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滨湖到巢湖,合肥距离“安徽省会”有多远?三步走之后有多近?

过去十年,GDP进步最快的五大城市分别是:贵阳(284.3%)、合肥(271.8%)、福州(220.8%)、成都(219.1%)、昆明(217.6%)。


NO.1 

合肥的进步仅次于基数较小的贵阳,而且拉开了和第三名——福州之间的差距。

那么,过去十年的合肥,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被一分为三,其中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对于这次调整的意义,可谓是非同小可。

首先,扩容对于合肥来说,意味着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增加,这对于人口的吸附和产业的吸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本次扩容,不仅是数据上的简单相加。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向外传出“强省会”的信号,提升合肥的期望值。期望值,某种程度上讲是城市的信用卡额度,是可以透支未来资源的。合理的透支,有助于城市发展的提前布局。

最后,从微观上看,合肥近些年来的成就,很多都是扩容后埋下的优良种子。


NO.2 

朝湖之策:滨湖新区的崛起

虽然滨湖新区的概念早在2006年十月就提出来了,但在巢湖没有成为城市内湖之前,这里不会成为发展的重点。反过来推,提出滨湖新区的时候,三分巢湖可能也开始在讨论之中了。

并入巢湖和庐江之后,合肥乃至安徽对滨湖新区的支持力度陡然增加:

2014年11月21日,滨湖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2015年12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专文报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的请示》(皖政〔2015〕132号),正式启动了“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的官方报请程序。

2016年2月,合肥正式申报国家级新区,同时,针对该新区的税收减免、土地利用等政策的研究也陆续展开。

2016年4月1日起,中共安徽省委机关、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省人民政府机关、省政协机关搬迁至滨湖新区。

也就是在2016年之后,几乎每一年都会传出滨湖新区入选国家级新区的传言,这体现了合肥急迫的心态。

为什么?滨湖新区拿下国家级新区名号之后,才能着手进入下一步。


NO.3 

朝湖之后是巢湖:合肥的摆脱安徽第二省会的关键一步

有一个梗大家应该熟悉:南京是实际意义上的安徽省会,也就是“徽京”。对于这个说法,笔者是认同的,而且认为这是一个褒义词。有意思的是,这个梗的来源就是安徽某位领导的讲话。

南京是安徽的实际省会,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合肥是安徽的第二省会。那么,如何才能做真正的省会呢?

两个方面:自身发展和辐射腹地。

关于自身发展这一块,合肥这些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不仅如此,数据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省里的支持力度,让合肥发展的“信用卡”额度再次提升了不少。

说到辐射腹地,其实这就是合肥屈居安徽第二省会的根源所在:芜湖、马鞍山和滁州,这三座城市可以说是合肥之外安徽的重要精华所在了,因为地缘因素,拥入了南京的怀抱。

巢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区位上看,巢湖位于合肥的东南方向,正好是辐射芜湖、马鞍山和滁州的必经之地。

为了缓解精华腹地被影响的尴尬,安徽(合肥)其实已经开始了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抢回芜湖

这些年,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长三角层面,又或者是安徽省层面,安徽(合肥)都在不影响合肥地位的情况下提升芜湖的地位。

比如在国家级交通规划中,芜湖是国家综合性枢纽(南京都市圈唯一一个)。

在长三角规划中,起初的磁悬浮超铁试验线是在沪杭之间的,后面也被争取到了合芜之间。当然,这里可能也有上海和杭州都不想要的因素。

在之前获批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中,芜湖进入核心区域,成为仅次于南京的第二赢家。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芜湖的省内老二的位置很稳。

第二步,拉近与马鞍山的距离

在扬马城际如何与巢马城际贯通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的时候,巢马城际就开工了,虽然说这条线可以通过南沿江成为合肥经南京通往上海的又一高速铁路通道,但扬马城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之所以这么着急开工,主要目的在于尽快拉近合肥与马鞍山之间的距离。

此外,也是在这两年,有不少学者或专家提出了合肥地铁S3号线和南京地铁S3号线互通的建议。从大的格局上看有打造合宁大都市圈的成分,但考虑到南京地铁S3号线已经修到了边界,其实合肥地铁S3号线就是为了拉近与不太受马鞍山控制的含山和和县的距离。

第三步,守住合肥和滁州之间的全椒

在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公开后,就有不少朋友咨询为何同样与南京接壤的全椒没有进入核心圈层呢?虽然真实原因无法知晓,但全椒是宁合之间重要的缓冲带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个缓冲带是合理的,比如南京溧阳和金坛就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缓冲带,虽然与南京接壤,也没有进入核心圈层。


NO.4 

综合以上,合肥距离省会一直不远,也一直不近。至于到底是远还是近,主要看如何定义远近。目前来看,安徽(合肥)暂时掌控着对远近的定义。

攻守平衡才能形成稳定的系统,安徽(合肥)在边守边攻,下面就看江苏(南京)如何应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