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才是电商的原罪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

当今中国的互联网社会充斥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一种是痛斥电商行为背后,互联网巨头们的圈地种草,垄断趋势;一种是反思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的经济社会的变化,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特别是马云在上海外滩发表惊天演说到最近的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入社区团购卖菜领域以后,争论一直高热不断。

我们的观点:电商不是罪,资本才是原罪。

纵观经济发展,新生事物对于传统事物的观念冲击,结构性改变,上下游产业链的重置,消费心理及消费习惯的改变,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变。马云无疑是这个行业的代表人物之一,但马云是商鞅吗?今天的反思是传统固守势力的卷土重来吗?

客观事实任何技术革新将带来产业性变化,在我们还在惋惜中国很多技术无法在市场上落地接轨的时候,互联网率先改变了经济社会。信息差的消除使得消费者与生产厂家之间的壁垒消除了,人们能够轻易对比到各种商品的价格,信息,对应完全消费需求。

首先是购物行为被改变了。于当我们需要一部手机时,打开网络,各个厂家的手机信息,型号,对比,广告,价格一目了然,躺着床上就可以选择了。买与不买,价格高低,优惠对比,品牌对比瞬间就完成了,还节约了时间,空间,逛实体店的精力,被销售员的不断推介打扰等等,确实相较以往的购物行为有了更灵活,更便捷的体验。

其次是电商的配套产业完成了。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网络支付,物流配送,广告宣传,图文到视频,直播带货等各种新的业态出现了。同时,出现了专业的分析,研究和论证,比如如何导流、留存、粘性、运营等概念纷纷被提出,目的只有一个,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

以上两点是至今很多消费者觉得电商平台的出现是有益的最主要原因。

而这一切掩饰不了的是电商平台自身的经营行为,说白了,就是电商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商业体,它是要赚钱的。它不是一个公益行为,更不是一个慈善行为,而是资本支撑的吞金巨兽。而它的目标是两个:消费者和生产商家两端。相比传统的渠道商和电商平台宣称的中间商,电商平台更具有破坏性、浸入性。

电商平台背后一定是各种资本的血盆大口,说好听一点是要赚钱,说不好听一点,要赚大钱,这就是资本的本质。

马云们当然沉醉在庞大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之中,企业规模,平台规模,团队规模,运营规模都决定了这是一个很花钱的项目。最好的方式就是击败全部对手,天下地上,唯我独尊。而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争夺,是要花钱的,简单说就是让利。于是,免费、补贴、积分、折上折、满减等各种手段频出。普通消费者觉得占了便宜,不占白不占,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人家设计好了的。钓鱼都还要准备个鱼饵呢,价格战铺天盖地,消费者觉得还不错,为什么要反对呢,继续搞吧。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天上不会白掉馅饼,杀熟,割韭菜等事不时就会上演。

对于厂家,亦是如此。原本以为除了线下经营外,上网能增加销量,但发现线上的价格比线下的低太多,消费者全部涌向线上,实体店死了。同时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打折降价,电商平台开始挤压厂家,将采购价格降到最低。对于线上开店的那群人,当红利期过去,争夺流量时,平台开始收取高额开店费,推广费,广告费和流量费。客观上造成营运成本大幅上升,事实就是生产企业赚不到钱,商家赚不到钱,唯一的好处让利给了消费者,平台攫取了大部分利润。

电商平台的把戏被越来越多的人看穿,马云们自然就成了被剖析的对象。

在信仰不再,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人们对比着之前被封神一样膜拜的马云们的金句时,产生的情感不再是崇拜,而是愤怒。什么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什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什么996是年轻人的福报,如今听起来都是那么地刺耳,即便这些话在当年被当成圣旨一般。

所有曾经的行为和言论,都变成一种对消费者的嘲讽。像那个什么辛巴,明明就是一个套路,让粉丝买单,偏偏还有一些热血粉丝死挺力证。何其愚昧无知。

客观地讲,电商,互联网并不是罪过,真正的原罪在于资本驱动着马云们不停地跑马圈地,扩占市场粉丝,资本可以先投入,但要求后期回报。上市,IPO一度成为众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终极目标,甚至公开宣传,就是要烧钱,不要赚钱,只要流水和份额,将来上市了,全部捞回来。

今天的人们,看懂了这套商业模式,就不再对创新,试错,颠覆这类话术感兴趣了。人们在呼吁规则,呼吁监管,呼吁实体经济。

最后,我们来看看马克思的论点吧: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获取剩余价值。资本是没有办法才从事物质生产这种倒霉的事情,它也不愿意去从事物质生产,它总希望有更快、更轻松的赚钱手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