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出身官宦的贵公子蒋捷满怀报国豪情。然而,个人的满腔热血终究挽救不了大厦将倾的现实,南宋王朝被蒙古取代后,已是两鬓苍苍的蒋捷选择了浪迹江湖。在一个细雨潇潇的夜晚,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将毕生的心事化作一曲千古绝唱。
这便是宋词名篇《虞美人.听雨》,源自一个有故事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即便是700多年后的今天,每每读起这首词,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无奈与深沉。宜兴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江南小城。南宋淳祐年间,当地的望族蒋家新添了一个男孩取名蒋捷。在宜兴人的眼中,这个男孩可谓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的家族,无论地位还是财富都算得上宜兴城首屈一指的大户。蒋家的风光源自祖上攒积的功勋。蒋捷的六世祖蒋之奇曾经出使辽国,因保全大宋王朝的尊严而倍受赞誉;蒋捷的叔祖蒋兴祖屡次率军征战,最后力战金兵殉国。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之后,南方的经济得到飞速提升,而蒋捷的家乡由于没有遭到战乱,当地的生活较为富庶。少年时的蒋捷天资聪慧,再加上仪表堂堂的形貌,很快成为宜兴城里的话题人物。当鲜衣怒马的蒋捷,踏过江南小镇上的青石板巷,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是“宜兴城最靓的仔”。像他这样的高富帅原本就是女子心仪的对象,而蒋捷虽然饱读诗书却不迂腐,少年轻狂的他将北宋年间的风流词人柳永视作偶像。看到美貌女子他主动上前搭讪,譬如下面这首他的《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就是一幕鲜活的情景剧: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看到美女折花,他冲人家喊道:“姑娘,你折那高处屋檐下的那支,斜插在鬓边才好看!”,在七百多年前的南宋,这样帅气多金又能撩的小哥哥,绝对秒杀现代的炫富相亲男。不放纵不青春,于是就有了“红烛昏罗帐”的不羁往事。宋度宗咸淳十年,已过而立之年的蒋捷考取了进士。早年沉湎于风花雪月的他,或许是厌倦了那些逢场作戏的日子 ,他决心要一展抱负为朝廷效力。只可惜命运和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十年寒窗苦读才换来的功名,还没来得及施展就随着国破家亡而消失了。在蒋捷考中进士两年后,公元1276年,忽必烈的蒙古铁骑兵临杭州城下,南宋朝廷献表投降,苟延残喘了一百五十余年的赵宋王朝就此终结。人到中年的蒋捷开始了漫长的漂泊,陷入困境的他不得不为生计而忧虑,昔日词里那些“佳人、银烛、秋千架”之类的富贵意象,成了遥不可及的曾经。就像他在《贺新郎.兵后寓吴》里追忆昔日与家人生活的温馨时光,当年家人相伴,而眼前却是一派凄凉景象。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张爱玲说过:“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这句话适用于现代都市里为生计谨小慎微的中年工薪族,也同样适用当年孤独落魄的蒋捷。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只有怅然失意后的心,才能感受到风中那一丝鸿雁的哀鸣。忽必烈虽然出身草原异族,对中原文明却有着高度的仰慕。对于蒋捷这样的名门士子,他早早地伸出了橄榄枝,比如与蒋捷齐名的“宋末四大家”之一的张炎,南宋宗族的赵孟頫,都投靠到新朝帮助蒙古人构建政治体系。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宋国祚已失,时代在向前推进,人总是要活下去的。然而,面对好友的几次好意荐官,蒋捷都婉言谢绝了。他对蒙古人野蛮屠戮的行径极为鄙视,内心像一只高傲的雄鹰,毫不客气地将这些人斥为“番马儿”,意思是野蛮的放马人。我们应该庆幸元朝没有有文字狱,否则他这样的性格逃脱不了株连九族的惨烈下场。在他的另一篇《《贺新郎.兵后寓吴》里就描述了这样辛酸的一幕:没有经济来源的蒋捷,晚年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波。他寻了一份替人抄书的工作,早上用荷叶包着冷饭走街串巷,闲时多喝了几杯水酒,醉倒在荒郊野外。醒来时一摸身上用于谋生的那把毛锥还在(抄书后用毛锥编订成册)。恰巧对面走过来一个老头,蒋捷问道“需要抄写《牛经》吗?”,老头摆摆手走开了。整篇词充满了画面感,读起来令人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悲怆。漂泊半生的蒋捷,终于累了。老年的他选择了家乡一处叫竹山的地方隐居下来,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平和的时光。这时的蒋捷,不再为国仇家恨而激愤,再也没有了富家公子的身份束缚,反倒活得别样通透豁达。比如这一篇《昭君怨·卖花人》,表现的的完全就是一副看热闹的农村大爷的画面:担子挑春虽小,红红白白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帘外一声声叫,帘里丫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暮鼓晨钟,霜飞惊鸿。当年那红烛昏罗帐的少年,转眼间已是星星白发,这才有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黎明。”的心如止水。读懂了这首词里的三种雨,就读懂了蒋捷;读懂了蒋捷,就读懂了人的一生。每个人都有着狂放的青春,不羁的过往,只是蓦然回首时才发觉,青春之于人生,不过白驹过隙间的一瞬。就如同现代诗人席慕蓉说的那样:“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