鲜枸杞,用砂锅炖煮几个小时至鸡肉酥烂脱骨。此时,鸡汤的醇、蘑菇的鲜、枸杞的甜悉数融入汤中,一碗入胃,仿佛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大口畅快地呼吸。

冬天,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碗热汤啊!

得一鲜面馆,是东山镇人气最旺的面馆之一,每天上午,顾客盈门,拼桌成了常事。以红汤面为主,这里算是苏式面“重口味”的代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治愈了冬天寒冷的早上。

选用大个青鱼,宰杀洗净后,切下鱼头,将鱼身剖成两片后再斜批成块,加酱油、白糖、葱姜、香料等拌匀,腌制两个小时后入油锅炸两遍至鱼肉块呈深黄色。再次起锅将炸好的鱼块与酱油、白糖、绍酒、高汤一同翻炒至汤汁裹满鱼身,焖烧半小时左右,此时鱼身连骨头都酥软,肉质蓬松吸满了汤汁,咬下一口顷刻爆出汁来,故称“爆鱼”。爆鱼面的汤则多用青鱼的鱼鳞、鱼鳃等制作,加红油、绍酒、酱油、精盐、味精、白糖、葱姜及鱼卤、肉骨熬制。大概正呼应了“原汤化原食”吧。

大排则更讲究的是火候和新鲜度。火候要刚刚好把大排炸的外酥里嫩,最好一口咬下内里还保留着肉汁。店家忙碌起来大多没有时间换油,所以大排的外皮通常不会裹太多的面糊,防止面糊留在油锅中既容易糊掉影响口感又不健康,也不会因为浸入面汤而被泡得稀烂难看,成了一碗“面糊汤”。在 苏州 吃面,店家似乎都有预见性了一样,尽量避免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口感和观感的情况,只为给每一位食客呈现最美好的一碗面。

大乐之野·余山岛

夜晚,燃着火炉,看一部电影,窗外静谧一片。推开门走进院子,邂逅一片星光。

清晨,在鸡鸭鹅的叫声中醒来,墙壁被阳光照出来窗子的轮廓。

在这个孤独的岛屿过“向往的生活”,很庆幸邂逅了大乐之野·余山岛。

民宿的房间均是独栋小别墅,可以独享一方天地。房间内配备厨房和电磁炉锅具,有泡汤池和智能马桶,还有投影仪、品牌音响、榻榻米和茶具。

院子被篱笆墙包围着,打开房门,阳光迫不及待地涌进来。

房间里,每一个细节都考究而美好。宽大的洗漱台、温暖的榻榻米、舒适的沙发,躺在床上就能看到的日出......有惊艳,更有温度。

岛上没有餐厅,也没有商店,物资全靠自己提前准备。带了一行李箱的零食上岛,于是这个岛上的夜晚不仅安静舒适,而且美味诱人。

大乐之野·锦溪

即使是冬天,也想找个安静的乡村度过周末的好时光。大乐之野·锦溪,就是这样一个冷工业风的田园度假民宿。

一条笔直的马路穿过稻田,在一片长满芦苇的水域前,邂逅了这样一个有温度的住处。

外表刚健设计感十足,但房间里都是让人觉得温暖舒适的原木装潢。床头上的手写卡片,开启了一段温馨之旅。

纯白的墙壁、原木色的家具、纯白的床品......房间阳光充足,透进来的光线洒在床上,也洒在榻榻米茶台上。在这里饮一壶热茶,享受难能可贵的冬日暖阳。

关于旅途

第一天  杭州出发,途径黎里古镇,前往苏州昆山“理想村”计家墩,入住大乐之野·锦溪。

第二天  驱车前往苏州东山,下午抵达太湖上的小岛——余山岛,步行还岛看日落,入住大乐之野·余山岛。

第三天  睡到自然醒,中午前乘船摆渡离开余山岛,沿途欣赏太湖美丽风光,返回杭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