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医药”迎重大机遇成投资热点!云技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面临前所未有的爆发!
到2020年,所有建成的中医馆须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
中医下一个10年,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中医药信息化迎来大机遇。
互联网+中医是最近非常热门的投资领域,云技术、远程问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都将在医疗健康应用实践上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
日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表示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
这项规划自2015年开始启动,总体目标确定为建立国家中医药智慧云服务平台。去年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逾5亿元支持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中医药信息平台、中医药信息标准、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启动并初具雏形。社会力量也主动参与,探索推动智慧药房、智慧诊所、云中医中药电子商务等中医药健康信息市场化发展。
《规划》数据显示,中医药信息化步入了加快发展的轨道。其中55%的中医医院建立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70%的中医医院建立了门(急)诊挂号系统,75%的中医医院建立了住院管理系统,“云中医”、“网络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中医药信息新业态逐步兴起并得到推广。
此次《规划》不仅列举了我国信息化发展成就,还部署了6大任务,包括:1,加强中医药信息平台建设;2,统筹中医药业务应用系统建设;3,提升中医医疗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4,促进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5,推动“互联网+中医药”服务;6,加强中医药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
其中针对中医馆信息化建设,《规划》还单列一节,明确到2020年,所有建成的中医馆须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电子病历、辨证论治、中医药知识库、远程会诊、远程教育、治未病、临床业务监管等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
其次在“互联网+中医药”服务中,也鼓励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模式,建立互联网中医院、掌上中医院、“智慧中医诊所”。
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服务惠民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可以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未来,中医药大数据建设开发和“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
正如广发信德医疗健康投资部投资总监张颖所说,医药行业本身是跟政策非常相关的行业,最近两年中医药行业有很多利好的政策,因此现阶段中医尤其是“中医+互联网”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机遇期。
而12月1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16长城国际健康论坛上,350多位专家共聚一堂,就“中医智能云系统打造未来中医”等话题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徐润龙表示,中医下一个10年,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性传承,助推大健康战略,健康生活化,中医药也要生活化。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医药信息化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包括:全行业对中医药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惠民成效不大;中医药大数据建设和“互联网+”发展相对缓慢等,我们应当遵从规划部署,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统筹协调、上下联动,以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医以慢性病和身体调养为主,这给互联网医疗有更充分的空间进行更好的服务,从这点看,中医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其他方面相比,更适合跟互联网结合。
互联网是最好的手段,用互联网吸粉的可行性很强。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要真正很好服务人民大众,只有坚持走数据化互联网之路。人们才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得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提高健康品质。
11月1日发布中国首部互联网医疗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2016)》曾指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14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市场规模已达157.3亿元,增长率为37.98%,其中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42.7亿元,增长率为44.7%。
蓝皮书认为,高增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传统医疗服务无法有效满足广大患者乃至医生的需求及存在需求对接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通过互联网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那么,最传统的中医与当下最流行的互联网如何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杨金洪介绍,他们在结合过程中主要以下几种模式:针对医生端的病历管理,临床指南、前沿的医学资讯等医生工具;针对患者端的自诊或预诊、医患沟通平台、患者互动平台等;提供挂号、预约等功能的院内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微信、微博医疗新媒体等等,不一而足。
而这些结合模式,即是一个个业态的显现,一个个投资热点的浮现。正如澳银资本投资总监李晋所说,互联网+中医是最近非常热门的投资领域,通过互联网与中医的结合,能够使众多业态焕发新的生机。
“互联网+中医药”的诱惑“钱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企业来分享这块巨大蛋糕。主要有:一些互联网公司等陆续进入中医药健康领域;一些医院或诊所开始尝试网上挂号、微信挂号、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利用互联网工具优化诊疗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一些中医药企业,逐步通过对接互联网探索实现盈利的新模式等。
例如康美的“智慧医疗”/“智慧药房”、广誉远的健康云服务平台、鹊华堂国医馆的四诊仪、上海泰坤堂互联网中医云平台及圣爱中医馆、德仁堂的网上预约挂号等等,都是“互联网+”结合中医的典型表现。
还有同仁堂,将借助互联网+打造全新大健康生态平台,运用健康检测技术、健康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中医“治未病”的健康服务产品开发。
据悉,同仁堂国际将整合全球的中医医师,于2017年上半年推出24小时在线中医健康咨询服务项目,为全球消费者提供24小时在线的健康咨询与服务。
总之,现在的中医药行业正是一片蓝海,整个行业空间巨大。人口老龄化、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三大驱动因素将促使整个行业蓬勃发展,“互联网+中医药”也将凭借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迎来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