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兴衰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美国一直处于世界科学和教育的领先地位。其实,在1933年以前,全球科学和教育的领跑者不是美国,而是德国。
1810年诞生的柏林大学,被史家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创办人洪堡,被称为“德国教育之父”。他提出了“大学三原则”: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他还提出了“科学五原则”:一,科学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取决于人类对真理和知识的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的反思。二,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惟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世界区别开来。三,科学首先要有自我目的,而真实性的重要意义也仅仅位居第二。当然,有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发掘出最具实用性的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四,科学是与高等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惟有通过学术研究、科学交流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大学生要学的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惟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个性,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五、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的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界中永无权威可言。洪堡开创的综合大学模式,成为后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大学仿效的样板。当时德国还没有统一。但在这片土地上的当政者也认同洪堡的理念。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表示:“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他给大学提供充分的财政经费,保证教授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绝不干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其后德国进入科学与教育的辉煌时代,超越了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科学教育中心。以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为例,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三项科学奖中,截至1933年,德国共有32名获奖者,超过英法两国之和,美国只有5名获奖者,虽然进入20世纪,美国已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经历了一战失败,但在科学、教育方面,美国仍然是德国的学生。
让形势发生逆转的是希特勒。他是靠煽动种族主义上台的。1933年当政以后,就展开文化清洗运动,焚书坑儒,大肆迫害犹太人,驱逐“非雅利安学者”,把有犹太血统的科学家尽数逐出校园,赶出国门,到1937年,德意志高校师资队伍损失了39%,到1939年二战爆发时,整个纳粹德国高校教师岗位中的45%已经被纳粹党棍占据。纳粹党全面控制大学和教育,纳粹思想对全民族洗脑,希特勒疯狂的短期行为,得到德国主流社会的配合,德国科学教育文化元气大伤。
50万犹太难民为了活命,被迫流亡到75个国家,其中美国接收了这些难民的四分之一,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1945年二战结束时,德国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世者只剩14名,而美国已经有25名。难民知识精英把德国学术体系中最先进的方法论和最严谨的学风带到了美国,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领先地位。
当时,美国科学界和文化界的一些领袖人物,敏锐地看到了接收来自欧洲的知识难民,会对本国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他们不止于对犹太人受迫害表示同情,而是努力化解本国人的对外来科学家的恐惧症和反犹主义情绪,让犹太知识难民得以安居,并施展才能。由于那些目光远大的知识界领袖、私人性质的基金会以及各类民间的援助组织的努力,使美国成为接受犹太难民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成为接收犹太知识难民最多的国家。其中有1090人是科学家、绝大部分是教授;811名法律工作者,2352名医生,682名记者,645名工程师,465名音乐家,296名造型艺术家,1281名作家以及来自其他文化领域的职业者。被德奥两国驱逐的12000名文化精英中,至少有63%被美国接收,其中约1400名科学家中,至少77%为美国接收。当时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知识精英可谓群星灿烂,他们之中有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现代宇航之父” 冯.卡门,“原子弹之父”西拉德,“氢弹之父”特勒,物理学家玻尔、费米,数学家库朗,现代建筑家米斯.范.德.罗,音乐家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社会学家拉萨斯菲尔德,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等等。美国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包容性较强的自由竞争环境,当时又处于科学、教育和文化的上升期,有了这些世界一流的知识精英的加盟,可谓如虎添翼,迅速地登上了全球科学和文化的制高点。一位美国科学家说,“我们应该为希特勒竖立一座纪念碑,以此来感谢他为促进美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十年前,我认识了武汉大学李工真教授,他是造诣很深的德国史专家。他赠我《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等专著,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李工真的大著,重温德国大学的两种命运,仍然不无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