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下一个「互联网公司」?

导语:如今的房地产行业早已跨过野蛮、粗放的发展阶段,躺赢的红利时代已经结束,房企要活得久、活得好,就需要具备对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的敏锐洞察力,并能迅速将洞察转化为业务行动,这将决定房企未来的生存能力和质量。

在数字化经济发展浪潮下,地产行业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房企也开始纷纷尝试数字化转型,力争早日驶入新赛道。

房企4.0时代,加速多元化发展,用户需求迭代升级,融资新政倒逼精细化管理,运营管理向数据化方向拓展,其与客户形成的「接触半径」也不再局限于房产,而是渗透进客户的很多方面。因此,精细化管理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实现流程数据化、服务数据化,资产数据化。

尽管很多房企已经给自己定位“生活服务提供商”,但真要让房企近乎于互联网企业,仍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 小博君

出品/ 博志成地产观

1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房企决战数字化转型

中国房地产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客户需求从被动向主动、多元化需求发展,房地产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越来越强烈。

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发展历程中,凯德是最早一批开始数字化转型探索的企业:

2015年推出的数字化平台凯德星就已经开启了数字化转型;

2018年,“智在城市生活”品牌理念的提出,即是凯德的战略缩影,着眼于以科技赋能,引领智慧城市生活;

2019年,凯德发布新的中国战略,并将数字化创新作为战略核心,数字化转型加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有的房企早在2015年开始部署,以数字科技赋能房地产,在转型方面先行一步,覆盖了房地产开发、营销等全产业生态链,科技的变革让房地产上下游全链条的场景变得更简单、舒适、便捷,同时也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2017年,越秀地产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成果。

去年,越秀地产凭借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实践和成绩,获得2019年《哈佛商业评论》“YUE管理奖”、2019中国数字化年会“数字化战略典范”奖、2019沃云峰会“十大最佳解决方案”奖等多项行业内重量级殊荣。

越秀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布局下,其业务将更加模块化,在不同领域越秀地产会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来负责越秀各个中台的搭建。

康桥集团作为一家拥抱数字科技较早的企业,已经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数字化的应用。

通过“数据可视化运营指挥舱”精准锁定目标画像,实现数字化营销;在工地现场引入“智慧工地”,以场景化、信息化、数据化、可视化的智能系统,实行全方位的实时监管;与在数字化方面做得出色的企业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赋能智慧物业,提高对业主美好生活服务的质量等。

年初疫情期间各大房企的在线营销、“三道红线”的提出、贝壳赴美上市。不难理解房企的数字化转型,必须是进行时。

变革与转型,成为房企下一阶段生存发展的核心命题。

2

主动拥抱数字化
房企才能不掉队

房企要在当前背景下实现稳步的数字化转型,由原本的粗放式管理逐渐向集团性管理、精细化管控转变,这对房企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业务管理方式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针对全球700多位制造业企业CEO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以上的CEO表示,他们所领导的公司正在积极尝试和推动数字化升级,有80% 以上的CEO认为数字化对于本行业带来的颠覆即将发生,已经有超过50%的被访企业的业务中包含了数字化的元素,并且绝大多数CEO相信,最先实施数字化升级的企业能够比后进者取得更高(大于50%)的利润率。
但是,在这所有的数字化光环背后,残酷的现实是,只有不到 10% 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能真正通过数字化升级推动企业管理运营的价值提升,最终完成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也将成为旭辉控股未来几年内要推动的重大事项。8月28日,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在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旭辉已经从四大细分方面着手进行数字化转型。

第一,在组织能力上的投入。旭辉已经建立了有百人以上组成的科技团队,还设立了首席数字官。

第二,文化上的变革。旭辉通过引入OKR来推翻传统的绩效考核的变化。OKR目前被一些科技公司所应用。

第三,基础的科技设施。林中称旭辉每年会拿出利润的3%用于技术的提升。

第四,在一体化的系统建设上,特别是可以大力提升线上销售能力的平台——旭客家。在林中看来,未来数字化对地产的颠覆会体现在交易方式上,客户购房意向、购房能力、产品定价等等,都可以通过旭客家来实现。

在林中看来,数字化会成为未来新的生产力。所以未来他们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和变革,主要涉及到四个大方面:

1. 决策模式:从过去靠经验、靠人工,未来靠大数据,靠AR,比如城市地图。

2. 运营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

3. 协作模式:从过去的供应链协同,未来会转变到生态链的协同。

4. 组织模式:从一个制度流程分工组织,转向数字化时代需要的智慧型

的开放包容的组织。

林中认为,未来地产在转型的时候,还是需要很多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围绕着地产做数字化转型的四个根本:提质增效降本、赋能业务、辅助决策以及颠覆经营模式。

