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潘复生:善于逆向思维,解决镁合金加工世界难题
潘复生,1962年生,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教育部“轻金属”创新团队负责人,重庆大学轻金属研究院院长,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镁及镁合金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镁协副会长等。
煤油灯下看书
潘复生出生在60年代,他的老家在兰江边上的女埠街道花塘村。潘家的砖瓦房地面只有12平方米,下面集厨房、餐厅、客厅于一体,楼层本就不高,到了二楼,人只能猫着腰,那时候他家可以说是全村条件最差的之一。
潘复生的父亲年轻时患有骨髓炎没能及时医治,后来股骨头坏死了,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潘复生从小就承担起了家务,12岁就到生产队里干活。他小学读的是村小,一到四年级,全部是一个老师教。他每天一放学就是干活,每天都有干不完的话。经常跟着村里人到十几公里远的山上去砍柴,一砍好几天,风餐露宿。无论这些活有多繁重,潘复生只要一忙完,就会拿起书本。
潘复生老家
黄店中学高中毕业后,他曾在当地和平中学当了一年代课老师。为了当好老师,潘复生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根本没有顾及自身其它课程的高考复习。当时教师奇缺,他自己也才高中毕业,教的又是高中物理和化学主干课,难度极大,导致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复习其他几门高考课程。在他的记忆中,高考前的最后一星期才集中时间简单复习了语文、数学和政治。即使这样,他仍然考入大学。填高考志愿时由于知识面有限,选择性不多,想到“物以稀为贵”,他就填了合肥工业大学“稀有金属”专业。
科研的秘诀是勤奋
潘复生先后在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留学和工作。年仅19岁就大学毕业,被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年仅30岁就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重庆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潘复生专长镁合金、铝合金、工具钢、冶金铸轧技术、冶金熔体纯净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镁合金方面成就显著,是国际著名镁合金科学家和知名铝合金专家。他建立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一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团队。
潘复生教授和他的团队重点致力于解决镁合金材料塑性差、加工成形难、纯净度低等关键难题,承担完成了一批重要的国家级项目和多个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在高塑性镁合金、先进成形加工技术和深度纯净化等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为我国镁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大家买的汽车中很多都有他们开发的镁合金零部件。
潘复生认为自己的科研攻关“秘诀”是勤奋。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他的团队成员也提到了这一点:“潘老师常常是实验室走得最晚的一个人。晚上12点离开实验室,对他而言都是一种奢侈。”因为这样的勤奋,潘复生才能在镁合金研究领域里一干就是30多年,解决了一个个关键技术瓶颈。
善于逆向思维
潘复生有时与自己的学生聊天、开玩笑,会出一道题目:如果你开车到半路,有两块石头在路中间挡住了,车开不过去了,你怎么做?
“一般人的想法可能是搬走石头。那么有没有其它方法?能不能跳出石头,在路、车、人等方面考虑?”潘复生说,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逆向思维的概念。
在潘复生团队的好几个创新中,逆向思维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去,镁合金加工的难度很大,因为在加工方面基本是参照其它金属合金的一贯做法,也就是对称加工,但镁合金越追求对称加工,性能反而越差。这也导致了全世界长期以来不能大规模生产变形镁合金产品,严重影响了镁合金的推广应用。
潘复生和课题组的同志讨论科研工作
后来,潘复生团队运用了逆向思维,创新发展出了不对称加工技术。这一方法通过改变挤压模具结构等,使镁合金板材的挤压加工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该技术的应用,使得与潘复生团队的合作企业,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镁合金板材的大规模生产,并使得镁合金变形材生产产生了重大变革。如今,该项技术在镁合金棒材、型材、板材等产品规模生产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
“当前,创新生态正迅速改善,创新政策之好前所未有,科技创新遇到了新时代。”潘复生认为,“学什么做什么的时代正在改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我们的未来,要懂得运用知识、学会提问、放眼世界,要拥有恒心毅力,重视偶然性,学会逆向思维,保持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本文部分照片及资料来源于: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