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魔都!这幅70米水墨长卷带你尽览上海之美
梦幻魔都!这幅70米水墨长卷带你尽览上海之美
原创: 乐梦融 新演艺 今天
还记得
曾在2010上海世博会引起轰动的
2010厘米长的
水墨长卷《海上揽胜》吗?
小编带大家一起回忆一下,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哦~↓↓↓
这张长卷由上海著名山水画家张弛创作,以鸟瞰视角自西向东,一览上海景色。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回眸了中华北宋时期的商业繁荣,那么《海上揽胜》则定格了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繁华安泰的时代面貌。
如今已经九年过去了,上海的成长日新月异。一座座标志性的建筑拔地而起,新地标成为城市的新象征。
而张弛的彩墨也没有停顿,她用画笔继续勾勒着上海的发展速度,终于在今年国庆前完成了一张浩浩荡荡的70米长卷——《海上揽胜·七十长卷》。
9月27日,这张新版的70米长卷将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东楼二楼长廊首次亮相,并由馆方永久收藏。
小编提前给大家剧透一下局部,
还是请大家把手机横过来观看哦~
↓↓↓
画家张弛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将这张长卷无偿捐赠给国家,为新中国70岁的生日献上一份心意。
△ 画家张弛
01
再一次挑战自我
尽管《海上揽胜》已在世博会展出,但在张弛心中,仍是未完成作品。“上海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这十年,多了许多美丽壮观的新地标。”
张弛的家位于长宁区苏州河畔,往西每天可看到飞机的起落,往东可遥望上海中心。广阔的景观给了她无穷的想象……
2009年创作了《海上揽胜》后,张弛催促自己不要停歇,忘情投入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在2013年起,她开始创作《长宁揽胜》,随后又踏访在近年新落成的城市地标,寻到很多创作《海上揽胜》长卷时没有“出生”的城市景观。
△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局部)
去年国庆节,上海市文联发布动图形式的《海上揽胜》,受到了市民们的热情点赞,之后更在“上海发布”获得了“10万+”的点击率。
张弛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与此同时又深感惭愧。
△ 张弛在创作中
原来《海上揽胜》卷的创作是一次偶然。
当时张弛从日本回国定居不久,在一次和陈佩秋先生书画聚会上,有人提议陈老先生画一张上海长卷,为世博会献礼。陈佩秋先生当场就提名,不如让张弛直接操刀,她是上海水墨画家中的佼佼者,又是一位细心的女画家,为上海画像非常合适,由此开启了这段缘分。
而彼时的张弛对上海的城市建筑还不熟悉,于是能不画结构复杂的建筑群就尽量选择了避开,其中涉及的题材也比较模糊,虽然一直想弥补,但介于身体状况,自己是否能坚持画下去,有些迟疑。
△ 张弛在写生
“观众的点赞和鼓励,使我鼓起了勇气,再次挑战自己,把十年前偷懒没有画的上海老城厢、时尚新地标等一一补上去,希望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上海,有比较完美的呈现。”
△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局部)
02
增补新作蔚为壮观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通过水墨演绎的新的梦幻长卷,视角从西面的安吉(浦江源头)起步,穿行过上海的郊区和城区,绵延到洋山深水港,烟雨千家、堤柳垂丝、乡间野梅,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局部)
沿着此长卷,张弛再一次带观众逆流而上,从风光旖旎安吉浦江源头出发——吴淞口码头游船、海轮、穿梭往来;陆家嘴的林立高楼,与外滩的万国建筑交相辉映;静安古刹钟磐悠扬,上海博物馆汇聚中华千年文明;音乐厅大剧院闪耀世界艺术之光,醉白池荷叶滴翠,方塔巍然耸立……
正如陈佩秋先生的赞誉:“画中云海翻腾,飞瀑一泻千里,色彩墨韵清新,用笔娴雅。”
△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局部)
画面上的标志性建筑丰富,地理和人文风貌又相互交合,在具体创作中的过渡处理有很多难处。上海地图呈圆状,既要避免画地图,又不能看到什么画什么。
张弛采用了虚实相间,相互借景,建筑物的比例、位置都随画面调整,起始于城市的布局,又不拘泥于复制街景,更注重画面整体的节奏和气韵。
△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局部)
03
上历博永久收藏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将于国庆期间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主办的“众心筑梦70年——海上揽胜长卷及市民捐赠展”上和观众们见面。
张弛说,通过这一次的创作,她在上海的各处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用画笔去速写,用水墨去写生,用镜头去捕捉,用文献去印证,用高科技去完善。
此次长卷创作,真的不一样——用笔墨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 张弛为《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准备时画的素描
在重新开始创作这张绘画之初,她就考虑,要将倾尽心血的长卷,捐赠给国家机构收藏。张弛表示,能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使她深感荣幸,希望在今后能让更多观众来展厅观看这件作品,并激发起大家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就是画家的最大幸福了。
△ 《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