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迎寸口脉针必看!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历经艰辛,来之不易,有缘得到者应珍惜!

如何理解和处理人迎寸口脉针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

人迎寸口脉针法调和阴阳稳定人体内环境,可为其他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可与其他任何治疗方法相兼容,结合应用将事半功倍。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禁忌症:

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如何应用人迎寸口脉定病变及补泻经脉:

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

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

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

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

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

人迎寸口脉针法取什么**位进行补泻:

五输穴。

人迎寸口脉针法补泻的**位数:

阴经一个,阳经二个。

人迎寸口脉针法补泻的先后顺序:

先补后泻。

判定人迎寸口脉疗效的标准
 

本节我们会用比较长的篇幅进行细解,因为本节所涉及的概念和道理对于针刺治疗来说实在太为重要太为关键了。

大家都知道,判断疗效的标准不是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么?其实不然,患者的主诉是主观的,时有假象。还有更为客观的判断标准:脉象!来看《内经》里的相关论述吧。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针刺治疗时如果没有“气至”,就应继续行针治疗,不管行针或针刺的次数。“气至”了就要起针,不要再留针行针。

《灵枢·终始第九》: “气和乃止”。

气、脉调平了就起针(停止针刺)。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这段经文非常经典,是否正确理解,对针刺治疗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的“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经典名句被众多医家引用,但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气至”,大家认为“气至”就是扎针行针过程中酸麻胀热等针感传导至有症状的部位,只要“气至病所”就会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这样的理解表面看很有道理,其实完全错误。

那么,什么才是“气至”呢?《内经》里讲得非常明白,《灵枢·终始第九》对什么是“气至而有效”回答得非常清楚:“所谓气至而有效者。。。。。。补则实、泻则虚”,通过针刺治疗把虚的补上去,把实的降下来,达到“气和”,“已补而实,已泻而虚”就是说明“气至”了。“气和乃止”、“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了就要起针。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气至”了呢?

通过诊脉!

“气至”就是“已补而实,已泻而虚”,达到“补则实、泻则虚”这个标准后的脉象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先来看“泻则虚”,“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泻是把实泻下来(通过泻由实转虚),泻实达标的脉象是怎样一种改变呢?“脉大如其故”,脉管的大小(宽度)还是如故(没有改变,还是那么大),但由“坚”变成了“不坚”,应指的力度由强变弱了。如果应指力度没有改变,仍“坚如其故”,“适虽言故”,虽然当时症状减轻感到舒服了,但“病未去也”,并不是病真正的好转了。“补则实”,“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是把虚的补起来(通过补由虚转实),补实达标的脉象改变,虽“脉大如其故”,脉管的大小(宽度)还是如故(没有改变,还是那么大),但应指的力度由弱变强了,由“不坚”变成了“坚”。假如应指力度没有改变,“坚如其故而不坚”,“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虽然当时感觉轻松舒服了,但病没有真正好转。所以,“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补虚达到目标(转实)了,泻实达到目标(转虚)了,虽然症状当时可能没有随着起针而减轻,但肯定会慢慢好转!“病必衰去”,看古人对用针是多么的自信!《黄帝内经》时代的古人用针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他们有那种底气,并非盲目自信,相反于现代中医的以药为主,那时用药还不能很好的驾驭(整部《黄帝内经》仅记载了十三个比较简单的药方)。“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这才是“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去,明乎若见苍天”的真正含义,朋友,你理解了吗?!

对于这段经文的理解,更应该特别明白的是“脉大如其故”,脉管的大小(指下的宽度)是不变的,补泻后改变的只是应指的力度由“不坚”转为“坚”或由“坚”转为“不坚”。所以,我们诊人迎寸口脉时,一定要注意:比较人迎与寸口部脉动的应指力度,排除脉管大小对诊脉的干扰,而不是对比脉管的大小(宽度)!有人说,根据现代解剖,人迎在颈动脉,寸口在桡动脉,人迎脉肯定大于寸口脉,说这种话的人主观主义思想太严重,说话只凭主观想象,根本没有真正深入临床仔细对比人迎、寸口。如果真正潜心研读《内经》并付诸实践,就会发现古人是多么的严谨,人迎大于寸口的脉象多了去了,古人不欺余也!

