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尹金辉散文《打毛衣》

打毛衣  

文/尹金辉

打毛衣看似很简单,其实不然。即使都是使用一个牌子的同一规格毛线,一样质料同一型号的棒针,一样花纹图案打成大小等同的毛衣,因各人的手法不同,品质相远。
一般人打的毛衣,衣领或高或低,袖口长短大小难尽人意,衣袖与正身缝接多欠圆合,有的穿一段时间或洗后时或松垮变形。拙荆打的毛衣针脚平整,花纹图案惟妙惟肖,衣领高低、袖口长短大小恰到好处,衣袖与正身缝合浑然天成。不论是洗后还是久穿都毫无变形。
拙荆打毛衣养成了一种习惯,空余时间针线不离手,几十年不辍。
从我俩确定恋爱关系起,她就开始给我的家人打毛衣,四十年来她到底买了多少斤毛线打了多少件毛衣无法统计,只是知道亲人、亲戚、朋友及其他们的儿孙辈前前后后都穿过她打的毛衣。亲人少则三五件,多则十几件,尤其是我的外孙女从几个月到十多岁的毛线衣裤背心就有数十件,整整两大塑料箱子。给我打的更是规格齐全,长年备有细线(薄的)两套。中粗线(不厚不薄的)两套,粗线(厚的)两套,以便不同节令换着穿。亲戚中大人都曾打过几件,小孩更多;朋友及其小孩也一般也打过几件;黄石、武汉十几家邻居的小孩也都穿过她打的毛衣毛裤,有的甚至还是几套,她打的毛衣惠及几十个家庭一百多人。
近来十多年,笔者和朋友一起开小车去大冶铜录山买棉线就有四次,累计有二百多斤。在第四次去买线时候开车的朋友问我们说:“前几次买的毛线差不多有一百好几十斤吧,应该打不了这么多,是不是卖了”。拙荆告诉她说:“一两也没有卖,只是送了武汉的邻居大概二十多斤,其余的都快打完了”。朋友听了十分惊佩,说是难以置信。
拙荆打毛衣,技术娴熟,经验丰富。花样款式不断翻新与时俱进,件件堪称精品。不但是穿过她打的毛衣的人有口皆碑,就连看过她打的毛衣的人无不推许赞赏。
有位同事的儿子读大学,拙荆打了件纯羊毛的毛衣送给他。后来他母亲高兴给拙荆说:“毛衣非常合身,如量身定做的一个样。杰杰特别喜欢,穿上身就舍不得脱,说是款式新潮,颜色很适合他的皮肤,花样优雅,穿上毛衣好像增添了几分神采。只要穿了毛衣就不再穿外套”。
大学里好多同学看到杰杰身穿毛衣更显英俊潇洒,打听是从哪里买的,同寝室的同学更是左看右看连连匝嘴。有一次寝室的同学外出游玩,全都穿那件毛衣照了相,都说毛衣“出相”帅气。杰杰把那天同学穿毛衣的照片带回来给她爸妈看,她妈还特地把那照片送给拙荆看了,高兴之情历历可见。
我有一位很要好的老乡,也是拙荆单位的董事长,他添外孙,拙荆送去了自己打的三套纯棉线衣(婴儿穿纯棉线的比羊毛线的更舒服)。老乡的外孙做“九朝”时收到几十家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送的毛线衣近百件,女亲宾们见收到这么多毛线衣争相欣赏,看着比着评着,一致认为拙荆打的那三套最为漂亮。说是线衣针脚平整,花样秀雅,美观大方,无出其右。
老乡夫妻给我俩敬酒时高兴地说:“大家都称赞你打的线衣漂亮手艺好,等我添孙子的时候必须给我打五六套”,还开玩笑说:“这是个任务哈”。
有个女邻居,跟拙荆关系一直很好,因拙荆曾给她女儿打过毛衣而知道拙荆打毛衣的手艺老道。去年她的两件高档羊毛衫,一件领口破了,一件袖口破了,继续穿有损端雅,扔掉又觉太可惜,于是就想到了找拙荆帮忙把残破处撤掉重打,拙荆看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只说自己家里没有现存的同色羊毛线,需要到市内卖线的商店去配,配的线颜色很难与原来的一模一样,配得再好还是会有微微差别的。邻居说,只要是抢眼看不出来就行了,怎么配由你做主。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拙荆做人的一惯原则。为了尽量配到颜色接近的毛线,她跑遍团城山、上窑,劳动路、交通路及周边的所有的编织(出售)羊毛衫和出售毛线的十几家商店,经过认真对比辨别,选定了颜色最接近的那家商店后,再返回去买。
在商店咨询配线的过程中,有几家编织羊毛衫商店的老板和员工,拿着羊毛衫看后都说,那羊毛衫是机器织的,高档货价格贵,这种活他们一直不敢接,怕拆了还不了原,弄不好赔钱。如果客户愿意,一般是代收寄到厂家去,厂家修理好寄回来转交客户。这种高档的羊毛衫修理费很贵,加上往返邮寄费要好几百元。
有几个老板说,这种高档羊毛衫技术要求高,恢复原样不容易,问拙荆一件收几百元加工费。拙荆说纯是给朋友帮忙,不但不收钱,自己还出钱搭车买线。
拙荆听出来了几家商店老板及员工说话口气中明显心存质疑,担心羊毛衫拆后还不了原。于是笑着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既然敢接肯定有把握还原”。老板见拙荆说话这样底气十足,肯定是个行家里手,她们店里正缺这样的人,便邀请加盟。条件可以选择:一是到商店上班兼指导员工打毛衣;二是把打好毛衣专门挂在他的商店里卖。所到的十几个商店近半数老板都发出了同样的邀请。拙荆一一婉言谢绝。
拙荆打毛衣心灵手敏,是大家一致公认的。邻居的两件高档羊毛衫不但配线的颜色几乎一样看不出来差别,重新打上去的针脚也看不出手工编织的痕迹,与其机织的毫无二致浑然一体。邻居将毛衣拿在手上里外端详了半天,笑欣欣地说:颜色和针脚几乎与整体一模一样,不知情者完全看不出来,欣喜不已,连连道谢。
毛线衣打理存放拙荆有一己之见,毛线衣只要是穿上了身,那怕是穿一天半天,也必须洗干净后存放。如果没有洗直接存放,必定繁生蛀虫并把毛衣咬出孔洞,即使放了樟脑也难以杜绝生虫。洗得干净存放的不放樟脑也不会生虫。
记得十多年前,拙荆给我的一个玩得好同学打了一件比较高档的毛衣,送去时特地叮嘱:即使只穿半天也一定要洗干净后存放,否则会生蛀虫咬出孔洞的。不知是不信还是懒得洗,老乡的新毛衣第二年拿出穿时发现被蛀虫咬几处窟窿。
我家的毛衣多,坚持了“上身必洗”的原则,从来没有出现过蛀虫。