3

品牌价值面面观
又一“提升利器”

在如今“房住不炒”的趋势下,社会呼吁房价回归理性之际,中国房地产行业无论是住宅、商业、旅游、文化地产都需要用品牌来创造新的价值,房企的品牌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资源整合价值。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源驱动的行业,资源整合的效率决定了一家房企的生死存亡。品牌价值高的企业,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速度更快,同时也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资源,包括资金、土地、人才与产业资源。
效率价值与效益价值。产品品牌好的企业,项目去化速度更快,同时产品溢价更高。
范围价值。品牌企业与非品牌企业合作,会把品牌的效益联动到合作项目上,从而能够花更少的营销费用获得更多的客户数量。
风控价值。品牌企业与非品牌企业,品牌项目与非品牌项目相比抗风险能力更强,竞争力更强。
战略价值。金融机构对于品牌企业认可度更强,因此品牌企业融资的机会更多,代价更少,上市时估值也会更高。
房企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推动运营管理数字化,加速数字中台建设,助力品牌价值提升。房企通过数字化提升品牌价值表现三个方面:
第一,房企数字化助力精细化资产运营,深度客户洞察助力精准运营,硬件智能化和服务线上化优化服务体验,提升品牌附加值;
第二,借助大数据量化品牌传播效果,巩固并提升品牌形象;
第三,通过数据中台打破数据孤岛、激活数据资产,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房地产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中数字化转型的后进者,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品牌企业借助数字化推动品牌管理升级,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全面赋能品牌发展。
4

博观思考
时代的最强音:全面数字化

阿里巴巴前董事会主席马云曾说:“这是一个大跨界的时代”。对于已进入白银时代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房地产规模数量上的膨胀并不全然来自数字化,但在规模冲高、利润回落的当下,不论是头部还是腰部房企,都在急于向数字化求解未来的答案。

当线上购房开始广泛进入消费者视野。行业进入存量化阶段、疫情期间消费习惯的培养以及金融去杠杆等因素,成为房地产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房地产行业就此迈出了重要一步,当传统不再传统。

“地产+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正在逐渐渗透并改变房地产业发展模式。谁能抢占这个市场,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全面数字化,在转型规划伊始就全面考虑数字化员工、文化、组织架构、IT架构、IT平台、新科技间深度融合等,将业务前、中、后台贯通,整合并全面优化客户接触点中价值实现的所有元素,提供整体效益、效率,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尽管要解决老人退出新人接棒、领导力和企业文化重塑、组织架构调整等问题,但这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思维转变。

数字化对于行业的改造也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功,如果不去主动做数字化改革和应用,就是基本功上的缺失。

部分参考资料:
[1]《 旭辉数字化转型 林中确定智能房企4.0方向》,时代周报
[2]《房企如何通过数字化提升品牌价值?》,中指研究院
[3]《突围模范!传统地产企业如何把握数字化大机遇》,鲸犀
博志成地产观 · 精品文章合集
泛地产观察

1. 商业地产,逆袭新路径
2. 养老产业复合化,行业跨界新浪潮

3. 养老地产的天时,四阶段概览产业政策大势

4. 「养老金矿」挖掘的三大阵营

5. “包租公”神话不再!

6. 终结物业公司的“任性”

7. 康养产业终于等来了万亿蓝海

8. 房企去化“地狱模式”已来临

房企案例观察

1. 中梁的「阿米巴」奇迹
2. 融创你学不会
3. 新力的「新力量」
4. 碧桂园又拿了「第一」

5. 万科不需要恒大

6. 郁亮&杨国强 多元化的殊途同归

7. 不是所有的教育地产都叫「东投模式」

8. 当孙宏斌再遇王健林

9. 阿里贝壳,必有一战

10. 弘阳凭什么弯道超车?

11. 碧桂园,又变了

12. 恒大疯狂如斯

13. 万科的「一根筋」

14. 蛋壳要碎了?

地产人那些事

1. 地产HR的招聘「潜规则」

2. 地产人转行,且慢!
3. 地产人的上半年,阵痛!

4. 全国行业,地产人加班第一!

5. 地产人最全摆摊指南

6. 地产人跳槽修炼手册

7. 房企人事“动荡”

战略解读

1. “三道红线”,房企的紧箍咒

2. 房企「甩卖资产包潮」汹涌

3. 分拆上市潮下,房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4.“内循环”来了,房地产凉凉?

5. “深八条”牵动谁的心?

6. 房地产管理红利时代的「新解药」

喜欢的小伙伴们,下方一键三连走一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