古人写作使用的是竹简,为了节省用简每每惜字如金,连标点符号都不用,但对“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却不惜笔墨进行反复强调,于此可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性。在《灵枢·终始第九》中紧接着又从另一个层面对“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进行了精当的阐述。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大凡针刺应该注意,通过“三刺”过程“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泆”这些异常均须通过针刺去清除。首先绝皮浅刺,排除表浅的邪气,再向深刺排除深部的邪气,再通过留针行针则“谷气至”,谷气至了立即起针。“所谓谷气至”,是指通过补由虚转实,通过泻由实转虚了,从脉象的力度的改变可以知道“谷气至”了。(保留了正气)邪气去了,阴与阳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调和,但我们已经知道病会慢慢好转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还是“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通过这段论述让我们知道,“气至”这个概念,实则是“谷气至”的简称,而现代教科书及绝大部分针灸医生所理解的“气至”完全是错误的,那些毫不自知洋洋洒洒引用《内经》名句“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去,明乎若见苍天”是多么大的一个笑话!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

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患者时,观察疗效的主要标准并不是我们熟知的患者主诉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是是否“已补而实,已泻而虚”,即是否达到脉象的"气至”(脉平)!

总结: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起针标准:脉平即止(起针)。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针刺治疗频率
 
 

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讲过,据前述经文可知:

人迎或寸口一盛(少阳或厥阴):每日一次;

人迎或寸口二盛(太阳或少阴):二日一次;

人迎或寸口三盛(阳明或太阴):一日二次。

这个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呢?古人怕我们不明白,提示我们一句:“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根据这段话,我们可知,这个针刺频率的确定,是根据经脉气血多少来定的。

至简的定经补泻 

从表面看,《灵枢·终始第九》已经把人迎寸口脉针法的各个细节都做系统完善的讲解,似乎掌握了《灵枢·终始第九》就可以完美地操作人迎寸口脉针法了,实则并非如此。如果再仔细分析《终始》篇的讲解,就会发现,这里仅仅是比较完善的讲解了十二经脉实证的补泻治疗,为什么不讲虚证呢?因为没有客观的临床症状,是难以确定是哪条经脉的虚证的,故在讲完人迎寸口脉针法整个系统后强调了一句“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为《灵枢·经脉第十》结合临床症状讲解各经实证、虚证的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打下伏笔。

在《灵枢·经脉第十》中,十二经脉各有其“所生病”,除主症不一样之外,文章的结构基本一样,时间关系,我们仅以肺手太阴之脉为例进行详解。

《灵枢·经脉第十》:“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

我们把经文分为几段来进行分析: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这段讲的是肺手太阴之脉的起始、循行路径、与其表里经络属及交汇的情况,请注意“肺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这里讲了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两个交汇部位,由此构成肺经与大肠经的小循环,这个意义特别重大,人迎寸口脉针法调的就是阴阳(相表里)两经之间这个小循环的平衡,以小循环的平衡带动大循环(十二经脉及十四经脉)的平衡,从而影响到整个人体。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指的是上面描述的手太阴肺经(古人称肺手太阴之脉),“动”为变动、变化、不正常之意,“是动则病”就是说这条经脉(手太阴肺经)发生了异常就会出现下面描述的一系列症状如“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也就是说手太阴肺经能够治疗本经异常所产生的病症。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是”指的是上面描述的手太阴肺经,“主”为主治,“肺所生病”肺脏失常所产生的病症,如“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也就是说,手太阴肺经主治肺所生的病。

