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春年”?听专家来解读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近日,网上与微信频传“无春年—寡妇年—倒春寒”,其逻辑思维是没有“立春”的农历年,被称为“无春年”,像2021年“立春”在春节前,按公历为2月3日,可农历春节却在2月12日,这样就被作为“无春年”。据说正因为无“立春”缺乏“阳气上升”,故便流传出“寡妇年,倒春寒”之说。
对此,1月24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从事60余年农业气象研究与实践的专家黄智敏,他明确回答,这是一种唯心的逻辑推理,不妨可查阅分析历史气象资料,所谓的“无春年”与“倒春寒”间,并不存在因果或气候变化脉冲韵律关系。
江汉平原部分小麦、油菜长势不够理想 黄智敏 摄
黄智敏说,不少人可能还不清楚二十四节气属公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段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圈也就是一年为365.24天,而春节是按农历根据朔望月(29.53天)制定的,农历以12个朔望月为一年只354天,比阳历少11天。古人为了协调农历与公历的一致性,就采取了“十九年七闰月”法,这样农历闰年因有十三个朔望月,比阳历多出十九天。凡是农历闰年,把“立春”也囊括进去了,成了二十五个节气,而农历的平年,就只有二十三个节气。这样在19年的周期中,“双春”年和“无春”年各有七年,“单春”年只有五年。像2020年是双春年,2021年就成了无春的所谓 “寡妇年”,就被派生出所谓“不宜”婚嫁,这还不够,又借此无春牵强附会的引出“倒春寒”!
在弄清上述后,对“寡妇年,倒春寒”也该质疑了。这里不妨随意举两个有春年发生“倒春寒”的例子:像即使“双立春”的2009年,可谓“阳气上升”更旺吧?但春季湖北省在3月底到4月初,却出现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天,一些地方日平均气温连续8天低于12-10℃, 4月1-2日恩施自治州、宜昌市所属多县市降中到大雪,积雪深度6-10厘米,高山地区还出现冰凌现象。2020年也是“双春”年,在暖冬之后,3月上中旬气温也明显偏高,可下旬却出现了“倒春寒”,27-31日日平均气温连续降至10.6-6.7℃,鄂西北、湘北、苏南等地还降了雪。可不少所谓“无春年”却没有“倒春寒”。
“据湖北省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初步预测,今年3-4月整体气温偏高,入春提前,无‘倒春寒’天气。”黄智敏说,由于今冬江汉平原小麦、油菜受播种期阴雨低温渍害与前冬低温影响,有的长势不够理想,加之在气候变暖中极端天气不时会发生,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中,对旱、涝、风、冷(冻)等气象灾害的防御不可掉以轻心。
编辑:岳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