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大学5年创业史竟然这么“难”(中)

位于杭州华星时代广场的木艺工坊面积不大,里面摆满了凿子、斧子、矬子。2015年3月24日晚上11点,丽娜和小伙伴们才离开这里,所有流程都已经反复检查,全部设施都已经准备妥当。第二天一届学员就要举行入学前的预备营了。

车子开出地下车库,丽娜就接到了鹰王打来的电话,问她预备营的日程安排要不要调整。原来,当天同学们抵达杭州,翻开酒店床头柜上的日程安排手册时,看到要用两天时间来做木工,有人马上就炸了。

木艺预备营

意见直接反馈到了班主任万善那里:“CEO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做一个乐器,难道还要用两天时间吗?都是创业者,为什么要让我们来做木匠呢?”一连串的问题抛过来,鹰王来问丽娜的意见,最后,两人讨论决定,先不调整。

第二天,预备营正式开始,可是,第一天结束,有的小组就已经制作好了木琴,并且排练好了歌曲。按照这个进度,根本不需要安排第二天的活动了。CEO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以及快速的分工合作意识,大大出乎了设计者的预料。

事后再看,那个时候,创校团队对创业者的特质了解得还不够。他们做事投入,需要明确的目标,同时又有超强的创造力与行动力,善于直接拿结果。

开学典礼上,在听完了同学们用木琴集体演奏的《沧海一声笑》之后,马云上台发言,他调侃说,这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糟糕的表演,接着又以他一贯的讲话风格,话头一转说,所有事情刚开始都歪歪扭扭,糟糕无比,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一起来努力,就会越走越好,湖畔大学的前10年,就是要跟学员们一起来共建。

在这之后,每年正式开学前两天,湖畔都会举行预备营。从一届的木工房,到二届和三届的赛艇,再到四届戏剧训练,玩法层出不穷。

戏剧预备营

这是学员与湖畔真正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是最容易产生摩擦的环节。例如五届的预备营,有一段安排是夜行山路,从深夜走到次日黎明,全程止语,也不能带手机,自然也激起一些学员的反弹。

面对学员的意见,设计者们比以前可要淡定多了,因为他们知道,从老板到学生的身份转换是不容易的。

按照湖畔的学制设计,学员在校集中学习两年,第三年自我学习与答辩。前两年,每两个月为一个学习模块,集中学习三到四天,每个模块将由企业家和教授来搭配授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课上了第一次,就有同学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不解渴”,“不体系”,“不实用”……甚至有知名教授来讲课,课上到一半,底下同学也走了一半。

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断冒出来:课堂上两位同学为了抢话筒而争执,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发言的学员被其他同学批评“抢风头”,把湖畔学习经历分享到社交媒体上的学员被同学们指责泄露隐私。

曾鸣教授曾在第二年的开学典礼上回忆自己在湖畔上课的经历,他说,“我在商学院教了十几年书,又在企业做了十几年,但是仍然没有想到,在湖畔的课堂授课是要承受如此的压力,通常一个案例讲完,同学们就开始争吵,辩论,甚至有打起来的架势”,他感慨,“是不是85后90后就喜欢这样交流啊?”

曾鸣教授在湖畔授课

企业家讲课内容不够体系化,教授讲课又不够贴近实战,那学员自己讲总可以了吧?课程组设计了一堂案例课,邀请班里两位声名响亮的创业者来讲课,让学员们试试向身边的同学学习,结果这堂课同样砸了,听的人嫌不解渴,讲的人被一顿批斗,更不爽。

到第二个模块,最后半天的课,干脆不上了,鹰王说,“我们一起复盘吧!”

复盘的地方,就在开学典礼所在的湖畔大学7号楼中庭,30多位同学围坐一圈,鹰王带着负责做课的丽娜和一届班主任万善一起来参加,这是湖畔历史上第一次工作人员与同学面对面复盘。

其实,之前在阿里巴巴的时候,鹰王不知主持过多少次类似的复盘会或共创会,但他还是第一次坐到30多位CEO面前,因此开场主持难免有点小心翼翼。

他特意强调两点:其一,今天只复盘感受,聊聊对其他同学的新发现,要“走心”,不要“走脑”;其二,经过跟湖畔前后八天的相处,大家有什么不满都可以说出来。

一开始,大家只是试探性地说起了眼中的同学,场面不冷不热,直到一位年轻创业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上了两次课后,觉得湖畔的课堂很不严肃,大家在争论中常常跑题,有的同学滔滔不绝表达观点只为了证明自己,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引导和控制?