大家有没有注意,“是动则病”与“是主所。。。。。。生病”的症状基本是相同的,可惜字如金的古人为何不惜笔墨进行重复呢?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白,这不是没有意义的重复,这里的重复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强调经脉可以治疗本经病症,同时主治与其内连的脏腑病;二是强调的是经脉病与脏腑病要必须分别论治。怎么分别论治呢?接着就会讲。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段就讲的治疗原则,“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大家都懂,就不讲了。“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属热的针刺出针要快,属寒的则要留针,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所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陷下则灸之”,脉陷下者,用灸的方法,为什么呢?“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人迎寸口脉不存在盛虚(脉平)时,就在本经操作治疗。如果人迎、寸口脉有盛虚,就要在相表里的两条经脉上进行补泻治疗,具体到手太阴肺经“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已经知道了肺脏所生病的症候,寸口三倍于人迎则为肺经实证,根据《灵枢·终始第九》阐述的原则,治疗就泻手太阴补手阳明,二补一泻。反之,如果寸口反小于人迎,就是肺经虚证,补手太阴而泻手阳明,二泻一补。按《灵枢·终始第九》所论,手太阴肺经应属“躁取之上”, 此处并没有说三盛而“躁”,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前面讲得非常清楚在此省略不提;二是根据症候就可以定病变经脉,无须有“躁”。通过大量临床验证,第二种可能性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即以症候定病变经脉而无须有“躁”。“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是这个道理,以症候定病变经脉以后仅需比较人迎、寸口脉强弱定虚实即可,反小于几倍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其他各经脉所生病的文章结构基本同此,只是各经的症候及人迎、寸口脉盛倍不一样,补泻的经脉不同罢了。

由于各经脉病变各有其一组特定的临床症状,可依据患者主诉症状直接确定病变经脉,然后再检查人迎寸口脉的大小,以明确病变所在经脉的虚实,这样就可以实施补泻操作治疗了。其过程为:

收集临床症状→参考各经脉病变“是动病”“是主”部分→确定病变经脉→检查人迎寸口脉的大小→确定病变经脉的虚实。 接下来就可按照《灵枢·终始第九》的原则进行补泻操作治疗了。

对于临床症状比较单纯,仅涉及一条经脉者,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就会变得如此简单。而对于症状比较复杂不能归纳到一经“所生病”症候的,则要应用《灵枢·终始第九》阐述的相关法则进行处理,所以,只有把《灵枢·终始第九》与《灵枢·经脉第十》有机结合,才能实施一套完整的人迎寸口脉针法,这也是《灵枢·终始第九》中特别强调“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重大意义所在。

正确把握“人迎”、“寸口”

一、“人迎”、“寸口”的位置:

《黄帝内经》关于“人迎”的记载,《灵枢·本输第二》:“任脉之侧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人迎”即喉结旁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动脉博动处(平环状软骨的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

注意:

在实际诊人迎脉过程中,女性或部分男性喉结并不明显,这时可观察颈部喉结部位的横纹,一般有两条皱褶横纹,上边那条较深较粗的横纹婴筋前搏动的部分就是人迎脉。

寸口,又称气口, 《灵枢· 经脉第十》: “经脉者常不可见也,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每条经脉均有其气口,而人迎寸口脉诊的寸口,特指手太阴肺经的气口,《灵枢· 经脉第十》所说: “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也就是手腕内侧手太阴肺经循行所过的脉动处。“寸口”即桡骨茎突尺侧的桡动脉博动处(平桡骨茎突的桡动脉搏动处为寸口脉)。

关于人迎与寸口的位置,在《黄帝内经》中已经讲的非常明白无用争辩,但如今的针灸界对此却是众说纷纭,除我们完全以《黄帝内经》所载定位(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甚为可靠)外,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左人迎,右寸口”理论,此论出自于王叔和《脉经》中的《脉法赞》(该篇共有一百零八个字,全文如下:“肝心在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人病愈。”),其实践应用代表为**老师(网名王庸医,著有《拨开迷雾学中医》),据说临床效果也不错。由于其非《黄帝内经》中的人迎、寸口定位,而我们研究的是原汁原味完全忠实于《黄帝内经》完整体系的人迎寸口脉针法,故对于“左人迎,右寸口”的脉法及针法不在此探讨。

二、诊人迎寸口脉的体位与手法:

1、体位:

患者静息仰卧或**均可(仰卧位最为舒适方便)。注意:头微微后仰,尽量自然放松颈部,既不能前屈(导致摸不到颈动脉搏动)也不能过度后仰(病人会非常难受)。

2、手法:

比较人迎、寸口部脉动力度以一指法最为简单而准确,患者的舒适度也最好。与传统的寸口脉诊需要诊察寸关尺三部情况不同,人迎寸口脉仅需比较“人迎”、“寸口”部的力度,无需使用三指进行揣摸对比,仅以一指进行感觉对比即可。一指对比不但能让患者更为舒适,而且干扰更小,对比更客观准确。指目(指尖与指腹之间的部位)部位的敏感度最高(特别是拇指的指目),所以,最好后双手的拇指指目去感受同侧的人迎、寸口的脉动力度并进行对比(如熟练把握后用其他指目进行对比也没有问题)。诊人迎寸口脉时,医者最好站在诊脉的同侧,如果十分熟练的情况下,站在对侧也不无不可。

注意:人迎、寸口一定是同侧对比!

