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叫:懒人定律(深刻)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
人这一生,世事繁杂,免不了心烦意乱。
佛说:万事随风去,片叶不沾身。
绝大多数的烦恼,都源于自己的内心,想不开、放不下、忘不掉。
有时候,让自己“懒”一点,也是一种智慧。
懒,不是惰,不是怠,而是一种删繁就简的生活态度,是一场专注自身的修行。
掌握以下三条“懒人定律”,还自己一个舒心的余生。
01
宁可无言,也别话多。
很多时候,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少说话。
曾看过一段对话: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蛤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为其言之时也。”
意思是,有些昆虫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却没人认真听。
雄鸡每天清晨按时啼叫,人人听矣,早早起身。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愚蠢的人,只会喋喋不休;睿智的人,懂得伺机而言。
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不管对方是否有倾听需求,自己先说为快;
明明对事情的原委不知情,便拿来当谈资;不顾周围人的感受,永远喋喋不休说不停。
殊不知,沉默往往比喧嚣更有力量,更让人尊重。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倘若你无法确保你说出去的话是动听或者有意义的,那就保持沉默。
沉默不是什么都不说,而是选择在恰当的时机,一语道破,一句顶百句用。
拎得清大小轻重,言出前请三思,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
嘴巴要懒,做事要勤,方为孔子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风范。
02
世事难料,人事繁芜,很多事,看淡一点,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
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越过越好。
古人云:“人也,事也,不看,少知,即得安宁。”
过往未来之忧,不看,专注当下,不杂不迷,才能踏实走好眼前的路;
别人的缺点,少看,懂得平视每一个人,才能得到同样的尊重;
烂人烂事,慎看,任何圈子,都不可避免有讨厌的人,不喜则离,又有何妨?
人最紧要的是过好自己的人生,至于其它无用之事,不看也罢。
老话说得好:“做人,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睁的那只眼是看透世界,闭的那只眼是内省自己。
反省自己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旅程,一旦当你开始这样的行动,你会发现,你的眼里很难看到鸡零狗碎,你的生活,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杨绛先生也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我们每个人都会羡慕别人。
但你看到的生活,你羡慕的人生,有时候并不适合你。
所以,不要活在别人眼里,也别盯着别人的生活羡慕。
在自己的世界里,养最好的样子,站更高的位置,看更美的风景。
形成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事,就专心做事,无事,就抽空读书,生活,本就很简单。
03
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
人生一世,要想活得轻松,还真得远离是非之人,撇开是非之事。
《谕泰和杨茂》中记载了王阳明和聋哑书生杨茂的故事。
王阳明写字问杨茂:“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可知是非否?”
茂答曰:“知道是非。”
王阳明又继续写道:“这样的话,你虽然嘴巴不如人,耳朵不如人,但你的心和普通人无差别啊。”
杨茂点头,双手合十作揖表示感谢。
王阳明见状,又往下写:“凡是人,皆因心起。这颗心只要是善良的,是一颗圣贤的心,即便说不出,听不见,也当为圣贤。”
杨茂受此点拨,深受感动,磕头感谢王阳明。
所有是非,皆因心起。
我们没法控制是非,但能选择以何种心态去面对。
俗话说得好:“左耳进,右耳出。”
生活那么有趣,何苦被无关紧要之事扰了心境。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耳根清净,是非不听。
才能不辜负每一刻光阴,才能创造更美丽的风景。
余生,愿你掌握好“懒人定律”,不是自己的事,不说,少看,少听。
抛开无谓的琐事,管好自己,尊重他人,让生命轻装前行,淡定安然。
▽
格局,是一个人的人格与气度。
有格局的人,心存良善,懂得包容。
养大你的格局,才能成就你的未来。
点击洞见君视频,记得关注+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