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都掌握这五种做事的思维方式,让人生走得更顺畅

如果你善于观察,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存在“特定的规律”。

四季有四季转换的规律,人体有人体变化的规律。同样,我们的思考和做事方式,也肯定会存在某种规律。

不管你同不同意,那些能够掌握到事情发展规律的人,比起缺乏这种意识的人,无论做事还是面对人生挑战,其过程都会顺畅很多。

因为他们能够按照事物的规律去做事,这种规律就是一种“势”,借着这个“势”,再投入相应的资源,自然就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所以,如果我们运用这种思维模式,那么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就会比别人走得更好了。

以下分享的五种思维模式,就可以这样帮到我们。

X—Y理论:一边激励,一边压力

心理学家对于人性有两种假设:

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称为“实利人”,即唯利是图的人,没有利益没有好处就不会好好做事的人。

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称为“自动人”,即积极主动,为了自己的想法、抱负和目标,而好好做事的人。

这个X—Y理论有什么作用呢?这说明一个情况:我们之所以会做一件事,不外乎是被“激励”和“压力”所驱使。

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单一的X型人或Y型人,而是这两种混合起来的“复杂人”。

心理学家基于这种“复杂人”,提出了“超Y理论”,即不要仅仅崇尚强调激励的Y理论或强调压力的X理论,它们都有合理性,关键是因人、因时、因事灵活使用。

简而言之,就是看情况。

例如你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因为要赚取足够的钱生活,实现目标,只要一份工作给予你更多的钱,那么这种奖励性的刺激,就会驱动你更好地前进。

同时,如果不努力工作,赚不到足够的钱,你就无法应对生活上的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这些压力,是驱使你努力工作的动力,否则,缺失这种刺激,你就会每天得过且过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胡萝卜加大棒”。

胡萝卜,是通过激励人心,依靠人心自动诱发内在的动力。大棒,就是通过外在施压,凭借压力迫使人产生内在动力。

所以,不管是作为一种管理别人手段,还是一种管理自我的方法,一定要结合X—Y理论去构建做事的方式。问自己:

1,做这件事,你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内在反馈?

你会觉得很满足,感到很爽快,还是能弥补自己心灵上的缺失呢?没有做到,你在某方面会不会感到很大压力?

2,做这件事,你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外在反馈?

有没有金钱上的回报?会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能不能让我的工作更加顺利?

回答好这些问题,找到你内在和外在的反馈,然后以此构建正向循环奖励机制,那么不管你做什么,你都会很乐意沉浸其中,而没有一点强迫感了。

做事之前,思考并尝试找到那个激励点和压力点,看看怎么构建行动步骤?

OKR:有效做好目标管理

所谓“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就是目标和关键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是公司、团队和个人都要设立目标(objectives),以及衡量这些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结果(key result)。

例如你想提升自己的口才,那怎么设置OKR呢?

你可以把目标(objectives)设为:通过学习演讲能力,以此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而关键结果(key result)就可以设置为:第一,培养当众说话的自信心;第二,锻炼逻辑思维;第三,学习如何把一个想法,运用演讲的方式清晰地阐述出来。

也就是说,你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同时,怎么实现这个清晰的目标,你还需要满足一些关键的结果。

只要你能够完成这些关键结果,那么最终目标,就会因此而完成。

很多人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往往只盯着目标去看,却没有考虑要执行那些步骤,才能够更好地通往目标。

例如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却又不知道做些什么,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又或者只在一些不成系统的事情上耗费时间,却没有想过,怎么把这些事情按照一个特定的方向培养,变成自己的能力。

例如看到别人做自媒体,于是自己又想学习写文章,又想拍小视频,又想做音频,总没有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去积累能力。

可以说,OKR思维就像一个指南针,可以有效地为我们指明方向。但怎么才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这个思维模型呢?有四点:

第一,目标有足够清晰,关键结果能够被衡量到。

第二,最多设置五个目标,每个目标最多四个关键结果。

第三,目标从上到下逐层分解,大方向要一致。

第四,所有OKR都能够被你执行到。

按照这种方式去行动,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如果在这个过程,你还能有给予自己激励和压力的话,就更好了。

PDCA循环:把事情完成得更好的法则

PDCA循环,是由美国学者Edwards Deming提出来的管理法则。我在以前的文章里,经常提到这个法则,这里就再一次详细说说它的用处。

PDCA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

Plan——计划;

Do——行动;

Check——检查;

Adjust——纠正。

Deming提出这个法则,是因为他认为,高质量的结果不是来自基于结果的产品检验,而是来自基于过程的不断完善。

也就是说,一件事之所以能够被做到高质量,不是因为我们对结果的检验,而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好的操作过程。

那怎么运用PDCA循环才能够达致这个结果呢?

