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实验,看实证心理学
西方人总是喜欢量化和刻度,想用猴子猴戏,实证人类的活动。
虽然聪明的猴子属于灵长类动物,但猴子永远不会成为人,因为猴脑没有思维和思想。
海水可以量化吗?海水不可斗量。
天空可以量化吗?天空深不可测。
道,看得见摸不着,雾化在空气里,但随处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思想,虚无缥缈,连感觉都没有。它高于道,驰骋天地和人之间,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客观和主观世界的一种精神能量。
宋朝陆九渊说: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01
最近看了两段短视频,关于心理学两个很有名的实验。
第一个视频,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用九个月的婴儿做了世界上最残忍的实验。
华生的心理实验,证明了人类的恐惧大多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
本来与人的恐惧无关的刺激物,因为和原先的恐惧刺激物多次结合,就会形成记忆,变成新的恐惧刺激物。
华生的实验结果,被广泛用于孩子教育上,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信。
奇怪的是华生自己教育出来的三个子女,据说都不怎的,甚至出现严重精神障碍。
02
另一个视频,是一个叫哈洛的心理学家用恒河猴子做实验。
这项实验证明,爱和陪伴的教育方式可以让猴子获得积极健康的“心态”。
中国的儿童,恰恰缺少的不是爱和陪伴,但问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
对这个两个实验结果,笔者不置可否。尽管我对华生恐惧心理学的实验结果比较认同,但他只是采用或检验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学说。
巴普洛夫以小狗摇铃进食实验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震惊了世界。
巴浦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学说,为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为什么他始终不肯接受心理学家的称谓?
因为他认为自己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证明动物的学习行为,却不能因此证明人类的行为。他知道人类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不是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可以证明的,也不是他的研究范围。
至于为什么心理学界要把他捧为鼻祖,有人说,这是因为心理学理论基础本身的缺陷程度,经不起别人反驳,只能拿人家的实验牵强附会,装腔作势,让心理学搭上了发展的东风。
03
河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王启成一针见血指出:
心理学本来就是伪科学,心理学本科、硕士、博士,没有区别,因为心理学研究都是碎片。碎片化的东西,不存在基础和前后关系,都是玩统计数字。
人们禁不住问:华生和哈洛用所谓的实验结果,真的科学吗?
猴子能代替人吗?
有人说,医学和生物界一直都在用实验鼠或其它动物来代替人的实验。
白鼠做实验,那是因为鼠或猴子跟人类有非常相似的食物链和功能器官,但我们讨论的是主观世界,研究的是人的心理问题和行为,比如人的教育和人的心理问题,能通过动物实验来证明吗?
猴子再厉害,也没有思维,恒河猴再聪明,它也不可能变成人。
猴子即使被你伤害,却不会记恨你,只有伤痛记忆,只要感觉到你的存在,就会害怕伤痛再次降临,因而感到紧张。
有专家说,1岁前的婴儿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只有观察,没有思维,只能被动地受外界影响,凭着本能或经验,趋利避害。
1—14岁的孩子,开始会有思维。但是,只要受到伤害,只会站在自己立场看对方,想对方,老是想到对方的恶,越想越气,形成一种恨的思想。
04
思想究竟是什么?成年人的思想就跟海洋一样深不可测,跟天空一样高不可量,所以人的思想不可斗量,不能量化。
人的思想有时候为什么会抛锚?
