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定向增发的套利空间
今天给大家一个干货,也是炒股者必备的知识储备。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是定增投资,简单的说就是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参与的投资者不会超过'10个',并且个人投资直接参与的非常少,一般是通过机构的募集去参与投资,投资门槛非常高。
定增有以下特点:
打折买股票,也就是发行折价。一般的折价空间有 10% 到 30%。
锁定期,有一年或者三年两种,到期才能退出。所以有一种'公募基金'叫做'定增公募基金',这就给定增投资增添了流动性,这也是未来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创新产品。
3、定增投资的'操作流程'复杂的。
例如:一年期的定增,从决定发行、发布预案就需要一系列的流程,
从定增到实施发行最快也需要四到五个月,一般需要长期跟踪。
定增市场扩大的原因:
国情背景:
一方面是企业转型,需要新的资产及并购行为,包括国企改革、产业结构的升级等。
第二是我国很多的产业集中度非常低,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并购的手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例如收购上下游产业链把业务做大做强。
定向增发的目的:
1、融资的方式最简单。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有多种,
包括IPO、
上市公司发债、
配股
定增。
其中定增是融资,最便捷的手段。因为定增对公司的包括盈利、利润分配、融资规模、发行频率的要求都是不限制的。
而'配股'和'公开增发或者是'发行债券,对财务状况有严格的要求。
2、定增的目的(重点)
一是资产植入,把另一部分资产装到上市公司里面;
二是集团整体上市;
三是壳资源重组,通过定增的方式完成借壳上市。
四是做项目融资,例如新建一个工厂,或者补充流动资金,改善财务状况类。
五十引入战略投资者,一般都是发行三年期定增。
定增可以赚钱吗?
赚钱分成三部分:
不过以上是参与定增的投资者。但是二级市场的小散无法参与。
那么二级市场有机会吗?有,主要看'大股东的态度'
股东为了利益最大化,大股东通常会把定增价格控制在跟当前股价有一定的差额,也就是存在套利的空间。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定增价格不能低于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均价的 90% (所谓基准日有 3 个,分别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或发行期首日)。
在 3 个备选基准日中,最容易被控制的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因此上市公司可能会在股价达到预定目标后突然停牌召开董事会,从而达到控制价格的目的。
主要分析的角度是:定增前对股价的控制行为分析。
'定增价格'是核心问题。那么公司高层对定增有什么态度呢?
1、公司高层计划积极认购
公司高层认购,那么认购价格自然越低越好。因此股价会有一段大幅度的下跌,之后公司突然停牌宣布定增。定增后大幅上涨。
案例:众和股份(002070)
在 2014 年 2 月下旬开始出现传闻说:「该股要进行定向增发,公司高层有大的计划」,之后股价从 8.4 元左右连续下跌,直到 4 月 8 日收盘价为 6.07 元。4 月 9 日公司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并在停牌期间宣布定增方案,公司大股东认购了定增份额的 20%,之后股价一路上涨,8 月 21 日最高达到 10.40 元。
2、公司高层不打算认购
假如公司高层不打算认购,那么当然希望定增价格越高越好,这样高层也能从中获得收益。所以股价往往会在定增方案公布前就大涨。
3、公司高层进行资本运作游戏(割韭菜游戏)
'资本运作'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点是'割韭菜'靠股价的高抛低吸。高位减持低位买回,最后持股比例没减少,但凭空从二级市场赚取大量金钱。
一般套路为:公司高层疯狂减持,持股数量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再低就会失去控制权)。之后推出定增方案,公司高层通常会积极认购,这种公司股价通常呈现大起大落的周期性循环。
案例:华丽家族(600503)
2011 年 6 月公司宣布进军乙肝疫苗领域,事后来看,股价当时处于历史高位;
2011 年 7 月大股东解禁,马上开始减持,股价开始趋势性下跌,很容易看出进军乙肝疫苗领域完全是为了配合大股东减持而设计的;
2013 年 1 月,经过反复类似操作,大股东终于减持完毕,持股比例从 40% 降到 5% 左右。紧接着用同样的办法,公司高管开始减持,整个 2013 年几乎都是公司高管减持的时期;
2013 年 11 月底,推出定增方案,定增价 4.17 元;随后高管不再减持,公司董事长也开始在二级市场增持,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定增方案顺利实施而保驾护航;到 2014 年年中,大股东和高管持股份额恢复到与解禁前差不多。
2014 年 5 月开始,股价开始大涨,到 2014 年年末,与定增价格相比,股价几乎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