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专家景录先提醒:当甲状腺结节有以下2种情况时,应考虑为甲状腺癌!
去年刘佳的爷爷生病住院,她去医院看爷爷,因为连续两年单位体检都被告知甲状腺有结节,建议专科进一步检查。但是因为脖子上没肿块,吃得下睡得着,刘佳一直就没太当回事。
这次她做了甲状腺B超,检查时,B超医生的探头,在刘佳的脖子区域来回横扫,似乎在找什么,刘佳的心开始紧张起来,过了一会儿,沉默许久的医生突然说,“结节很多人有,你这个长得让人不太放心,可能要去做个穿刺。”
“穿刺?”听到这个字眼,刘佳意识到情况有点严重,但是不敢耽误,连忙听了医生的建议。在等待病理结果的那一周,刘佳吃不下睡不着,一直在祈祷,然而结果没有惊喜,刘佳被确诊为甲状腺癌。
我们为何会长出甲状腺结节?
随着近几年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很多人查出甲状腺结节,却不明白为何会无缘无故长出这样的肿块。
甲状腺结节有很多种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
基本病因包括家族史、缺碘、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
甲状腺结节跟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这类患者的遗传酶具有一定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生长缓慢,无法分离并进入血液,也会因此发生甲状腺结节。
缺碘也是甲状腺结节的一大发病原因。碘元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如果人体摄入碘元素太少,甲状腺无法分泌足够激素,就会破坏激素水平,则可能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过度增生会被怀疑是甲状腺瘤的早期症状,不过除非体积过大,影响到生活质量,甲状腺瘤一般不必太过担心,积极治疗后不会有严重后果。
诱发因素则多指过多接触放射性辐射造成,如幼儿时期接受过颈部X线照射,或者长期使用手机,导致电磁辐射影响过多,都会使甲状腺结节更容易发生。
甲状腺结节会发展成甲状腺癌吗?
其实,甲状腺结节并不一定都会发展成甲状腺癌。
根据病因,甲状腺结节可分为甲状腺炎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块、甲状腺囊性病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恶性肿瘤5类。这5类当中,前4类基本上都是良性,而最后1类恶性结节的发病率只占5~10%。
查出甲状腺结节后,一般要再经过彩超检查才能初步判定是良性还是恶性。彩超检查报告里,有几个术语需要留意。
如果有“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或“甲状腺结节钙化”这两个术语,则提示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恶性的。
边界不清是肿瘤的一个典型特征,说明结节比较活跃,细胞容易向外发展。
钙化,尤其细点状钙化或沙粒样钙化,恶性的可能也比较高。
如果彩超报告中同时有这两个特征,一定要重视,确定性质,尽早处理。
除此以外,还有结节(低)回声、纵横比(>1)、淋巴结钙化或液化等术语,如果出现在彩超报告里,也提示结节恶性可能较大。
一般如果医生判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较大,还会安排患者抽血检测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而最终要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则要靠细针穿刺活检。
甲状腺结节如何治疗?
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判断其是否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类型大多数为良性。
对于良性的结节,如果最大直径小于2厘米的话,可以不必立刻切除,保持随访观察即可;如果直径大于2厘米,即便不会影响美观或阻碍呼吸、吞咽,一般还是建议手术切除或者采取消融治疗。
至于体积过大的结节,有的位置还靠近胸腔,可能会严重压迫器官,则必须进行手术切除,以免造成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
如果检查结果是恶性的结节,则应当及时治疗,进行手术切除,并且术后仍要保持随访。
不过有一种例外情况,如果是不靠近甲状腺包膜的微小乳头状癌,可以暂不切除,只密切随访,因为这类恶性结节的恶性程度不大,甚至几十年都不会有进展,因而可以不用立刻治疗。
总之,甲状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结节,如果体检发现自己长了甲状腺结节,也无需太过担心,但也不建议像文章开头案例中的刘佳一样完全放任不管,明确一下是否良性结节才能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