这就跟海洋,有时候会有海啸,海底火山,海底地震一样,人的思想也不是风平浪静,也常常暗流涌动,甚至危机四伏。
思想下有人的各种潜意识,比如,创伤性记忆,童年回忆,被压抑的各种想法和本能,这些都会影响人的思想,引起思想波动,甚至会像海啸一样掀起滔天巨浪。
然而,海洋毕竟海洋,海纳百川,宽广无比,即使波涛汹涌,照样从容,海洋生物照样可以维持生活秩序,生机盎然,并没有因为海洋的剧烈波动而灭绝。
人的思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如图(思维导图)所示:
思想和情感不在一个层面。
思想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总体看法,比如人的三观。
情感则是人对事物的具体感受,比如感激、喜悦、思念、伤害、愤怒、恐惧、焦虑等。
情感容易变动,思想相对保守。思想和情感都是一种认知。
思想具有引导意义,情感则起动力作用,两者相互影响。
05
人的情感,人的记忆,童年创伤,过去的阴影,内在的我,这些潜意识对人的思想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来分析下。
比如我对某人反感,有不好的看法,就是我们说的经验认知,这种经验认知或看法,会随着人的思维或思想改变而潜移默化,除非人的思维僵化了。
虽然思想可以削弱或制约潜意识的冲动,但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甚至越控制越糟糕。
这种无法自控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
像众所周知的“李阳家暴案”,“疯狂英语”大师疯狂家暴的行为所折射的问题,其实就是思想与情感的错误博弈,或者错误地管理了情绪,并不是李阳缺乏理性。
06
有些人总是喜欢从原生家庭去入手,总是把现在的行为归因过去的经历。这是不对的。
过去是过去了的,现在是正在发生的,虽然过去会对当前决策造成一定影响,但最终决定的是当下的思维。
极度愤怒的时候想行凶的想法,都是正常的,害怕也是正常的,某些怪异的行为也是正常的。
愤怒爆发时,就跟海底运动引起海啸一样,对人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
哈洛为了证明爱和陪伴的作用,特意做了两个假猴母,一个用铁丝做成的母猴,脖子上挂了奶瓶,另一个是用绒毛做成温暖的母猴。
除了饿了要去找铁丝母猴吃奶,幼猴大部分时间都在温暖的但没有奶瓶的母猴身上依偎着。
哈洛自称,这就是爱和陪伴。通过实验,说明只有爱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温暖。
07
在中国,很多孩子恰恰不缺爱,家庭也不缺温暖。甚至可以说,爱得太猛——溺爱。
老鼠也爱宝宝,你看母鼠把孩子含在嘴里,驮在背上,干嘛去呢?
做贼啊,偷人的食物吃。
幼小的老鼠耳濡目染,鼠辈们只能偷偷摸摸,于是出洞活动时格外小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瑟瑟发抖。
老鼠缺爱吗?不缺,但缺的是光明正大的爱。
毫无疑问,爱是动物的精神食粮,人人需要。但爱的家庭,不一定养出有爱的孩子。
我见过,很多沐浴爱的孩子,成为“妈宝”或“巨婴”。
有着三十多年幼小教学经验的朱利老师说:爱是前提,但怎样去爱,才是关键。
孩子需要温暖如春的母爱,还是需要严厉冷酷的父爱呢?
笔者认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选择爱的方式也不同。
现在的孩子,光有母亲,没有父亲,就缺爱。
我自己就是个最好的例子。看到别人有父亲,从我记事起就十分羡慕,哪怕被父亲揍一顿,心里也觉得甜滋滋的。可我一岁丧父,只有温柔体贴的母亲,没有高大伟岸的父亲,让我的童年倍感自卑和孤单。
朱老师的观察印证了我的看法,许多单亲家庭,并不缺母爱,可不少问题孩子就在这样的家庭。
当然,并不是所有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心理问题。
08
孟母三迁的故事,妇孺皆知。孟子从小失去父亲,靠母亲纺织维持生计。孟子成为千古圣贤,离不开孟母开明的教育。
如果孩子的父母比别的孩子的爸妈要老或丑,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换成是猴子,就不会有这样。
一阴一阳之谓道。
猴子是母系社会的,只要有母亲陪伴就够了;现代人是父母社会,环境复杂,爱也复杂。因此,人是人,猴是猴,没有可比性。
如何去爱,怎样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的力量无法用数字去量化,爱的温暖更无法用语言去描述。
西方心理学动不动就玩数字,讲技术,教技能,都是纸上谈兵。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道可以用数字描述,就不是道;如果道可以像礼物一样送人,就不是真正的道。
道不是商品,可以用钱买到,道也不是礼品,可以随意送人。
道,必须感悟,才能悟出其道。
哈洛的恒河猴的心理学实验能证明什么?
仅仅只是一个动物的实验而已。
作者简介
袁运录,网名恨若秋水..
当代具有独立思想的认知心理学家;
口吃、强迫症和抑郁症心理专家;
中华网教育心理频道、凤凰新闻专栏作家,知乎、今日头条心理领域创作者。
1988年因为严重口吃和强迫接受张景晖心理治疗,获得解脱,并开始研究心理学.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秋水理论.
2021年四月,师从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教授。
2021年七月,师从江西师大运用心理系主任熊红星教授。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口吃困扰者的求助和咨询。
研究方向:强迫、口吃、抑郁、焦虑、失眠等症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情绪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
正在出版:《强迫症原理与康复》《心理健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