尹金辉,湖北省大冶市人,黄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退休干部,现为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西塞山诗社、竹韵汉诗协会会员。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散文||我的十周岁礼物

    我的十周岁礼物 慈母手中线,稚子身上衣. 贫困不是错,富了不忘恩. 记得在我十岁那年秋季的一天傍晚.妈妈为生产队割了一天稻子,放工回来了.一大家子刚端起粥碗吃晚饭,爸爸也从厂里回家,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一 ...

  • 女人高级点更有品味!冬季轻熟又优雅的毛衣穿搭示范:又美又暖!

    寒冬季节里,虽说好看流行的搭配有许多种.不过,作为日常实穿率最高的当属集软糯.温暖.保暖与一体的羊毛衫单品了. 将其与使普通的下装相互组合所散发出的慵懒.帅气范,可以帮你在寡淡的季节里穿出浪漫的诗意感 ...

  • 回望多年前的“七夕”夜

    很多年以后,我还能记得在乡间葡萄架下乘凉的夜晚.夜风拂来的时候,虫吟声.嘉陵江的波涛声.枝叶间细碎的碰撞声,都会愈加清晰,而三爷爷讲述牛郎织女故事时,烟斗上的火星也会跟着忽明忽暗地闪烁. 那时候,邻家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习惯与礼数​》

    习惯与礼数 读叶圣陶先生<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文,感触良多,遂撰此文.叶老说的是哪两种习惯呢?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指的是: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今天东,明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高山捉鱼​》

    高山捉鱼   儿童时代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有的时候想起来还历历在目,那就是十岁那年一次在高山上捉鱼的情景. 捉鱼的那座高山坐落于村子后西边,俗名"竹子岩&quo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年在桑榆》

    年在桑榆   在退休前夕,有朋友跟我说,退休后,很多人一下子适应不了,两三个月就比以前显得苍老多了,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我说我不会的,理由是近些年已习惯离群静处,遁世无闷.转眼间,退休已有五年,自己果然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殢酒人生》

    殢酒人生  在吃请之风盛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贾君因职业之故,宴请者源源不断,频繁的酒宴酬应结识了大批酒友,自此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曾因"能喝豪爽"而赢得落落之誉,在酒圈子里享有尊名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手表琐说》

    手表琐说  手表,在上世纪60年代是每个成年人都希望拥有的物品,为风靡一时的"三转一响"的"四大件"之一,谓之一般家庭的奢侈品.   手表种类多样.按性能分机械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房屋话沧桑》

    房屋话沧桑   房屋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始终与人们朝夕相处一路相伴.它既是城市的载体,也是一个时代传统文化与人文教养的载体,同时还承载了人类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而且,通过自身发展变化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英山茶叶公园和四季花海》

    英山茶叶公园和四季花海 10月22日,艳阳高照,金风拂面,秋高气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退休老同志重阳游览英山乌云山茶叶公园和四季花海.行程是上午观赏望乡湾·乌云山茶叶公园,下午观赏四季花海·中华情 ...

  • [黄石文坛]张海青的散文《古樟新韵》

    古樟新韵 在千年古镇金牛有一棵颇富传奇色彩的古樟,这棵古樟就生长在虬川河畔我的家乡--金山咀. 金山咀坐落在田畈边的一个丘陵上,整个湾子呈箕形,族谱上称之为"金箕地",这估计跟我们 ...

  • [黄石文坛]张维友的散文《转角的背影》

    转角的背影  下午在校外巷子买完饭,准备回校的时候,偶然间在巷子的转角处看到了那位许久没看到的老太太,老太太的肩上依旧是挎着一个破旧的行李袋,行李袋的两根提绳经过长时间的磨损,被提成了两根黑黢黢的&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