就在这时,鹰王接过了他的话头,让他直接点出跟刚才那些现象有关的名字。经过了片刻犹豫,他说出了一个名字,会场顿时躁动起来。

有人站出来说,“这就是我们创业者的性格,如果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还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听课,那有什么意思?”

另一位同学反驳说,“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学习,就要抱着空杯心态,先认真听讲,认真吸收。”

又有同学不同意了:“谁说同学之间的争论不是一种学习呢?学习并不一定只是听讲啊。”

只要一颗石子扔下去,湖面就会泛起阵阵涟漪,复盘场的水面终于流动起来了,同学们提的意见越来越直接。一位学员满脸疑惑地讲了一个情景:有一次他听完一个同学的发言,情不自禁地赞美了对方一番,可他现在反而有点困惑了,这样合适吗?同学之间到底如何相处,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黑衣人复盘

复盘会整整进行了四个小时,临结束的时候,主持人鹰王才拿起话筒。他坦诚地说,刚才自己内心一度非常焦虑,考虑要不要打断大家,要不要把话题收拢到复盘的主题上来,但他忍住了,因为他意识到,创业者平时都忙于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像这样坐下来彼此说说心里话,其实都是非常难得的。

在复盘会的最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了一段情真意切的话,大意是,我们班36个人,看似是同一种身份,但又是36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湖畔有各种不足,但我们既然有缘走到一起,成为第一届学员,就有责任陪它一起走下去,帮助它,完善它。

类似这样的复盘会,在后来几年里还发生过好几次。每当学员意见集中爆发的时候,全班同学就会面对面围坐成一个圈,把班主任或课程制作人叫来,毫无保留地“轰炸”一番。用丽娜的话说,每次复盘,都像是被架在火炉上烤一样。

复盘也成为湖畔团队自己的标配动作,每一次下课后,每一次集体活动后,每一个项目交付后,大家都会坐下来仔细复盘。

一届学员周航后来经常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夜里11点路过校园,发现办公室还灯火通明,走进去一看,原来是工作人员在复盘当天的课堂情况,他们还拉他一起加入,邀请他说说当天的感受。

还记得我刚加入湖畔一个月的时候,也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复盘,当时湖畔团队已经有四十多人。一次“组织课”结束后,课程制作人发起了全员复盘,每个人都对鹰王抛出了一串“灵魂拷问”: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我们是为了满足学员当下的需要还是未来的启发?湖畔的课程有体系吗?湖畔课程制作人到底需要什么能力?湖畔未来会走向哪里?……

一个个问题抛向鹰王,飘荡在7号楼的中庭里面。第一次见到这种阵势的我感到震撼无比——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表达不同意见,每个人都可以提问和质疑。坐在中间的鹰王倒是很放松,他没有回避和躲闪,笑呵呵地捏住一颗又一颗飞来的“子弹”。

磕磕绊绊的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2016年,对湖畔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有高光时刻,也有至暗时刻。

开局是在一片阳光明媚中展开的。年初,二届班级组建完毕,全班共40位同学,企业规模相比一届上了一个大台阶,平均年营收超过了30亿元,其中不乏知名创业者。

唯一的遗憾是,班主任姨妈一直到新生名单确定时才猛然发现,全班只有两位女同学。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2016年春天,湖畔课堂迎来了甜蜜时刻。先是曾鸣教授在年初开讲“智能商业”,紧接着,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的彭蕾主讲的组织课。他们都是马云创业的紧密伙伴,两门课遥相呼应,从战略与组织两个方向解析阿里。3月,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湖畔校董柳传志来给学员授课,历史智慧与人格魅力交织,赢得大家一致好评。

为了备好这堂课,柳传志和受邀搭档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梁能,当面对过四五次,线上交流不下十几次,正值冬天,他还专门邀请梁教授去三亚,进行了四天的闭关备课。上课那天,因为担心堵车迟到,柳董提前两个小时出发,结果当天到湖畔的时候还不到8点。

