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舒:为神所爱的人死得年轻(七)
说说谢烨。
维基百科词条上只有这么简单的一行字:
谢烨(1958年7月4日-1993年10月8日),诗人、作家。中国当代诗人顾城之妻。原名张红。1979年,于上海到北京的列车上与顾城相识。1988年随顾城移居新西兰。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被顾城砍伤致死。
文学爱好者知道谢烨是顾城的妻子,却少有人知道原来她也是为诗人、作家。
尝试着找一首谢烨写的朦胧诗摘录在这里:
秋天没有路/秋天没有路/前边一片湛蓝//小草都聚集在港口/嗦嗦地响着/想拴住又红又黄的叶片/来作风帆//银亮银亮的云际/就是彼岸
实话说,诗不赖,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在盛行朦胧诗的年代,能写出这样水准的人虽不说如过江之鲫但也差不多。事实上,在1986年之前朦胧诗盛行的时候,谢烨也被称为很不错的诗人,只不过跟顾城结婚之后,就湮没在顾城的阴影里了。还好,至少,顾城就很欣赏谢烨的才情,两个人经常联名发表一些作品,谢烨起了个笔名,叫雷米。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问题,有谢烨的粉丝说,顾城写的好多诗都是谢烨代笔的,当然也有反过来说的。其实这不难从逻辑上推论,顾城成名在前,并没有由妻子代笔的必要。反而是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两个人,倒是从顾城的角度希望谢烨也能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因此多加提携,这才是人之常情。有一个例证:谢烨经常投稿到各个文学期刊,遭遇退稿无数,只要顾城把自己的名字缀上去,诗文就顺利发表。这说明除了文学质地之外,诗人的名头才是最有价值的光环。从我推测,久而久之,谢烨就泄气了,她不再想做第二个波伏娃,转而作为顾城代理人和经纪人的角色出现。
顾城的自我生存能力有点弱。(其实也算不上弱,顾城在农村呆过,手有缚鸡之力,顾城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并非离了谁就活不了。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印象,除了顾城文弱的外表之外,更多的是顾城自己的放弃,比如学英语,顾城就说既然两个人感情好,那就要谢烨一个人学英语好了,自己不要去浪费时间。)谢烨自动就担负起了照顾顾城生活起居的任务,包括与外界的一些人际交往。除了办理各种事物性工作,如起护照拿签证申请身份办理房产手续采买搬运去银行取钱等等,还负责与邻居交往找康嫂办事去教会学英语结朋待友等等,更包括为顾城整理文稿打字录入投寄稿件跟踪文坛动向联系顾城的社会活动等等。
作为中国现代诗的代表人物,顾城受到国际文化界的关注,并时常邀请顾城前去进行一些学术交流和演讲等。这些活动的筛选都是由谢烨来把关决定。当时离开中国飞赴欧美的巡回交流,乃至到香港参加文化活动并认识闵福德从而受邀来到新西兰,到激流岛后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后未成行),包括到后来去德国接受为期一年的年金创作(DAAD)等等,几乎都是有谢烨一手包办的。这让人感叹谢烨实在非常伟大,做了他人力所不及的一个团队才能胜任的工作!作为一个精细的北京+上海女人,到新西兰不长的时间,谢烨就分别把李英、顾乡(顾城的姐姐)、张纯(谢烨的弟弟)弄到了新西兰,可以看出谢烨是多么干练,多么周全、多么“完美”!
还有一个细节:谢烨经常是手持一个录音机,凡顾城说出来的话都录下来,然后誊写整理。这说明除了妻子的角色之外,谢烨已经包办了文字秘书、经纪人、代理公司、市场推广等多种功能,可以说,她已经把自己定位在与顾城命运息息相关不可割裂的一体两面。没有顾城就没有她,没有她就没有顾城。
请诸位注意,其实这个章节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告诉你,为什么谢烨会冒着第三者侵入的危险引入了李英,为什么谢烨想跟别人好却不肯跟顾城离婚(是的,别人都以为婚变是谢烨有了婚外情并提出离婚,其实提出离婚的是顾城而非谢烨,即便到了最后关头,谢烨对离婚都是推阻的,让人眼镜跌落吧!?),乃至为什么最后悲剧的发生的根本缘由。
关注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