第一,计划阶段;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你可以结合上文的OKR去设定目标,管理目标。

当然目标越具体、越清晰越好,并提出清晰时限(理想的目标时限通常应该是1-3个月),比如三个月掌握演讲技能等。

同时目标一定能够可视化,而是最好每一个星期都有相应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以此逐步执行计划。

第二,行动阶段;

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清晰“to do list”(行动清单),设置一些关键结果,知道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这个星期要达到什么KPI。

第三,检查阶段;

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定期反复地对它们进行验证,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验证阶段不外乎以下步骤:

1,确认大目标的达成率;
2,确认行动计划的达成率;
3,查明失败的原因。

可以说,检查阶段,也需要用到“复盘”这个技能,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

只有这样,接下来才能进入到调整阶段。

第四,调整阶段;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运用PDCA循环做事,你不仅做事会更有效率,而且也能够获得更好的质量。

关键性思考:找到问题本质的能力

什么是”关键性思考“?

所谓“关键”,就是跟问题有本质联系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跟我们的目标息息相关,能够对目标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好比你想追求一个女生,但你跟对方相处这么多次,两人的关系却一点进展都没有,对方甚至还有点讨厌你。你想改善两人的关系,该怎么办呢?

只有你懂得运用关键性思考,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你想去改变,这时你运用OKR或者PDCA循环,甚至其他工具,才能够更加有效。

所以,当你有了目标,想去行动改变时,最好运用关键性思考,找出问题所在。

运用“关键性思考”,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有哪些行为做法,跟当前的结果有密切关联?

第二,如果用新的行为方式,是不是可以对当前结果产生影响?

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筛选行动的范围,找出能够通过行动去改善的本质。

例如你发现,女生之所以不喜欢你,跟你无法进一步发展关系,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和女生的聊天,并没有构建出良好愉快的互动行为,于是让对方感到烦闷,从而对你产生厌倦的心理。

找到这个“关键点”,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运用上述的工具,去帮助自己学习相应的聊天知识,学习正确的聊天技巧,更好地跟女生互动了。

也就是说,只有找到“关健点”并持之学习,我们才能够通过它们强化自己的认知思维,掌握到提高自我能力的渠道。

所以当我们面对不同的问题时,一定要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有效区分哪些“关键思考”和“辅助思考”,从而针对性地去学习。

“关键思考”能够对问题本质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辅助思考”,就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做法。当你能够跟女生构建正确的聊天态势,那么运用辅助思考,例如约出来看电影,一边逛街一边聊天等,这种辅助的方式,就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关键思考”,能够帮你解决到一个实际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想象的障碍。所以,找出这个关键点,再设立相应的学习目标,你才能构建一个检验的行动步骤。

最终,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惯性思维:让我们持续行动的方法

人在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精力,从而对我们的行动产生阻力。

一旦我们对这件事具备一种“惯性思维”,那么我们再去做的时候,大脑对此已经联结一定量的神经元,所以做起来就不会耗费太多精力了。

好比你换了新工作,刚开始头一两个星期,你肯定做什么都不自在,好像没办法完全融入工作之中似的。但随着你不断熟悉工作的事务,久而久之,你上班就能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做事方式,从而减轻大脑的负担,可以让自己一直工作下去了。

这就是“惯性思维”的作用。

所以,想让自己更好地运用上述的思维模式去帮助自己做事,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给自己找到一个容易行动的切入点,然后每天去灌溉,培养大脑的惯性。

怎么做呢?有三点:

1,反复操作每天的“微目标”;