 三、诊查人迎寸口脉至关重要的客观化手法:

这个技巧特别重要,大家知道《灵枢针灸》的作者王钊老师说过,没有两年以上天天摸人迎寸口脉的功夫,不可能把握好人迎寸口脉,而我的带教仅5-10天甚至于-2天即可让你准确把握人迎寸口脉,带教通知一出,很多不明就里的**骂骗子。其实,就是因为我解决了这个客观化手法的问题,让学**者不会再出现十人摸多个样的情况,为了这个客观化手法,我可是吃尽了苦头。经过无数个昼夜思考和反复临床验证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才能够让大家快速准确地把握好人迎寸口脉及其针法,这才是秘中之秘!下面具体讲讲这个手法技巧。

找到人迎、寸口的准确位置后,先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分别找到人迎及寸口脉搏动最强的脉位,再以人迎和寸口部最强脉动脉位的力度进行对比(注意排除脉管宽度或脉管大小的干扰,切忌比较两处脉管大小!)。最强点比最强点就非常客观化了,就可**减少各个诊脉者按压力度不一样导致的不同结果。

注意:诊脉的过程中一定要“一其神”,医者与患者均要静心等候,不要说话,更不要东张西望,仔细“听脉”,自会准确。

四、   判别盛、倍的步骤:

1、是否平脉(及是否平人):

何为平人?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灵枢·终始第九》:“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以上仅从人迎寸口脉的角度阐述了平人的概念。但平人这个概念还有其他内涵,《黄帝内经》也有论述,如下: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之人调病人为法”。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有人以为,脉象平和(人迎寸口脉、三部九候脉、寸口脉)就是平人。这种理解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不然。

从以上几段经文可知,真正的平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没有临床症状;
(2)、人迎寸口脉、三部九候脉及寸口脉平和,或随四时气候微有相应变化;
(3)、脉动一息五至左右,不快不慢,冲和无异;
(4)、阴阳经脉之脉均无结代;
(5)、形肉与血气协调一致。
凡曰平人,以上五个条件缺一不可。

2、排除不称尺寸(弱不可及)及四盛(人迎或寸口四盛,或人迎与寸口均四盛)的不可针刺情况;

3、     最后确定一般病态情况:人迎一盛、二盛、三盛或寸口一盛、二盛、三盛。

五、比较盛、倍的技巧:

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卡壳在这里,到底什么是一盛,哪样的脉是二盛,三盛又是怎样的?其实不难。

1、先双拇指指目搭上人迎、寸口,初步感觉一下其博动力度,然后先把力度强的一边抬离(否则,可能会因为太强的一边把弱的一边完全掩盖而感觉不到),把力度相对较弱的力度最强脉位找到并固定,然后找到另一侧力度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最后确定为几盛。

2、诊人迎寸口脉时,除外不称尺寸及四盛(非常少见)极端情况不能针刺外,常规病态其实就只有三个比较梯度:一盛、二盛、三盛,这就好办了。一盛:人迎与寸口能感觉出区别;三盛:人迎与寸口力度相差极大,以至于搭上强的一边后弱的一边似有似无,几乎感觉不到弱的一边;二盛:介于一盛与二盛之间的不就是二盛吗?!是不是很简单!!!

至于四盛,非常少见,只有危重病人才可能出现,摸多了一、二、三盛,只要手搭上四盛之脉就能感觉出其异常的大,“且大且数”,摸过一次,终生不忘!

两种特殊情况

诊脉下压时力度持续增强而不减怎么确定最大力度的脉位点?

1、下压过程中力度虽然持续增强而不减,但会出现指下枪击(或井喷)现象,就取这个临界点固定脉位时力度与另一端进行对比。

2、下压过程中力度虽然持续增强而不减,但会出现脉管在指下向两侧滑动移开现象,取滑开与不滑开时临界点力度与另一端进行对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