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思维决定了人生高度

励志类的书看得少,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哈佛凌晨四点半》。

我向来不喜欢大道理,但看这本书却也有些启发,因为有些道理戳中了我的痛处。

这本书从哈佛大学的20条校训开端,以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的问题为章节,构思了一整个系统的提高方法。

人的提高是从认识到自己思维的缺陷开始的,也正是因了此处,思维才能够决定人生的高度。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着一些优秀的文化教育,教我们诚实正直,教我们勇敢善良,那么多美好的品质似乎成了我们美好一生的标配。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判断在哪里?

老师长辈教给我们的,是在他们认知里最值得称颂追寻和肯定之事,我们接受这样的认知影响,可以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良善之人,不过,至于我们自己是否真正认可,却值得商榷。

值得商榷的不是这些被别人肯定过的东西,而是接受这些东西却没有丝毫分辨的我们的思维。对来自于我们外界的东西,来者不拒,或许是充盈人生的必备良品,但充盈的“食粮”不足以解决我们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们须得从这“食粮”堆中走出来,在头脑里形成独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哈佛教授告诉学生们:人要忠于自己,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做你自己。

《哈佛凌晨四点半》就给了我一个这样的启示。人必须要认识自己,觉察到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对自己手里的牌进行优化组合,力争打出自己的王炸组合。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人和事不经招呼便闯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愿望、想望和欲望,会随着时间的日久和认识的延长而越长越大、越来越多。可弱水三千,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我们又得学会对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加以辨别,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艰难,一不小心便会迷失本心。这时,我们的人生毅力便要发挥作用,我们要成为我们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要改变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无字却厚实无比的书,想要读懂自己,须得取舍,须得专注,须得诚挚。

专注于自己生命中最得意、最在意的事,或许是我们每个人事业能够得以成功的必备素质。因为这是由自己判断得出的,自己最想要,自己最深爱,所以自己也能够无论艰难险阻,还是万水千山,“心之所向,步履以往”。能承担过程中任何的挫折和代价,才能获得最终事业成功时的那份喜悦和自在。

很多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失败了,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是因为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去改变。

每个人的能力有多少,他就可以过怎样的生活,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却是不可取的。安心于自己的能力,不满于自己的能力,追求于更好的能力,是递进的、经过对自己正确认识的、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必由之路。

而要想摘到桃子,就需要沿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凝聚自己所有的能量,立刻去行动。不折不扣地执行,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我从不相信,人的成长能够一蹴而就,却笃信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能铸就成功。我们的一生本就是个过程,不疾不徐,有自己的频道,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活出自己,每天能有所进益,那么自己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就越来越有精神了。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文|京华

图|京华

编辑|京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