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中的大连》:青泥印记封面欣赏
书名考虑了很久,凝聚着编辑的心血。大连始于青泥洼。
青泥洼与大连一样,是最让人亲切的名字,但它又充满了迷惑,有人说青泥洼,有人说青泥洼桥,很少有人说清是为什么
青泥洼是最乡土、最中华的地理文化。解放前,大连有“星亇浦”、“玉乃浦”,人们以为“浦”是日语,清少纳言著《枕草子·浦》一文写到:“浦是生の浦最佳。盐灶の浦。志贺の浦。须磨浦。和歌の浦”。其实,“浦”的称谓是我国传到日本的。《诗·大雅·常武》就载有“率彼淮浦”的诗句。《说文解字》释,“浦,濒也”,意思是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大连就曾以“浦”命名,唐初称为“三山浦”,唐中期改为“青泥浦”,今天的青泥洼就是由“青泥浦”演化而来。青泥洼的“洼”也不读wā,而是按照古音去声调读wà。
俄国侵占大连后,由大连湾衍生了临时命名达里尼(Дальний)。日本侵占大连后,日军辽东守备军司令部男爵西宽二郎发布传达命令第三号,内容为:自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二月十一日起,青泥洼改称大连。所以说,大连始于青泥洼。
有时,青泥洼一带也被称作青泥洼桥。青泥洼桥确有桥。青泥洼河通常是指西青泥洼河,源自绿山积水,穿过劳动公园荷花池,经青泥街入海。劳动公园的桥叫虎溪桥,铁路桥是宏孚桥,它们都是“青泥洼河上的桥”。青泥洼桥是中山路段与长江路段的两座桥。俄国侵占时期,中山路段那座桥是木桥,长10米,宽12米,由4座木墩支撑。日本侵占时期改叫常盘桥,1908年改为钢筋混凝土桥。长江路段那座的桥1920年9月建,1922年的地图上标注着“青泥洼桥”,后因城市发展而被填埋。1946年6月1日,大连地名去殖民化,常盘桥改叫青泥洼桥,这是中国人自己命名的青泥洼桥。1979年,中山路改造,将存留的桥墩拆除。从此,“青泥洼河不见河,青泥洼桥不见桥”。虽然它们已经经埋在地下,仍保留着同名的站牌,记忆珍藏在每一个大连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