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罩的态度:Cleanliness is next to godliness

为了防范疫情,大家都格外注意个人卫生,增加了每天洗手的次数。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戴口罩已经成为必须。

讲卫生、讲干净,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习惯。从193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提倡推广的新生活运动、爱国卫生运动,都包含在民众中培养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意识。

在进入现代之前,大多数的传统世俗文化,都不太讲干净;中国北方就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

相比之下,在历史上,宗教文化要更加重视清洁干净。在英语中,有一句关于“干净”的谚语,就把清洁和宗教相比较,叫做:

Cleanliness is next to godliness.

清洁接近于神性。

其中,Cleanliness指保持清洁的行为和习惯;Godliness指虔诚、遵守神或上帝的意旨和要求。Next to是用在空间上的接近相邻,来比喻程度和性质上的“相近、仅次于、几乎达到”这种含义。

Cleanliness is next to godliness是个非常古老的谚语,但直到进入现代之后,其中的智慧才逐渐得普遍的认可。

从中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曾一度基督教,但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这句关于“清洁”的谚语。即使在黑死病席卷欧洲、导致几千万人死亡之后,欧洲人也没有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更相信另一种说法,认为经常洗浴是肮脏的表现。

这种理论的依据是:我们不洗,是因为我们压根儿就不脏;你们要是身上不脏,为什么总是洗手洗澡呢?

最近,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扩散,经常读到这样的新闻:在一些欧美国家,有的人在公共场合戴上口罩,结果反而受到了别人的排斥和批评。

这种现象,主要是社会习俗使然,但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了这种中世纪就有的不理性思维。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