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位大作家谈作文的“真情实感”,是不是更能指点迷津?
【一】
摘了几段话。从微信公众号“兴化毕飞宇工作室”2017年12月19日发文《毕飞宇、叶兆言谈中学作文:拥护“高考要求写议论文”》中摘的——
有一位语文老师提问:“我们总跟学生说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什么才是真情实感?如何看待虚构和真实的问题?”
余华给出的答案十分“非主流”,让人意外。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某年和著名作家王蒙一起给一个作文比赛当评委,大家都被其中一篇作文感动了,文章写的是作者在父亲临终前,时间倒转回到自己出生的时刻。评委们一致认为,这是作者的真实经历,一致给予他一等奖。结果事后,主办方了解到这篇作文是孩子虚构的,作者的父亲并没有过世,于是打电话给余华,问怎么办。
“他们问我,是不是不能给那位学生一等奖?我说,如果写的是假的,那得给特等奖啊!”余华老师此话一出,在座的人全都笑了,“如果作者可以把假的写得和真的一样,那就是才华。”
叶兆言也说:“其实真情实感这个东西,可能对孩子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其实,写好才是最重要的。”
“(写作)靠真靠假都可以!”毕飞宇总结。
——这几位大作家谈作文的“真情实感”,是不是更能指点迷津?
【二】
恰好这个月11号,我受邀去讲了6个小时的课,跟浙江省各地几十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交流作文教学。讲课结束,几位老师留下来,我们对“写作的真实与虚构”作了简单交谈。我才意识到,原来一线的作文教学在这个问题上是多么纠结。确实要多跟一线老师交流,才能发现各种问题,作文教学的提高,终究还是要靠一线的语文老师亲力亲为。
所以,我发了两篇以前写的文章给老师们看,作参考。
一是《陆生作:谈作文的真人真事》
二是《陆生作:作文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以及其他》
其实,谈真实与虚构,从“我”这个字上面,就能小中见大。在作文中,“我”是谁?“我”只是第一人称,不一定是作者本人。可能作者只是小学四年级的一位男生,而他写的作文里的“我”是一位四年级孩子的父亲。这有何不可呢?
让学生明确考试作文中的“我”不是真实的“我”,可以用文学创作手法来写,精心于编“逼真”故事的教学推进,将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涌现佳作。
尽管这个“我”不一定是作者,但也是真实的我、情感上的我,笔下的人物的情感是作者赋予的,那么人物的情感其实就是作者的情感。
【三】
写作文可以像新闻那样写,也可以像小说那样写,都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新闻的要求就是真实,不能虚构,不掺杂个人态度的,客观的。但我觉得这个是不用多学的,有一说一就是了,而文学写作是要训练的,思维的训练。文学是主观的,塑造形象的,塑造就是一种创造,如果写得跟生活一模一样,复制下来,何来创造?
粗粗地讲,我们鼓励、推荐学生读文学作品,却引导甚至要求他们写新闻一般的“真人真事”,不能虚构。读的是童话、小说,写得确是新闻稿,是不是有点不匹配,是不是有点矛盾?
有老师说:这并不矛盾,因为小说也好,童话也好,都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小孩子阅读小说、童话主要还是阅读的乐趣、体验和和感受。他们从中学习的写作,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实践中所能接受的,而不是从中一定学会虚构。又说:小学的写作定位只是“写话”和“习作”,而不是“写作”那个大概念。——这就是把写作给搞复杂了,搞得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怎么去写。
写作就是写作。写好是一种能力。能力可以在训练中增强。文学写作当然可以包括学生平时的写作。小学大量的考试作文题目都是以“你”的称呼限制,小学生自然就想到了真实的“我”,这点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当学生懂得,即使题目出现了“你”这人物身份限制,但这也仅仅是人称代词,“我”既可以是“真我”,也可以是“假我”,或者是半真半假的“我”,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