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稍读书 即有得
浏览书架上的书,你会发现,书与书的差距,有时比人与兽的差距还大。好书自不必说,有的书,读几页,发现作者简直什么都不懂。这样的人,他出书,不知是借了谁的胆。俗话说:“恶向胆边生”,这种书,可说是借胆量带出了恶。《追风筝的人》里说,世界上总归只有一种sin,就是偷盗。什么都不懂的人出书,那就是偷了读者对他的信任,这当然是sin。至于他在出书的前前后后,还偷了谁的什么,我就不很清楚了。
中国文人之间互相吹捧的传统,由来已久。赵孟頫书法后面的跋,个个将赵捧上天。按说赵体之行、楷,极好,但经后人这么轰炸式地一捧,搞得乌烟瘴气。另外,赵孟頫的一些小楷,我觉得够不上极好,后人也一味吹捧,说得了钟繇和王羲之真谛。至于一些明显的赝品,只因落了赵孟頫的款,后人也吹捧不已。你说他们到底是真觉得赝品好,还是怕说实话得罪人?这种风气,今天依然。真好也罢了,那些明明很烂的,经别人这么一嚷嚷,以为自己真的好,然后到处展示。
唐末吕总《续书评》里,罗列唐代十二位草书家,排了座次:张旭第一,孙过庭第二,怀素第十二。今天,我们看不到一件可靠的张旭作品。孙过庭有《书谱》,说是真迹。怀素有《自叙帖》,有说是真迹,有说是临摹。第三到第十一位的,几乎也看不到什么遗迹,后人只能学孙过庭、怀素。我常想,后人能看到的,也许很多并非古代第一流的。第一流的人物、第一流的艺术,可能老早就消亡了,甚至在那人物和艺术还未蓬勃、未臻巅峰时,就中断了,或者被搞掉了。每每想到此处,悲从中来。
孙过庭《书谱》和怀素《自叙帖》,初看大相径庭。再看,都是二王变出来的。孙变得少点,怀素变得多点。清代杨宾在《大瓢偶笔》里说:“怀素书,虽顿挫太过,然于王氏父子笔意,实有所得。”在理。
因为《自叙帖》里广泛援引当时名流对怀素的溢美之辞,所以后人怀疑《自叙帖》连文带字都不是怀素的,而是后人伪作,理由是怀素不可能这么狂、这么自恋肉麻。打个比方,你在书摊上看到一本书,前面若干页,全是作者跟高官富商的合影,你多半会抹一把鼻涕在书里再扔下。但是,唐人自夸的比比皆是。自夸的第一把交椅,由杜甫的屁股占着呢:“甫昔少年日……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用今天的话说,我少年杜甫一出手,篇篇十万+,鲁迅巴金惊掉下巴,争着加我微信的,不是莫言,就是贾平凹。
古人喜欢以品论书,有九品、三品之别。九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下下品不一定是世间写字最糟糕的,而是在写字好的里面属于最不好的。就像官阶,九品芝麻官,那还是比百姓好很多,因为不但有田产,还终身不用纳税。
今天读到古人一句话,说看到一方好印,令人“两腋间习习风举”,我的两腋不由颤动了几下。艺术鉴赏,不光能带来心理愉悦,还能有生理享受。唐人有很多这样的诗,写观赏艺术品时的精神和生理状态。著名的如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白居易《琵琶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怪不得杜甫自夸,人家这一出手,众山皆小。“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人家一出口,就是千古成语,没辙。
对我来说,写一幅书法作品,纸张的形制很重要。给我一张正方形的纸,我绝无可能写好。要么长卷,要么条幅,都比较好操作。正方形,一点美感都无。
判断某艺术家水平高低,我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看艺术家宣传照,凡造型为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的,我不敢说百分之百,应该百分之九十五,他的艺术水准是很可疑的。我这样说,估计已经得罪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艺术家。没办法。
历史学家罗新说,求真,只是历史学家的职责。批判、怀疑和想象力,才是历史学家的美德。这话让我警醒。其实这三点,何限于历史学家。平日里,我们是不是太多地把本为职责的东西,当成了美德?我也得自省。
木心的《从前慢》很有名,流行过好一阵子。看到现代诗,我就手痒痒,想模(恶)仿(搞)。并非不尊重原作者,纯粹是顽皮心作祟。
从前慢
瓜瓜君仿木心先生之作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见面打招呼
吃了么
吃了么
清早上学去
哈欠连连
太阳公公不露面
从前的饭菜也简单
开水泡馒头
酱油拌米饭
没有网
有时也没电
聊天都是面对面
从前的姑娘也好看
锥子脸
天然现
你饿着……
下巴就尖了
附木心原诗: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对瓜瓜斋硬笔微课感兴趣的,请扫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