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复合调味料发展趋势:定制调味品将成“新宠”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调味品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作为调味品的一个重要分支产业,国内复合调味料市场新品牌、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为我国调味品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行业“量价齐升”,2010年之后行业增速开始放缓,201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销售收入1506.2亿元。2012年突破2000亿元,2016年在上新的台阶,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2017年达到3322.1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2010年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总体利润规模呈现出阶梯式增长,2014年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元,达到225.5亿元,利润增速也维持在13%左右;2015年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利润总额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已接近300亿元。综合来看,我国调味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一、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复合调味料市场步入稳健增长阶段
根据中国调味品行业著名品牌百强统计数据,国内调味品总产量与总销售收入都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的总产量为1247万吨,同比增长9.4%,总销售收入为82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5%。
2017年复合调味料产业的产量为49.5万吨,同比增长14.9%。在调味品行业的17大分支产业中,复合调味料产业的同比增长率仅次于蚝油,位居第二位。
(二)腰部企业占比高,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百强统计数据,2017年复合调味料产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依次为上海太太乐、李锦记、安徽强旺,产量分别为14万吨、10.4万吨、7.4万吨;同比增长率前三的企业依次为宁夏伊品、鹤山东古、青岛瑞可莱,分别为54.6%、47.2%、34.6%。
在进入百强的29家复合调味料企业中,接近半数产量集中在1-5万吨之间,呈现“纺锤形”格局。这个区间的企业实力接近,市场竞争激烈。
相比较而言,复合调味料产业中,鸡精和鸡粉等增速较为平稳,复合调味酱等品种增速较快。
二、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特点
(一)复合调味料属于低频、少量、刚需快消品
国家标准GB/T20903-2007《调味品分类》将复合调味料分为固态、液态、半固态三种。复合调味料按照市场消费属性来分析,它属于消费频次低、单次购买量低、单价低、购买人群广泛、家庭刚需型的产品。
(二)复合调味料企业数量多,产品迭代的速度快
分析样本的品牌企业中,生产复合调味料企业数量最多,占37.1%。复合调味料企业产品的丰富性、企业抗风险能力、产品更新率都有所上升,产品已经从单品时代到大单品时代再到产品迭代时代转换。随着消费习惯、消费人群、消费方式的变化,调味品企业需要以更快的速度研发出更多新品来迎合消费的变化。
(三)产业集群趋势明显,调味品小镇快速发展
全国以调味品为特色的小镇(县区)共有二十余个,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北和西南地区,复合调味料为主的小镇分别有四川安德、山东杨安等地。
(四)销售依然以传统通路为主,互联网+调味品增长快速
调味品企业自建网络销售平台的数量不多,欣和与安琪两家运营的较为突出。在互联网渠道结合方面,“饭爷”有比较强的互联网基因,在营销渠道、品牌运营和流量运营方面都有所突破。调味品低频购买、间接消费、追求烹饪美味的消费特性,决定了目前传统销路的占比仍然较大。从销售渠道占比来看,快消品在互联网的品牌渗透率为70%,调味品为20%;从销售收入占比来看,互联网渠道销售收入占比不到2%。
(五)行业企业并购重组频现,场外资本关注多
大多数的调味品企业,都有复合调味料的品类项,这一品类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并被普遍看好。资本方希望能够抓住复合调味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寻求更大的增值空间。
三、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品创新是产品打开市场的驱动力
消费的驱动及消费形式的改变,带来了复合调味料产品的创新需求。90后、00后,以及一些注重品味的家庭主妇,成为了目标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不仅要吃出美味,而且还要吃出品位。这就促使新产品的研发及产品概念的不断创新与迭代。同时注重消费体验的新需求,新零售及各式各样的场景体验为产品创新提供给了机会。很多食物料理店与调味品定制相结合,成为体验式消费的主流,比如牛排店、日料店、海鲜坊等。
(二)智能制造优势明显
调味品企业生产端的智能制造优势明显,将成为趋势,这对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和安全把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智能化管理将促进整个产业生产技术方面质的突破与飞跃。目前,如海天、李锦记、加加、恒顺等企业的生产端均已开始应用智能化制造。
(三)全渠道叠加转变为新零售融合
调味品有三个主要销售渠道,分别为家庭厨房、餐饮业与食品加工。食品加工环节属于非消费终端的销售,调味品是作为上游产品加入到其他食品的加工环节中,如辣条、豆制品、豆制品的加工。终端消费主要是家庭厨房和餐饮业。目前,这三大传统渠道的架构未变,核心内容未变,变的是运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家庭消费和餐饮渠道新业态的形成,带来了新的营销方式。
第一,线下销售除了传统的方式,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关联营销,如盒马鲜生卖寿司旁边陈列芥末酱,卖海鲜旁边陈列海鲜酱;二是联合营销,如太太乐的鸡精和徐鸿飞鸡蛋的战略联合。三是附带营销,如美菜、有菜、饿了么、美团等网站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开创了调味品营销新渠道。随着餐饮的快速发展,轻餐饮、慢生活成为餐饮新亮点,为这些新型餐饮方式定制的调味品,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也出现了新的方式: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从全渠道转为新零售,全渠道是线上线下渠道叠加,新零售则是线上线下实现融合。新零售格局的形成,打通了线上和线下销售的界限,实现了无缝衔接。线上下单、线下送货,产品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另外,各大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锁定目标消费群体,通过精准推送消费者关注的文章及内容来引导消费和促进销售。
(四)定制调味品将成为未来两年新宠
定制产品来源于渠道需求,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产品需求,不同的消费方式也对产品定制带来发展的空间。定制调味品包括家庭调味品的定制和餐饮业调味品的定制,尤其是餐饮业调味品的定制,市场潜力巨大。如个性化菜品用定制调味品、轻餐饮用定制调味品及连锁企业标准化定制调味品成为餐饮定制调味品的主要类型。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复合调味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