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南|正文第三部分与结论的区别与写作策略

    本文为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部原创

正文“解决问题”与结论的区别

正文写作遵循三段论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便是正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根据前面的问题及分析,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这是正文需要有的内容。而结论是针对整篇论文而言的,总体的观点总结与提升,包含研究重要性、研究观点总结、研究价值等要素,如果是定量论文还要包含文献一致性与创新性对比以及研究不足及未来解决策略等。其中研究观点总结,是对正文研究观点的概括,包括研究发现、研究结论等的总结,也就是通过对某个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以及最终的解决策略或个人观点。这里的解决策略便是对正文“解决问题”部分的概括总结。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结论包含对正文“解决问题”的总结。“解决问题”与“结论”分两部分写是最常见的写作方式,但也有些论文是以“解决问题”作为论文结尾,也有些论文将解决问题直接划分在结论部分。这些都是论文写作常有的形式。

正文“解决问题”与论文“结论”各自存在

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建议正文“解决问题”与结论要有明确的界限,即两本部分各自存在。尤其对问题型论文来说,这两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丢失了任何一部分,论文的框架就不完整。
正文解决问题的写作,是正文分析完研究问题之后的解决对策,虽然我们常说,学术论文要侧重对问题的分析,而不是解决,但对策建议也是不能少的,且要具体可行。比如,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无论研究思政教学的什么问题,正常的写作一般都是先写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然后分析这些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或观点,而这些对策和观点,便是对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这一部分,整个研究看起来就不完整,或是没有体现出研究的价值。这既是对论文框架的完善也是对研究观点的升华。具体的解决策略则需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与之对应的策略,前文中没有涉及的分析,对策中也不便发散。对策建议还应具有具体可操作性、不浮与表面,不夸大,要切实可行,且现实中并没有施行,能够在理论或实践中真正的带来帮助。
结论部分是在正文解决问题之后,也是论文最后一项内容。首先应该说明自己的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从理论或现实意义来写,然后将研究中的观点概括出来,最后再从宏观上说明整个论文研究有什么价值。当然这是定性论文的写作要素,其他论文的写作要素要根据论文的类型再作调整。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问题是正文的一部分,结论是对正文研究观点的总结,包含解决问题部分观点的总结,这两部分是都要存在的。我们在写作中应该注意区分这两部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内容重复论述,解决问题要具体,结论要简练。

“解决问题”即为结论

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启示类的论文中,比如,《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这篇论文主要介绍国外研究生的选拔方式,通过对外国具体情况的分析,提出对外国有价值的借鉴经验。论文一共有六部分,前五部分是都是在介绍国外的情况,最后一部分是写对中国的启示,这种结构也是符合学术写作的基本逻辑的,而且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的呈现。再比如,《日本弹性工时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这篇论文也是最后一部分写“日本弹性工时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直接将借鉴的措施,也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策略,作为论文结尾。
此外,还有少数情况下,“解决问题”会放在结论中,作为结论与展望共同出现,这种情况有时会出现在定量论文的写作中,前面写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后,最后总结结论及对策,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对策建议篇幅过短,不够具体,或是结论过长,显得臃肿,因此,不提倡这种写法。但无论哪种写作手法,都要体现逻辑思维,论文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
作者:施利娟(科研写作研究所中文编辑部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