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
古今修行者总结出诸多人生修养境界。
老人们认为,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有三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孔子自述进学修养的过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佛教认为涅槃即:“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这种境界“唯圣人所知”。达到涅槃的境界须以戒、定、慧三学为方法。弘一法师死后,丰子恺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生的真谛——即“人生三层楼”。他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二是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三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庄子主张逍遥而游,即心灵的自由、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与道同体、与天地万物为一的体验历程:一是外天下(遗世忘故),二是外物(不被物役),三是外生(把生死置之度外),四是朝彻(心境清明洞彻),五是见独(体悟绝对的道),六是无古今(突破时间的限宥),七是入于不生不死(不受死生观念拘执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之所以可以确立正确的生活方法,条件即在于人是“理性底动物”,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他通过人生境界论诠释人生意义和价值。一是自然境界。人的行为特征是“顺才”和“顺习”。二是功利境界。人对于自已的行为已有了清楚地了解。三是道德境界。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四是天地境界。人了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行为已不是停留在“行义”,而是“事天”。
张世英先生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欲求的境界、求实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欲求的境界”属于原始的“主客未分”阶段;“求实的境界”和“道德的境界”属于“主客二分”的阶段;“审美的境界”则属于“高级的主客融合”阶段。
从诸多人生修养境界中可见两条共性的道理。一是人生修养的趋向相同。先贤对人生境界的总结,虽有宗教教义的不同,哲学与世俗总结的差异,但从物质到精神,从自在到自由,从幼稚到成熟,从利已到利他,从朦昧到觉悟的人生修养的轨迹相近似,人生境界是一个渐修渐进,不断提高的无止境的升华过程。
二是修养方法不知几多,其修养进程相似。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地。这里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倘换成“得人生大境界,得生命的真谛者”,其追求进程倒是颇为相似。
学习圣贤在于学习圣贤的修养。何以成就圣贤,圣贤从修养而来,圣贤之道即人生修养之道。古之先贤的行为修养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孔子“寝不尸”,终生都是侧身而卧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宋代朱熹“退坐书室,几案必正,书籍器用必整。其饮食也。羹食行列有定位,匙箸举措有定所”。清实录说,康熙“慎独”,自七岁登基,六十年的皇帝当下来,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即使他一个人在房里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把头上戴的礼帽摘下来,以警醒自己勤政。他们对生活的严谨态度几乎至于苛刻的地步,更不要说精神境界修养的要求。
儒学以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诚然,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可希冀人人成圣贤,但人人可修养;不可希冀人人修养达至境,但人人可求生活有境界。对人生境界需有毕生不懈追求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命境界。这精神不但可以创造出自我的美好生活境界,使人实现自我超越,达到“天地境界”或“审美境界”,从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即“安身立命”之所,也可以带给社会他人美好的境界。
插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