如果你经过前面步骤的安排,相信你对于每天要做些什么事关键结果,肯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当有了具体的目标,你才能反复地推演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路径,才能在每天早上睁眼之后明白自己应该围绕什么东西优化和努力。

2,排除干扰,投入专注力;

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把一件事做好,根据自己每一天的情况,你就要做到:

  • 根据当天要做的事,恰当分配好精力;
  • 安排特定时间去完成这件事;
  • 排除身边所有干扰源;
  • 适当拆解任务难度,从易到难入手行动;
  • 完成当天的目标。

当我们进入心流状态,自然就能够把事情轻易完成。然后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培养出你行动的惯性思维。

3. 知道自己当下应该要做什么,不应做什么

无论你设置了多少个目标,当下那个你要做的,才是最重要的那个。至于其他,就算你很想去做,也需要控制自己不去接触。否则当你什么都想做,只会什么都做不到。

也许这些目标都是你感兴趣的或者有意义的,你很容易找到各种合理的理由去在那些目标上花时间。

但如果不盯着当下(今天)这个目标,其他那些目标只会默默消耗掉你的时间,转移你的注意力,而又不能真正产出成果的事情,这种“三心两意”的做法,是很愚蠢的行为。

行动之前,你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意识。这是让你更好地实现目标,积累资源的原始方法。

希望这五个思维模型,能够真的有效帮助到你。

(0)

相关推荐

  • KPI管不动?试试结合一下OKR思维

    作者:夏志强  厦门希尔 图虫创4841860858860011 每个人都希望"去改变",只不过不想"被改变". 在某次培训现场,讲师问学员"KPI和 ...

  • 6张思维导图,搞定项目管理!

    工作中,我们最常遇到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工作项目.项目要怎么做,才能100%达成目标呢? 这期小M总结了6组项目管理思维导图.只要从五大阶段掌握诀窍,用项目管理的思维去管理工作,工作就能有条不紊按预期达到 ...

  • OKR操作全景解析

    OKR操作全景解析 OKR是目前最最流行和火热企业员工考核方法之一.听说高逼格的公司都在使用这种方法.例如:Google.Oracle.为什么这些公司都会选择OKR呢? 一.OKR到底是什么? OKR ...

  • 实用AMBR工具后的评价

    AMBR是践行 4D最实用的工具,用过一个月后,总结一下使用心得. A(关注Attention):归纳一下AMBR的价值与意义. M(态度Mindset):用这工具做了一个月的日志,感觉像八股文,似乎 ...

  • 【读书笔记】:《每个人的OKR》

    作者:[中]姚琼 日期:20210412 [箴言金句] 让所有参与者都能与组织目标实现真正的连接. 用教练的方式引导员工聚焦未来愿景,自己解决问题. 目标确认是效率与执行力的前提. "如果你 ...

  • 如何用谷歌OKR制定可实现的年度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018年初,我看了吴军老师的<见识>,提到了谷歌的计划制定方法OKR,于是我就模仿做了个Execl,昨天想起了看了下,重要的目标竟然完成了90%,当然有些目标完成 ...

  • 如何用思维导图做个人规划?

    无论是已工作的你,还是在埋头学习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会经常遇到以下这些问题: 感觉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做好了计划,但是总是完不成 总是轻易就放弃 事情总是做不完,心好累 -- 如果这些 ...

  • 你应该拥有多少个OKR?

    任何以OKR开头的组织都存在一个常见问题:你应该拥有多少个OKR?总体上答案是一样的,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是,简单始终是关键.为了捕捉组织的野心,你最多应该有5个目标,每个目标有 ...

  •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目标愿望能不能实现!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思维方式:WOOP思维. woop思维是加布里埃尔·厄廷根花了20多年的时间研究总结出来的.woop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W(愿望,Wish).O(结 ...

  • OKR,PDCA,延伸目标,SMART,精益方法和MBO

    OKR 是PDCA循环.延伸目标.SMART目标.精益创业法和目标管理的混合体.基本上,它是所有这些东西都包在一个敏捷管理实践中. ' 这么多的指标,这么少的时间 ' - 这首歌是我最喜欢的80年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