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名“腿友”争论断骨增高,这项手术还要害多少人?
6207人自称“腿友”。他们聚在一起,关注、讨论、分享的主题只有一个:断骨增高。
在贴吧里,有人发出“增高求助”。
有人痛陈:是社会不公,逼得人逆天改身高。
也有“真的勇士”,直播自己拆支架。
还有更多人在观望:这真的靠谱且安全吗?
从大量跟帖可知:No!没有不出事的。
客观说,这个“自损八百”的增高法,有医学支持。其学术称谓是骨延长。也可称“牵拉成骨”。
它缘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4年,被誉为现代骨延长术先驱的科迪威尔(A.Codivill)报告一例股骨粗隆下斜形截骨延长手术。患者有髋内翻。医生在其跟骨穿入钢针,一次性强力牵引,拉开截骨处,并用石膏支架固定维持。
最终,患者股骨延长8厘米。但代价巨大。手术造成严重神经损伤,伴有频繁的癫痫样抽搐。
此后40多年,骨延长术不断被改良,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超越。肌力下降,皮肤坏死,骨不愈合和畸形,死骨形成,严重感染乃至死亡等,时有发生。
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乡村医生伊里扎洛夫(G.A.Ilizarov)骑自行车摔了一跤,骨延长术终有重大进展。
当时,他所在医院接诊大量从战争前线撤下的伤残士兵。最棘手的是骨折病人。由于负伤后缺乏基本护理,很多人因骨折部位持续活动、局部供血不足,或伴发感染,出现骨折不愈合。
伊里扎洛夫采用经典固定方式。但效果很差。一些患者不得不截肢保命。
有一天,他边骑车,边思考怎么办。结果,骑进沟里,翻车,车轮摔歪。伊里扎洛夫推车回家,吭哧吭哧修轮轴。突然,灵光乍现:或许能做个装置,从外固定住骨骼,那断端就能紧密贴合啦?
不久,他设计出环状外固定架,通过贯穿的钢针约束、固定骨骼。还能调整上下端距离、施加压力,以促进骨愈合。
伊里扎洛夫研发的环状外固定架。/sharm.kiev.ua
1951年,伊里扎洛夫给一位病人使用环状外固定架。他向护士、病人交代固定架的使用方法,嘱咐好每天要拧多少圈加压,确保骨头长在一起。然后,他去休假了。
护士、病人严格按照医嘱拧圈。只不过,他们弄反了方向。断骨间距离越来越大。等到伊里扎洛夫回来复工,断端部位已牵出2厘米,还长出新的骨痂。这打破了传统认知,即骨折处只有紧密接触、固定,才能促进愈合。
此后,伊里扎洛夫做了多次动物实验,发现在骨折断端安装外固定架,给予一个稳定、持续和缓慢的牵拉过程,真的能刺激骨质再生,修复骨缺损。而且,其伴随结果是:被牵拉的骨头能变长。
伊里扎洛夫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病例演示。/Journal of Limb Lengthening & Reconstruction
到60年代中后期,伊里扎洛夫用这个办法,治愈前苏联传奇跳高运动员布鲁梅尔。后者遭遇严重摩托车事故,3年间经历20次手术,都失败了,被建议只能截肢。但伊里扎洛夫使用外固定架实施牵拉,成功保住布鲁梅尔的腿。
伊里扎洛夫名气大增。前苏联决定给其筹建“创伤修复与矫形外科中心”,成立研究院,开厂、专门生产外固定架。
意大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美国家到1986年,开始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短期内,它即为西方所普遍接受。中国一些医院也在80年代,相继开展牵拉成骨。作为鲁班后人,我们还对固定架进行改良,发展出两平面半环式和三平面半环槽式等。
1989年,伊里扎洛夫(中间白大褂者)向日本骨科大神T. Kurokawa展示其牵拉成骨病例。/Journal of Limb Lengthening & Reconstruction
随着临床运用增加,伊里扎洛夫的牵拉成骨理论日趋完善。无数先天畸形或因伤致残者,包括左右肢不等长、严重骨折、骨缺损或畸形,及小儿麻痹症患者,因之获益。他们愿意为回归“向往的生活”,承担感染、畸形等风险。
再后来,一些普通健康人盯上这个技术:能把骨头拉长……那是不是能用它来长个儿?
身高增长主要依靠长骨干骺端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使骨骼延长。如果生长板闭合/骨骺闭合,身高就到头了。一般这个时间在女孩中多为14-15岁,男孩是16-17岁。
想长高,先断腿——听起来很恐怖,但它可能改变择偶结果,毕竟“高富帅”里,高排第一;就业情况改善,很多工种都有身高要求;以及社会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