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鼻烟壶辨伪及收藏

  为了让人们能直接从外部看到鼻烟壶内壁上的画,内画鼻烟壶需要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其中玻璃材质的最为常见,还有较为名贵的内画鼻烟壶采用水晶、紫晶、琥珀、玛瑙等材料。

  

  鼻烟,用鼻吸食之烟草制品,明末由传教士引入,由于海禁,仅广东一地人吸食,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鼻烟遂大兴于世,尤其是在京城,人人吸食鼻烟,蔚然成风。赵汝珍曾在《古玩指南》一书中这样写道:“雍正嗜鼻烟最甚,对于鼻烟十分讲究,鼻烟壶之讲究,亦此时最甚,全京人士如病如狂,康熙时尚未若斯也。

  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小可手握,便于携带。鼻炎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 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徵之一。

  

  现在市场上的仿品很多,有水晶、玻璃内画鼻烟壶,还有铜胎、瓷胎鼻烟壶,要辨别也不难。古今的差别比较大,新做的烟壶盖大都是用海绵、塑料泡沫和胶粘一小木勺,就露出原形,更不要说从绘画风格到铜胎、瓷质的差别了。收藏具有保值与升值的潜能。近年来,北京翰海、天津蓝天、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每年都有一二件鼻烟壶拍出上百万元的价格。

  鼻烟壶在内陆市场之所以尚未火爆,有诸多原因。由于历史的因素,在内陆的古董收藏市场,鼻烟壶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玩,特别是在收藏市场上普通品种太多了,造成了一般投资者的视觉疲劳。

  

  鼻烟壶收藏也在近几年来屡掀热潮,这和它曾广泛的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大有关系,且不说在各大拍卖会上动辄上百万令人瞠目的成 交价格,但就其包罗万象的材质和制作工艺,鼻烟壶在当今也已吸引了国内众多爱好者与收藏家的关注。

  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曾向当朝皇帝进献了鼻烟壶,直至清代,吸闻鼻烟的习俗在社会中流行开来,从皇 室贵 族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吸闻鼻烟。“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有类于饮食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几视为第 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鼻。” 清末收藏家赵汝珍曾在其编著《古玩指南》中这样描述。

(0)

相关推荐

  • 内画鼻烟壶·明清古玩

                                                          pingpu

  • 清代鼻烟壶辨伪

    乾隆皇帝迷于诗书画卷,对各类铜器.陶瓷.玉器等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鼻烟壶当然也在此列.他常常下令烧制各式各样的鼻烟壶,单是材质就有珐琅.陶瓷.玻璃和玉器.这一时期,鼻烟壶数量众多,造型精美,山水人物.花 ...

  • 时大彬紫砂壶辨伪及收藏

    时大彬是继供春后,紫砂壶艺史上知名度最 大.影响力最深的一位壶艺大家,为紫砂壶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壶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大师. 时大彬的壶主要造型有僧帽,菱花,六方,书扁,瓜棱,八角等,其泥质温润 ...

  • 陨铁石辨伪及收藏

    陨铁石价格水涨船高,市场上磁铁石镀膜.玻璃树脂冒充陨铁石的案例增多,陨铁石"真身"鉴别困难.市场假货林立.并非所有的陨铁石都有收藏价值与增值潜力. 陨铁石的熔壳是:陨铁石在大气层内 ...

  •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辨伪及收藏

    中国机制银元制作精良.图案考究;银元系贵重金属所铸,存世量有限;近代银元很多种类上的图案.文字出于名人名家之手,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原因,让中国机制银元跻身藏家们追捧的焦点,然而正是人们对机制 ...

  • 袁大头辨伪及收藏

    镀银袁大头:表面光滑,图像清晰,精细,成色也逼真,与真袁大头几乎一模一样,由于表面镀银,从外形与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这类袁大头可用称重量鉴别.这类袁大头的重量一般是20-22克,虽然精工细作,但金属 ...

  • 明清铜佛像鉴定:佛像辨伪及收藏

    金铜佛像作为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它的宗教性.佛像体现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它必须严格遵循佛教的教义规范,也就是造像仪规.这就决定了佛教造像中佛.菩萨.罗汉. ...

  • 玉看皮瓷看底:一篇文章教你瓷器真伪鉴定之底足辨伪法|值得收藏

    当然这里说的足 自然不是脚丫子 这里要说中华瓷器的那些个"足" 正常来说,站得稳一定是要用脚站的 人类大脑的进化随着人类 直立行走而得到进化 那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瓷器 有着平滑细腻 ...

  • 看专家教您收藏郎世宁字画的辨伪绝招!

    明末清初是整个思想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与晚周.晚清共称"三晚".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郎世宁带来的画虽然好,但是却"不入品评",这之中就涉及到绘画评 ...

  • 田黄的收藏与辨伪:老挝田黄有收藏价值吗

    田黄石收藏早已蔚然成风,自明清开始,田黄石的价值即与金玉相埒.当时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质地上乘.材积稍大的田黄,往往要"易金数倍",真可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