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管网漏损术语的标准定义》中文版正式发布

✔ 什么是连接管?

✔ 连接管的数量怎么确定?

✔ 楼房和平房有区别吗?

✔ 你计算过管网系统漏失指数吗?是否知道公式里的干线长度和入户管长度是如何取值?

✔ 真实漏失、物理漏失、技术漏失有什么区别?

由国际水协会出版社出版、中国漏损控制专家委员会翻译的《IWA管网漏损术语的标准定义》现正式发布。该书带大家了解管网漏损领域的概念和方法,回答这些问题。

书籍介绍

漏损控制是国内外供水行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供水设施在投入运行后,往往要服役数十年的时间,随着设施的老化,漏损会越来严重,给供水单位带来沉重的负担,也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因此,政府和供水单位都对漏损控制非常重视。然而,由于供水系统的复杂性和隐藏性,漏损控制并非易事,多地的漏损现状依然严峻。
我国近年来,对漏损控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对行业交流的需求也日渐强烈。因此,需要充分学习掌握国外一些先进的漏损理念与技术。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发现,国外常用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与国内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一方面,很难理解国外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很难将这些方法付诸于实践。而行业内又缺乏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
恰逢此时,国际水协会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了由David Pearson主编的《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Water Losses》一书。该书从水资源、供水系统、漏损控制理论与方法、绩效评价、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漏损控制相关的概念、定义和含义,体现了漏损控制的系统性要求。它梳理了国际上对漏损控制领域术语的一些称谓,并对其进行了统一,非常有利于供水行业进行漏损控制技术交流。
为了使国内漏损控制行业从业人员能更好地了解国外的这些理念和方法,中国漏损控制专家委员将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版,取名《IWA管网漏损术语的标准定义》。翻译过程中,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使术语尽量贴近国内供水行业的习惯称谓,使其更容易被理解掌握。希望本书能对国内漏损控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译者说

虽然这本书的名称是漏损术语的标准定义,但它不仅限于此,而是对漏损控制理论、技术的全面介绍,涵盖了漏损控制相关的方方面面。翻译此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全面学习的过程,相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丰富的收获!

—— 徐强

本书以漏损控制为主线,对输配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概念进行了全面总结,适合输配水管网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维管理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给排水专业师生们研读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

—— 舒诗湖

流量计量是漏损控制的基础,本书'流量计量'章节从漏损控制的角度系统、简明地阐述了水表知识体系,是一本很好的入门工具书。

—— 陆宇尘

IWA标准水量平衡表是漏损控制的起点和基础,是客观评估漏损状况的有力工具,本书对水量平衡表各组分的标准术语进行了详细释义,有助于业内对漏损的来源和定义形成统一、通用的标准认知,这更加有利于IWA漏损控制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 赵春会

有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牢牢打地基。要把漏损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做好,正确理解漏损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是第一步。相信这本书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 吴珊

本书“漏水探测”章节详细阐述和定义了行业内常见的传统及非传统漏水调查技术、调查流程以及所涉及到的探测设备,是对供水管网漏水探测行业基础知识的一次最全面的总结,十分推荐新进入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和学者们仔细研读并加以运用。

—— 王雨夕

管理大师德鲁克有句名言:“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本书“绩效指标”章节简明扼要地定义了表征漏损控制水平的各类指标,从不同维度推动漏损管理工作的优化。期待读者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 李爽

本书“信息技术”章节着重对漏损管理相关系统进行了定义,并简明扼要地对系统定位、系统功能及系统间关系进行了阐述。推荐本书给有漏损管理平台建设需求的行业内朋友,也相信本书可以成为行业内从业人员的专业工具书。

—— 郭姣

在管网漏损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中,一些术语与概念也不断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和理解偏差。本书整理了这些概念和定义,满足了管网漏损控制技术的广泛推广需求,相信它会成为同行们必备的手册,并在未来不断充实。

—— 王志军

《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Water Losses》中文版《IWA管网漏损术语的标准定义》现已正式发布。在即将于11月8日-11日在深圳举办的第十届IWA漏损大会(IWA Water Loss Conference 2020)期间,IWA管网漏损控制专家委员会将对本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深度解读,届时敬请参会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