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书日记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雷阵雨
今天比较赶,早上起得不够早,7点出门的计划没能做到,生生拖到了8点才把日记写完发出,匆匆吃了早饭,骑车出去。电话小飞,他已经下地铁了,还好,他早到一点,能先收拾一下。前几天,共享际的子宁就通知我,有参观,问我周四上午能否早点来。我答应了,并且想既然他们这么郑重地再三跟我说(后来又说过),一定是对他们重要的人,我也应该收拾一下,以一个比较好的面貌接待参观者。才有了今早的计划,我跟禹清打了招呼,还放在上次的地方,临时存放,对别人影响都不大。不过这几天我腰背感觉都不舒服,弯腰用力不成,所以才让小飞早来,要辛苦他干这个活。
到了之后,动手开搬,还好,用小车拉加上小飞搬,也花了成个小时,小飞又是汗流浃背。这次我基本是个指挥,动手很少,当然,我做了另外一项工作,就是吸尘。这次搬得非常彻底,恢复了90%的书店创建之初的设计原貌。
搬完了,参观共享际的大队人马就过来了,听说是某大行的领导团队。还好,没耽误事。共享际CEO贾晓萌引领他们进来,向他们进行介绍,我也简单补充了几句。现在基本不用我说话了,毛总贾总以及共享际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非常熟练地向来访者介绍布衣古书局的书、猫和摸古书活动。我也建议参观者们拿起一些书,翻翻,体会一下。
忙活俩小时,实用十分钟。我觉得如果马上就搬回来,有点亏,趁着这个时候,拍几张照片纪念一下十分必要,这个大概是2021年最利索的时候,至少也是五一之后最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的时候,小猫们都很安静地呆在各个地方,我忍不住发了个朋友圈:四大神兽各归其位,有书友给它们命名:魔礼金、魔礼花、魔礼黑、魔礼白。
马上饭点了,我跟小飞说:我想出去把头剃了。他说那你去吧,我看店。我就去什锦花园胡同的那家小店,因为上次听这师傅说可以刮头,我长这么大,就在24岁那年从中央美院进修结业的时候刮了个光头,这是第二次,相隔23年了,样子其实变化很大了。回到共享际,服哥看到吓一跳:这是你吗?不适应啊。太亮。赶紧让小飞原地又拍了一张,跟刚才的对照纪念这一时刻。我自己的解释是:改变从头开始。
问小飞吃什么,他说要去吃螺蛳粉。难得一个顿顿面条的人,要改变了。我本来说他给我带点什么,他说干脆锁上门一起去。他说东四北大街上有两家,南北都有,这次选择北边的。跟着他一直走到平安大街路口了,也没见到粉在哪里。他也觉得尴尬,说自己早上还看到的,又往回走,他说要不去刀削面,说是一家叫做权金城的面馆,到了才发现,隔壁就是那家粉店,进去一看,都是小姑娘小伙子在吃,没地。干脆还是隔壁吧,于是,最终这顿午饭还是吃了面。除了两碗面,还有普京两瓶,一份卤豆腐,一份凉拼,小飞抢着付了钱,69块。
往回走的时候居然下雨了,不过很小。刚才有人打电话给我,说是抖音探店的,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们才开始吃,请他过半个小时再来。一会儿来了四位,一位大个子小胡子带宽边圆眼镜的哥们儿明显是主角,还有一个编导拿着手机拍拍拍,俩姑娘跟着好像是助手或者是学习。我都没问人家姓什么,就拍拍拍,剃了头之后第一次上视频,后来我还是把长衫穿上了,按照他们有兴趣的方向介绍了一下我们的这个那个的,给他们看了点有趣的书。后来又坐下聊了几句,我说:你们来得真巧,赶上了我们这几个月以来短暂的敞亮。我又问他:你们做抖音,靠什么赚钱呢?主角说:谁找我们宣传,得给钱啊。你们这是我们喜欢,免费来宣传的,下周抖音见。加了摄影的编导和一个买了我们一个活字的姑娘微信,问了一下那位姑娘,才知道,他们的抖音号叫做“森哥带你玩”,粉丝有136万。
屋子里敞亮了,进屋的人也多起来,似乎下午就没有断,因为前后门都打开的,所以不时地有人前门进后门出或者后门进前门出的,难得还有销售,虽然只有40元,那也是0的突破。
在故宫书画部的许彤,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做《胜景纪游:中国古代实景山水画》,在人美出的,社里给了她不少样书,她签名送了我一本,问布衣能否销售。当然可以,不只是因为她是尹吉男老师的学生,是书本身合适我们这里的阅读趣味,学术性强但是也兼顾了阅读性,图文并茂,内容上也不限于故宫的藏品,全彩的。定价是59元,在现在来看,偏低。我请她签一批给我们,她说等陆续签好,骑车给我带来。第一次感觉我们跟故宫这么近,骑个车就能来去自由。研究传统中国书画的,故宫还是好地方,毕竟是看东西方便很多。他们最近主要在做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把故宫的5万件书画藏品全部数字化,这几年了一直在拍,以前大家能看到的毕竟是其中少数的少数,或许某一天,到故宫官网上能看到所有的东西了。国图和国内其他馆也在做类似的事情,现在的人其实比过去的藏家和学者,眼界开阔太多了,唯一的缺点是好东西多在博物馆,上不了手。李劲风来访,摘了口罩,才看见他的胡子,仙风道骨了。聊了一阵子最近的拍卖,也聊了一些关于王老家的事情,王敦煌先生最近把家里所藏祖辈的书画也拿出来嘉德拍掉了。我觉得大概是他想过清静的日子了,不然的话,各家都会盯着他们的东西,也会烦恼。
今天没能拍,只弄了几个画册,前段时间别人出资买的那批,没敢拍,因为价格大,又不是我自己的,亏了不好交待。第一种顺利卖出了:《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1964年文物版),第二种也是“上博藏”的系列,是平凡社旧藏的《上海博物馆藏瓷选集》,这书比较独特,因为精装本的并不少见,市场上现在也可以买到很多。但是活页函装的就这么一套露过面,网上唯一的成交就是这套,几年前的事情了。不知道是否是文物社或者上博特制的版本,留着送人的,所以版权页虽然跟精装本完全一样,可实际完全两种装帧,我没去查文物社的目录,里面不知道有没有记载。还有一个是只有正册的《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没有说明附册,还缺了函套和护封,不过价钱比2册全的便宜了一半。我是觉得,全、残和品相差异应该成为藏家重视的要点,如同国外的图书收藏,许多文学著作初版本,差一个护封,价格差很多倍。
老王9点多把车开来,小飞此前已经在把搬出去的陆续搬回来,又是一个小时,这一天之间,折腾了两次,得有成卡车的体量。我也跟车回去了,到家就吃,早早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