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到多少时,会对人体有害出现并发症?医生给出了准确答案!
很多糖尿病人都听说过一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确实如此。并发症可以致残、致死,可以说,治疗糖尿病的根本目的就是预防并发症,我们每天吃那么多降糖药,还得管住嘴,迈开腿,都是为了将来不得并发症。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好预防呢?
糖友们对并发症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并发症起码是得糖尿病10年、20年后,血糖控制不好才可能发生的事,觉得离自己还很远。
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餐后血糖在7.8-11.1之间),也就是你的血糖只要超出正常范围,并发症就已经开始了,但往往这时候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很多糖友也没有体检的习惯,所以一直没发现,等到有明显的不舒服去检查确诊糖尿病时,高血糖对全身血管的损害往往已经持续很多年,并发症可能在还没确诊时就已经出现。
还有的糖友是因为得了脑梗、冠心病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去住院,才查出原来自己有糖尿病,这种情况以后再次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很高。
因此,并发症并不是一定得糖尿病10年、20年才会发生,它同样可以发生在糖尿病的前期、初期阶段。血糖值越高,病程越长,并发症也发展得更快更严重。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难度极大,费用极高,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并发症的“预防”远远重于“治疗”。一旦确诊糖尿病,糖友就要做好以下5件事,越早越好。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反映的是检查时某个时点上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糖友过去两三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整体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它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价糖尿病控制好坏、并发症风险的金标准。
△来源: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分析如下:
糖化4%-6%:血糖正常
糖化6%-7%:血糖控制达标
糖化7%-8%:血糖控制一般
糖化8%-9%:控制差,需加强血糖控制
糖化>9%:控制极差,并发症发展危险信号
根据《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年轻的糖友控制目标建议在 6.5%以下;情况一般的控制目标为7%以下;有严重并发症、年老多病、频发严重低血糖的糖友,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保持在 8%以下。
△来源:UKPDS研究
另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任意时间的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这几项血糖指标要同时达标。
糖尿病人最大的威胁是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特别是心梗和脑梗。而预防心梗脑梗最好的方法就是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糖友们不要看到自己化验单上LDL-C这一项没有向上的箭头就认为自己 “达标”,糖尿病人的这个指标需要比健康人控制得更低,对于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LDL-C要控制在1.8 mmol/L以下。
英国曾经对5102名糖尿病患者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血压严格控制组与一般组的糖友相比较,总的死亡率减少32%,脑卒中减少44%,心衰减少56%,眼底病变减少34%。
糖尿病人血压最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至少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前面说了,并发症可能在没确诊时就已经发生,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糖友需及时做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都属于微血管病变,如果眼睛有问题,很可能肾脏也会有问题,早期发现,这两种并发症都是可逆的。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典型症状是手脚麻木、刺痛、手脚像套了一层袜子,像有蚂蚁在爬,可通过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作出诊断。
一些糖尿病并发症在早期也会有症状,学会识别这些“信号”,及时就医排查。
(1)眼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看东西变形
(2)肾脏:小便泡沫多,泡沫经久不散
(3)神经:手脚麻木、刺痛、痛觉、温度感知迟钝
(4)足部:下肢皮肤变深、水肿、溃疡,伤口难愈
(5)心脏:休息状态下心跳加快,活动时心慌、胸闷、气短,动辄头晕目眩、眼前发黑甚至晕厥
(6)皮肤:干燥、瘙痒,脱屑,出汗异常。
总结:控好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发现小问题及时调理,不要拖,科学应对,把并发症扼杀在“摇篮”里,就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您是否血糖高降不下来?
怀疑药用得不对?
不知道如何靠吃饭、运动来降糖?
广州市二型糖尿病研究所,国家民政部门批准专业研究机构,【免费】为广大糖友提供饮食、运动指导、用药讲解,让糖友【不花钱也能控好血糖】。关注公众号,1对1为您解答疑惑。
广州市二型糖尿病研究所,国家批准非盈利专业研究机构,为广大糖友提供公益咨询、健康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