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深处的彝家
冷水箐是小凉山乡的一处村庄,几户民居散落在大山之阳的高冷山地,这里的植被很好,在2500米的海拔的山上阳光虽然强烈,但阳光下还是暖暖的非常舒服。
我站在山头了望四周,蓝天、白云、农舍和梯田中耕作的人们,从每一个角度看都能构成一幅幅画卷。正值农忙时节,村里的人们都在地头田间,村长和夫人知道我们的到来放下农活,赶回家为我们准备午饭。
村长的家是一座典型的彝家小院,我发现院子的外面还修建了一个水窖,旱季的生活用水就来自于雨季自家屋檐下的雨水槽淌下的雨水,水窖设计非常合理,真正解决了旱季高原缺水、用水的问题,村长高兴的告诉我,“这是政府无偿为我们修建的可方便了。”
当村长热情的把我迎进他家的小院,不好意思的对我说:“我知道你在我们彝州做过副州长,听县长说你现在是普洱的领导又是大艺术家,你看我做你的模特行吗?”我说:“你的模样太彝族了。”
他高兴的一转身到房间里身披氆氇,带着彝家的帽子,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烟袋锅子走了出来,我看着他,那岁月的沧桑全都雕刻在他的面颊上,其时他的年龄并不大也就四十五、六岁当他蹲坐在我面前时让我有一种冲动。
他问我“我在山上放羊时就这样,我可是凭生第一次坐在画家面前,有点紧张。”夫人告诉他:“放羊时啥样就啥样,只要保持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就行了。”
有几年未画过水墨写生了,水墨人物造型精确是写生的基础,在现场进行水墨写生,准确描绘对象,达到像已属不易,在我看来写生的过程其时更是一个创作过程,创作中必需能捕捉描绘者的内心世界情感,方能在下笔时把握神韵,这就算是真功夫了,水墨写生本身就是一种纪实创作。
好的书法功底,有助于在人物线条上,更具变化,立得住,彰显中国水墨画创作中特有的书法之美。
今天一开笔很快就找到感觉了,这应该说得益于几年来始终不辍的书法历练吧。两幅水墨写生完成了,村长看了自己的画像后竟高兴地在我的面前跳起了彝族舞蹈,那优美的舞姿,活脱脱的展示了彝族汉子热情、奔放、豪迈自信的精神世界。他脱下氆氇对我说你等着,我叫上村里最美的女人穿上彝家的盛装为你作画当模特。
说完后一溜烟的跑出院门,一会功夫他拉着一位身着彝族盛装的老人,走了进来,我的眼前一亮哇!这真是小凉山彝族高雅气质与完美的服饰于一身的女人,太完美了,我打量她,饰品都是用纯银打造,手腕上的银镯也有年代了,年轻时她个头、身材一定不低,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面部的轮廓线条非常清晰,有点与藏族接近,这让我一下子想到周思聪先生笔下的凉山彝族形象,人物面部刻画精确、深厚、传神,再配上简约的衣着服饰,用墨用笔同苍凉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创作精品,堪称水墨人物的典范。
上前询问方知,来的正是村长的妈妈,彝族名字叫由珠今年68岁,出生于彝医世家从小就随父亲学医,嫁到这个山村以来就做了乡村医生,四十多年了村里乡亲们的生、老、病、死都是她本职工作。
她共养育了两个儿子四个女儿,爱人早逝,多年来她一个人将六个孩子抚养成人,村长是她的大儿子,大女儿医校毕业后也回到了她的身边,就在乡卫生院工作,其它孩子大都在乡、县从事教师、医生、干部等工作,只有大儿子与他住这个村里。老大姐姿态优雅地端坐在我的面前,深邃的目光炯炯有神,彰显出温柔娴淑、坚毅善良的凉山彝族母亲的形象。夫人坐在她的对面一边跟她叙着家常,我一边观察写生她的形象。
正午时分,地里耕作的人们回来了妇女们洗去劳作的辛劳个个穿着节日喜庆的服装走进这个彝家小院,顿时歌声笑声在这里回荡。小凉山彝族是民俗民风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彝族好客,是因为彝族人具有大山一样的情怀,当你走进彝族人居住的山村,男女老少会带着灿烂的笑容,为你捧上醉人的苞谷酒,拉你走进冬暖夏凉的土掌房,围坐在火塘旁让你会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火焰的魅力,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弹着三弦尽情歌舞,体会生命价值所在。
彝族妇女心灵手巧,从她们那一身身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上就能读出她们心底的歌,太阳、月亮、花鸟鱼虫,火把虎头,各色图案让你眼花缭乱,赞叹不已。这一天我一直画到手都无力握笔为止。
小凉山的神奇,美丽,深深的吸引着我,流连忘返,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