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止是“老师”
周末,遇到了老姐,闲聊了许久,从我的忙碌聊到她的YSL新款。在她眼里,我一直是个很优秀的人,只因我一直很忙。工作后,忙碌被视为“优秀”的一种评判标准,就像读书那会儿,“成绩”是将所有人拉到一条线上衡量的参照条件。
我从来不认可这样的判断,就像小时候我知道有些人真的能够轻而易举地拿高分,工作后有些人的效率就是可以让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果的确很重要,但过程更能让人收获和成长,所以,即便是最后都跑到了同一个终点的我们,所经历的过程也全然不同,其中的体验和感受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这段时间重回大学课堂读研,重走那些走了4年的路,重逢曾经的老师、同学,重新爱上食堂的河南拉面……人生至此,最无憾的事就是当年填报了华东师大。而如果不是因为“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当年那个因为自招落榜又心高气傲的我差点就和它失之交臂了,可能就感受不到师大的人文情怀,感受不到丽娃河畔吹拂过的柔软的风。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出路,每每被问及“你教什么的?”我的回答总会让那些人大跌眼镜,沉默片刻之后尴尬地一笑,仿佛在感叹——“堂堂华师大毕业的去教了培智学校的学生。”没有陪你走过那一程的人,总会更多的看到最终的结果。有时候,自己也会陷入这样的迷茫,尤其在看到同处教师岗位的同学们批改着学生的作文,研究着中高考的命题,而我还在愁于一个个简单的概念。擅长语文、拿着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的我偏偏却教了最不喜欢的数学,心里百般不解。但是,生活本就不会事事顺心顺意,即便带着镣铐跳舞,也要昂首挺胸、在有限的舞台上尽情演出。
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在小岛上生活。岛上的生活很简单,那个年代的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兴趣班,和邻居小伙伴嘻嘻哈哈度过了快乐轻松的童年。上了高中,因为成绩还算过得去,一路也没有太大的学业压力,闲暇时写的文章上了市级的报刊杂志,就觉得自己好像走了出去,内心无比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走出小岛,看看更大的世界。全家都在小岛生活,有阵时间,我特别羡慕那些留守儿童,因为每到寒暑假,他们就可以去上海和爸妈汇合。所以,高三的时候,我的“精神支柱”之一就是上海的地铁线路图——细细研究着每条路线所经过的各个站点,幻想着以后可以夜游黄浦江,逛逛大学城……那时候,梦想很近,就在长江对岸的上海;而我,踌躇满志,心高气傲。
如今,走出小岛已整整六年,即便是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回家的次数也是寥寥可数。小岛的日子还是很清闲,乡下小路上奔跑着另外一群孩子,在夏日炎炎下晒得黝黑,却绽放着最快乐的笑容。书架里那些曾经翻了无数遍的书早已积上了灰,那个曾经无比向往的“上海”成了另一个家,一个待的时间更多的家。那个曾经踌躇满志、心高气傲的我已经被推上时代主力军的“奔三90后”。六年的时间,我对这座城市从陌生、格格不入到后来愈发强烈的归属感,它不再是我眺望的远方,而是我可以触及的脚下。在这个“不断磨合”的期间,我行至了这个城市的很多角落,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尽管梦想没有全然实现,但因为一直在路上,所以始终相信着未来。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小学妹发了条朋友圈,她在本科毕业后去了香港读研,而今研究生毕业毅然选择留在香港,她想跳出舒适圈,趁着年轻,在另一片天空闯荡一番。这条路苦不苦,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身处异地,一边应付着工作的压力,一边囿于生活琐事;那么这条路值不值得,答案同样是肯定的。如果有一天,她坚持不下去了,回到上海,重新找工作,重新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她会后悔没有一开始就回到上海吗?我不知道。但我确信,即便最后她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和绝大多数人同样的地方,她也会因为这段经历而有所不同——“凡所至,必留痕迹”。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时光给予我们的历练,到最后,我们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或许就不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是如何变成这样的人的。
以前,我羡慕很多人,因为他们耀眼的成就;现在,我还是羡慕很多人,羡慕他们追逐梦想的勇气,羡慕他们对待生活的热情,羡慕一切他们光环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成就是羡慕不来的,但行走在路上的力量是可以慢慢积蓄的。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我不认为振奋人心的故事和言语都是无用的鸡汤,我们不缺梦想,但缺行动,人生也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设限的是我们自己。年龄,职业,性格,机遇……只要在路上,不管走多快,行多远,都是在向前。
我是一名老师,但除了教书育人,我还可以做更多……
我们还可以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