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三“邪”难抵御?学好这几招,养阳气、强体质、健脾宁心,助你安然过三伏
一年四季中,最难养生的季节就属夏季了,天气炎热,皮肤毛孔张开,出汗量增加, “气随津泄”,导致人体内的阳气源源不断向外流失。
高温也会让人心烦气躁,心跳速度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这也是夏季心脑血管疾病、肺心病、心肌梗死等发病率明显增高的原因。
但吃喝太多寒凉的东西,过度贪凉也是不行的,同样会损伤阳气,引发疾病。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如果出现了气短、乏力、疲倦、睡不醒、体力不济的症状,很可能是心阳不足。夏季养生重在养心,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夏季防三邪
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所面对的外界邪气更为复杂,主要有三种——暑邪、湿邪、寒邪。
暑邪是夏季的第一大邪,夏季出汗多,带走大量津液,容易导致气阴两虚,血液运行的能力变差,血液黏稠,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等。
暑邪是季节性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所以,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之象,如面赤、烦躁、舌红苔黄等症状。
夏季炎热且雨水较多,加上长期吹空调,湿邪容易趁虚而入。中医认为,湿邪通于脾,所以,湿邪最容易伤到人体的脾胃功能,脾气不能正常运化易导致体内水湿停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厌食、腹胀、腹泻等。
浑身困重、困倦乏力、嗜睡;常有头晕、头重的症状;大便粘腻不爽;舌苔厚腻;脾湿重表现为食欲下降、腹部胀满;皮肤瘙痒;痰湿重可表现为胸闷、胸痛。
以上症状若有一两条比较明显,可能说明已经有湿邪入体了。
夏季寒邪主要来自两方面:外在是受凉,长期待在空调中、常洗冷水澡等;内在是饮食不节制,过度贪凉导致寒邪从口而入。
寒邪入侵后,轻者易得阴暑症,即鼻塞,流清鼻涕等这些风寒感冒的症状;重者,寒从肢体入侵人体,会导致肢体关节的病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
安然度夏重养心
1饮食调整
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火为主。中医有“心通于夏气”之说,心在五行中属火,夏季阳气最盛,红色为阳,相对应的红色食物就入心入血。因此,夏季养心宜进食红色食物,比如番茄、枸杞子、赤小豆等。
材料:排骨、冬瓜、豆腐、姜片、葱段
做法:
排骨切段,冬瓜、豆腐切块。葱切段、姜切片。
焯熟排骨后,洗净重新放入锅内,加葱段、姜片。
大火炖煮,水开后改中小火,然后放入冬瓜、豆腐。
再煮20分钟,加入调料调味即可出锅。
功效:
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养胃生津,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提供充足钙质。
2运动适量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本身的热量消耗就比较大,过量的运动反而会使血糖降低,甚至导致昏厥。建议选择一些“轻运动”,如瑜伽、健美操、游泳等。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出汗过多的话会引起阳气不足,导致寒气入侵身体,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夏季运动,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造成身体脱水,导致协调性下降。但也不要猛地喝下大量的水,会加剧盐分流失,引发肌肉痉挛,还会给心脏增加负担,不利于血液循环。
3按揉养心穴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为大家介绍几个夏季养心穴,通过按摩穴位来帮助健脾利湿,保护心脏。
❖阴陵泉穴
阴陵泉的位置和足三里较近,但和足三里相比,利湿效果更强,排渗脾湿。经常点按或用刮痧的方式刺激腿部阴陵泉穴,不仅可以达到祛痰湿排湿毒的效果,还对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水肿有缓解作用。
那么阴陵泉穴在哪里呢?首先要把手放到膝盖内侧的横纹上,摸到一个凸起的骨头后,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继续摸,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就是阴陵泉穴。
❖印堂穴
按揉印堂可以让大脑清醒、眼睛明亮,它的位置在两眉中间,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眉间的皮肤稍往上拉100次,可以达到养心目的。
临床上发现,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升高,夏季天气炎热,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特别容易受到气温影响,诱发心绞痛甚至是心梗,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尤其要保护好心脏。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中医减肥有智慧》系列特别节目
《养生大国医》开播五周年,精彩连连!
6月15日起,推出“中医减肥有智慧”系列节目,名中医做客演播室,教你拿着秘籍去减肥!
6.18晚上7点宠粉日,主播邀您关注《养生大国医》爱逛直播间,神秘嘉宾和你聊聊夏季养生,更有多款祛湿好物超低价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