校董柳传志在湖畔授课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顺利,但海平面之下仍是暗流涌动,在这所“不一样”的大学,面对创业者这些不一样的“物种”,到底要教什么内容,教与学、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与边界在哪里,面对学员的不同意见如何去分析与判断,都处在混沌状态。

最初那两年,课程所受到的压力最大。曾经有一次,原本计划两天半的课,第一天上完就走了一半人。一届学员张蓓晚上匆匆赶去上海开公司的董事会,本来第二天已经请假了,可次日一早,她又出现在了课堂上。丽娜问她怎么又回来了,她说:“我不想让湖畔的课堂太难看。”这句话,丽娜每每提及,都感念至深。

同学们对课程的质疑也很集中:为什么我想听的你不教?为什么我最焦头烂额的问题你不教我怎么解决?其他创业培训机构,都是请“快半步”的创业者来分享,说的东西我拿回去就能用,为什么你们请的企业家说来说去都是自己的“想当年”?

这些矛盾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丽娜和鹰王拉着曾教授坐下来讨论,最后大家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湖畔是教学员活下来,还是教活得久?”

他们把这个问题直接带到了校长马云面前。马老师回应说,“湖畔不是开个大杂烩的馆子,我们是川菜馆,就只做川菜。湖畔不教大家怎么赚钱,不教怎么活下来,只教怎么活得久。”

黑衣人团队

这句话,让大家的心定了下来。活得久,成为湖畔招生与课程所瞄准的一个方向。

2017年,湖畔开始大面积开设选修课,其中以人文领域的跨界课最多。先是5月开设了太极文化课,8月开设军事课,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医生、建筑设计师、围棋冠军等等,纷纷走进湖畔课堂。

办学之初,马老师提出来的跨界学习也开始落地。

我与湖畔的结缘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2017年夏天,在北京三元桥的云海肴餐厅,我第一次见到丽娜,听她讲了两个小时的企业家教育,印象最深的几个词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之后,我们合作了三堂跨界课,带领学员走进戏剧导演的小剧场,走进摄影家的展览馆,走进画家的工作室……那个时候就有个很深的感受,为什么这帮人做事如此细致认真?这种自我驱动和相信的力量,到底从何而来?

后来我慢慢理解了,那是因为有远方的灯塔在召唤,“300年”这个词放在那里,就会自带一种使命感。而中间所遭遇的挫折也罢、失败也罢,都只不过是注脚罢了。

踩过无数坑以后,面对远方召唤与眼前泥泞之间的矛盾,大家多了一份定力与信心。比如,如果选修课出现选修人数太少怎么办?共识是,即便只有一个学生,如果老师要开课的话,也还是照常上课。

后来,果然有一次出现了这样的事。2019年底,因为那时候公司事务繁忙,创业者分不开身,艺术人类学的跨界选修课,只有两位同学能来。这一次,湖畔没有选择取消,而是照常开课,真的就开了一堂为期两天、只有两个学生的课。

“不就是办个培训班吗?”

“企业家们聚在一起不就是个图个资源交换吗?”

“以马云的名望和资源,请什么人来讲课还不容易吗?”

“既然是办学校,为什么不找懂教育界的人来干呢?”

站在远处看湖畔,好像一切都应该易如反掌。

有一次校董会上,马云说了一句话,“我们不是要办一所大学,我们是要办一所不一样的大学。”千难万难,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这个“不一样”。既然选择了“不一样”,自然就要承受更多的挫败,走更长的弯路。

这个“不一样”,在创校团队身上体现得最明显。他们都是清一色的阿里人,之前干的都是销售和项目运营的活儿,“客户第一”的理念深入骨髓。

起步阶段,学校的样子模模糊糊,背负的期待又无比巨大,全身的劲儿往哪儿使呢?他们本能地就会用到极致的服务和体验上。

极致到什么程度呢?举几个例子。

比如,最开始制作的校徽是带钢针的,有同学提出针会扎破衣服,团队就加班修改,把校徽做成四种规格,有带针的,有磁铁的,有粘胶的;上课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喝上热水,大家提着热水壶,轮流去教室里填茶加水;下了课,大家会仔细数数今天哪种点心剩得多,下次就少配一点,哪种点心更受欢迎,下次就多配一点;遇到下雨天,下课之后同学在路边不好打车,他们就自己开车把学员送到车站……

