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十五章 “悟道”并不是逍遥世外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川。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今天讲第十五章了,前两天讲的是“天之道”,大家说天之道如此玄妙,我们不大容易领会,这东西好像很虚,还是人间之道我们更容易接受。老子就怕大家觉得太玄了,所以对“天之道”讲得并不多,这是老子行文的特点。老子的“天之道”只讲很少部分,因为他也认为这部分比较玄妙,我们没法探求得太深,所以就给大家点到为止,更多的是讲“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什么样?这章的描述会让大家觉得耳目一新,觉得原来是这样的!这章里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就是古代那些达到了“道”的境界的悟道的人,善于按照“道”的指导去走路的人,“微妙玄达”,他们的思想特别精微,“玄”是深远的意思,“达”是四方都能达到的意思,他们的思想无所不包涵,特别的深奥——“深不可识”,现在的版本都写“深不可识”,这个“识”读zhì,因为帛书甲本乙本和楚简都写的是“深不可志”,是志向的“志”,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去描述它,去标志它,去记住它,去辨识它,但它太深奥了,所以你没法很清楚地给它标识出来、描述出来,这叫“深不可志”。
老子接着说“夫唯不可识”,你不可以太清楚地描述它,因为它太深奥了,“故强为之容,曰”就是所以我勉强地去描述它,描述它的状态、容貌、表现,怎么说的呢?老子说的这几句话很重要,他用几句话来形容悟道之人的状态。
第一句话:“豫呵,其若冬涉川。”前边都是老子在讲悟道的人的思想多么深邃,这句话开始描述悟道的人会进入一种什么状态了。“豫呵,其若冬涉川”,“豫”什么意思?犹豫的“豫”,“犹”和“豫”是不同的,“犹”是一种大的猴子,走路很缓慢,大家最近看的《疯狂动物城》,那里面有树懒,一说话:“我——”,就是“犹”的状态;“豫”是一种大象,大象走路很缓慢、很谨慎,这个状态叫“豫”。“豫呵”——像大象走路很缓慢、很谨慎的样子,“其若冬涉川”——像冬天过那个结冰的河一样,这里是指中原地带而不是说东北,东北的冰面您汽车都能开过去,老子是生活在中原地带的,中原地带的冰没有结得很厚,您过河要小心谨慎地走路,老子是形容悟道之人做事那种谨慎的状态,就像在过冬天结冰的河一样。
大家一听,这跟我们想的悟道之人完全不同,我们想的悟道人应该是飘然的、潇洒的状态,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衣服都是宽的,能飘起来的,风一吹很潇洒,觉得这是悟了天地玄妙之道了,老子讲的这么犹豫、小心谨慎,怎么会是悟道人的状态呢?不应该是飘飘然的、那种什么都不想的潇洒状态吗?
这个问题还真值得思考,那天我在想怎么给大家来解释这句话的时候,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镜头,一位工艺大师在雕刻一个玉雕的作品,非常精妙,雕得非常漂亮,小树叶、小花瓣雕得非常精细,他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整个身心都投入到雕刻的过程中了,这是大师,他一点点、精细地雕刻花朵、树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就是老子讲的悟道的人的状态!
您想这时候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就像冬天过水面一样,你谨谨慎慎地来雕刻这个,稍有不慎,这树叶就被您给雕坏了,因为非常小的、精微的那种雕刻,要非常精细的功夫,这时候您说能潇洒地一边唱着歌一边雕刻吗?喝口水,再喝瓶啤酒,那样很快就雕毁了,所以不是那种潇洒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就是“匠人精神”,就是这种贯注全部的精力,去完成一项工作的状态,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有匠人精神的人。
大家说这匠人不就是重复工作嘛,这没什么意思。不要小瞧这匠人精神,有人做过统计,公司能够成立两百年以上的老字号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这是了不得的,德国有800多家,中国有几家?现在我们能查出来,中国两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可能没有几家,但日本有3000多家,为什么呢?到日本考察会发现,日本人就有这种匠人精神,他做一件事要特别地追求极致,我一定要把它做好,全神贯注地去做这件事,做到顶峰。
比如说装裱书画,他每天在这个烂纸堆里面去一点点装裱,非常敬业,所有装裱过的画都焕然一新,都跟新画一样非常的精美,他重复地做这件事,一生都在做,做得非常精细,能达到一个别人达不到的高度。你不要小瞧人的力量,人如果专注地做一件什么事的话,最后会达到你想不到的那种高度,比如我们看杂技,怎么那么高还能站呐?我们做不到,但是你天天做,一点点去练,同样一个动作做到最后,你能做到别人看着都视为奇迹的高度。日本有人做豆腐,就把这豆腐一代一代的做到极致,那味道就是好。打铁做铁艺,做铁壶,他们家铁壶就能做到多少代保持一样的,都是极品,这叫匠人精神。
日本有一个40多人的做螺丝扣的小公司,号称做出的螺丝扣永不松懈,永远不会脱扣,里面设置了很多机关防止螺丝扣回旋,就这一个40人的小公司,就把这螺丝扣给做到极致了,您知道谁来订他们的螺丝扣吗?所有的高铁全来订,包括中国的高铁,日本的新干线,全用这个40人公司做的螺丝扣,为什么?这是匠人精神,我谨谨慎慎地贯注全部精神,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个状态就是悟道人的状态。
实际上匠人精神并不只是重复工作,人们提到匠人精神的时候都会说,匠人精神是提升自己心性的一种方式,在这种追求极致的工作过程中,他的心性一点点变得纯粹起来,一点点变得忘我,全部精神都贯注到作品中去,这个人的心性越来越纯粹,他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他很开心,他的全部身心跟这作品结合在一起,所以这种人进入到了一种无我的状态。这是提升修养的过程,最后通过技术会进入“道”的过程,而“道”的境界的提升又会让你的技术获得飞跃,最后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老子形容的悟道的人,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整天什么都不做,放下一切飘然于世外,穿上宽宽的衣服,整天去潇洒,不是这样的。老子非常清楚地讲,这人要非常谨慎,它形容这种状态是“豫呵,其若冬涉川”,并不是我们通常想的“道”的那种潇洒的状态,而是非常谨慎地集中力量去做事。
所以我们再读《老子》会发现,以前我们对老子有多大的误解啊!老子告诉我们是要精细的、谨慎的,像过冬天结冰的河怕冰塌了那样的状态去做事,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领导学了《道德经》以后,不是都跑山里边去放松,看云起云落,就是悟道了,而是在公司经营中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里面去,像过冬天那个刚结冰的水一样,去谨慎地做事,发扬这种匠人精神,去把管理工作做好,这是老子讲的悟道的状态。
所以我们聊了以后才发现,原来老子给我们讲得如此的切实,老子后边还讲了几个悟道之人的品性,这些品性,还有哪些会对我们之前的悟道人的状态、观念造成颠覆呢?我们明天再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