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银锭概说
明代是白银货币化的重要阶段,银锭的器型有传承也有变化、较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中后期,完成了中国古代银锭从宋元时期平板束腰(不起翅或稍起翅)的主流铤形向明清时期立体起翅的“元宝”锭形的演变。
明代五十两银铤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五十两银锭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明代十两银锭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具体说来:明朝前期,银铤形制基本继承元代稍起翅的平板束腰器形,以洪武、永乐、宣德等时期最具代表性;此时期,全国铤形基本一致。明朝后期,大致在嘉靖朝及其以后,白银货币由束腰平板稍起翅的银铤形制演变为束腰增厚起翅的银锭形制,并且,明朝后期开始出现了锭形的地域差异,其中,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数省相连地区,除了弧头束腰起翅的锭形外,还存在接近平头的束腰起翅锭形,这种锭形与后来清代“方宝”形制有渊源关系;四川地区在出现了大弧头小束腰、锭底成长椭圆状的锭形。这些变化应该与白银完全货币化,获得本位货币地位,直接进入流通领域有关。
明代银锭,除通过铭文表明来源、用途、重量及经手官员和银匠外,还通过锭面丝纹表现银锭成色,所以,大多数明代银锭都注重表面丝纹的表现。从历史上看,明代银锭的丝纹也是最清晰、最美观的。明人著述中还用金花、绿花、黑花等称谓对银锭成色作出区分。“细丝”,人们对纯度较高银锭的称谓(高纯度银锭的丝纹往往较细),后来就成为英文中对中国银锭的专门称谓——Sycee。
明代五十两银铤 选自《中国银锭图录》
明代银锭的铸造工艺体现了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价值。白银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货币,对银锭的铸造使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代用银的情况与元代相似。明前期是禁止金银流通的,主要行钞,但民间贸易一直使用白银。明万历年间,政府推行赋役改革,合并征收赋银和役银,俗称“一条鞭法”,要求纳税人用白银向国家支付税款,这对确立银锭法定货币地位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明中期以后,白银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货币,多以《明史》记载的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 的法令为依据。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全社会对白银的需求大增,国内银矿的开采和历代储藏的白银,已不能满足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需要。而此时,正值日本和美洲白银大量开采,通过与中国贸易,全世界的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就为明代白银成为国家法定货币提供了物质保证。
(供稿: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