黑衣人团队

有一幕更活灵活现,学员刚开始来上课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吩咐一句:“给我来杯拿铁,脱脂奶,不要加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创校团队是以“小棉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对于学员的关怀和服务无微不至。

“小棉袄”这个词来自于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本意是指,“政委”应该做员工的小棉袄,要倾听他们的苦恼,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个身份定位,让很多人心里五味杂陈,毕竟这是个学校呀,服务,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只用服务精神来解释“小棉袄”,有失偏颇。这其实还有点类似当年淘宝的“小二精神”,起点很低,梦想很大,放低身段,心怀敬畏,全情投入,踏实勤恳,苦中作乐,看似与高大上的教书育人相距甚远,却是不折不扣的泥腿子创业精神。

2016年,这支创业团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称谓——“黑衣人”,这个词最早是指戏剧舞台上站在幕后的工作人员,寓意“站在荣光背后的人”。在一次开学后的复盘会上,鹰王用了两个词儿来形容这支队伍所倡导的精神,就是“啃硬骨头”和“下笨功夫”。

最近两年,大家很少再提“小棉袄”这个词了,好像一提到这个,就感觉矮了半截,难登大雅之堂。可是,说来也奇怪,就在大家努力褪去“小棉袄”这个身份印记的时候,让学员们津津乐道的很多事情,却往往都是因为这些极致的细节体验所带来的。

比如说,有一位学员回忆,在预备营结束之后,他很想把自己亲手做的一面鼓带回公司做个纪念,可是问了几家快递公司,都不愿意寄,他略带遗憾地放弃了,也没有告诉别人。过了几天,等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那面鼓已经静静地摆在办公室里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湖畔工作人员听到了他在门外打电话给快递公司,于是他们几经周折找到一家愿意寄送的公司,再跟他的助理要了地址,接力完成了这个小心愿。

又比如说,一位学员回忆说,有一次她从外地赶来上课,不小心吃坏肚子,只能悄悄向班主任请假,等她第二天来上课的时候,午饭时间工作人员悄悄跟她说,知道她肠胃不好,特意准备了热粥,暖暖胃。

类似这样的例子,几乎每个学员都能说出几个来。最开始,我也像很多人一样迷惑不解,为什么这些身经百战的创业者还会被这样微小的细节所打动呢?直到有一天,有位学员帮我解开了这个困惑。

他说,他们并非真的渴求这样细致的服务,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他看到了湖畔这支创业团队身上精益求精和全情投入的精神,由此反问自己:我的企业能做到这样吗?为什么他们能做到?我自己能做到吗?他们这么拼,我不能不认真对待?

在这一点上,“小棉袄”式的服务精神,反而只是表面,而背后,是创业者与创业者之间的惺惺相惜,是总有意外之喜所带来的彼此感染。

创业者们也很快学会用极致细节来呼应湖畔了。举个例子,湖畔有时到外地上课,为了消除陌生感,都会搭建一个湖畔课堂的样子,让大家感觉就在学校。前段时间,同学们去深圳一位学员的企业上课,这位学员提前一个月就吩咐同事准备,照着照片上湖畔教室的样子来还原,甚至连背景书架上的摆件,都是一件件对照着淘来的,复原程度是像素级的。

被复刻的“无知”教室

现在,学员不会脱口而出“来杯拿铁,脱脂奶,不加糖”这样的话了,湖畔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服务也由物业团队承担了起来,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却保留了下来。

为一次活动,工作人员还是会写200行的rundown(流程);为一次课程,他们还是会前后调研几十个同学;为一次对话,他们还是会准备几万字的资料;甚至为了让同学们在戏剧预备营上活动更方便,要准备什么样的袜子,也得研究半天……复盘会开到半夜,还是家常便饭;每个班主任心里都有一本密密麻麻的手账,谁喜欢什么,谁不喜欢什么,都如数家珍。

从最初追求极致服务的“小棉袄”,到现在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黑衣人的笨功夫没变,但内心的标准在不断生长。大家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个长期的活儿,只要埋下种子,总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身上生根、发芽,最终长出来。

这五年,湖畔埋下了哪些种子呢?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