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级角度看,一个人能否做管理,要从这3个方面考量!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17卷 汉纪九
汉武帝元光元年(丁未,公元前134年)

【原文】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广与程不识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译文】

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军,驻守云中郡,中尉程不识担任车骑将军,驻守雁门郡。六月,朝廷罢免了他们二人的军事职务。李广和程不识都以边境郡守的身份指挥军队,当时很有名气。
李广指挥行军没有固定编制和行列阵势,选择水甜草肥的地方驻扎下来,人人自便,夜间也不派设巡更士兵敲打着刁斗警卫营盘,军中指挥部的文书简单便宜;但是,也远远地派出监视敌军的侦察哨兵,军营未曾遭到袭击。程不识则整肃军事编制,讲究队列和布阵安营,夜间敲刁斗巡逻,军中官佐处理军队文书一直忙到天明,军队不能随意休息;然而也没有遇到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很简单便宜,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它,就没有办法抵御;而李广的士兵也很自在,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拼力死战。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但是,匈奴人更害怕李广的谋略,汉军士兵也多数愿意跟随李广作战,而苦于跟随程不识。

【解析】

程不识、李广都算是当时的名将。
通过上面的这段材料却不难发现,程不识和李广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管理风格。
按照咱们现在的话来说。
程不识就是那种靠执行制度治理的典范。
而李广就是那种靠着人治理,甚至完全是靠着个人魅力凝聚团队。
到底哪种更好?这个真不好说。
从结果上来看。
历史上对程不识评价不多,没有骄人战绩,甚至连他带兵作战的记录都没有,唯独一点,他带兵从没有败绩。
这就非常符合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善者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而李广名声很大,人送外号“飞将军”,历史(司马迁)对他的着墨也很多。
关于李广的出战记录,历史上记载有有很多,除了七国之乱时候有功,在之后的汉匈之战期间,要么是迷路,要么就是没打好损失过大。
所以有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说法。
在后世的唐宋朝,就把李广放入了武庙中,也算是不错了。
如果从一个员工角度来看,跟着李广舒服轻松,而跟着程不识就很难受了,凡是都要管的严严实实太压抑。
但是,从老板上级的角度来看,是用程不识、还是李广,问题就不简单了。
有朋友可能会说了,有什么不简单?
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出成绩业绩不就行了?扯那么多累不累?
你还别说,作为员工你埋头干事可以,但是你一旦作为领导,甚至老板,以结果为导向果然重要,但是更要从组织机构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到底是,用程不识和李广,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1.权力安全的考量

程不识的管理风格是按照规章制度来,所有人按着制度做就行了,而程不识不过是监督执行的人。
这样的结果就是哪怕把程不识换了,有原先的制度和习惯惯性存在,只要后来的人不瞎搞,按照原有制度执行,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这种管理方式就意味着,对于上级、老板而言,中层随时可以替换。
而能够随时换人,在权力安全上,不会存在中层反过来以拿住核心关键业务作为要挟。
李广的管理风格就偏向于以人为本,大家讲兄弟义气,靠着自己个人魅力和勇武来驱使下属办事。
这样管,李广能够获取人心,并形成一个以李广为核心的利益群体,俗称小圈子、小团体。
甚至这个小圈子、小团体之内,李广的威望超过李广的上级领导、甚至皇帝。
这种情况放在职场中就很危险了,这个头头一个不高兴直接把人拉走去单干,公司的业务、环节因此崩溃都有可能的。
比如,蒙牛的牛根生当年在伊利郑俊怀手下做事,就凝聚了人心,形成自己的派系,让郑俊怀感受到了权力威胁,于是玩了一出明升暗降收权,结果牛根生不爽就直接把当年在伊利内的兄弟拉出来做蒙牛。

2.风险角度的考量

上级提拔你去管理是为啥?
从增量角度去思考,即你的领导提拔你用你,让你去管人,很大程度上是希望你为他获取更大利益。
从存量角度去思考,把这摊子事管好,别出问题,这是最基本的。
让程不识、李广带兵,兵权在这两人手中,但是这些兵、武器装备却是也
是皇帝的财产。
既然让程不识和李广来带,不求立功杀敌吧,最起码别把部队打光了。
不过,程不识和李广的管理风格以过往记录来看。
程不识无败绩,号称不败将军,而李广除了七国之乱打赢了,在汉匈之战期间数次出战都没有获得好结果,反而战损不少。
其实这点,上面的材料程不识也说了:“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而带兵打仗,本就是你死我活,为了杀死敌人,别管什么道义不道义,只要有用就行。
在这种敌人出招不确定性极大的情况下,一旦李广中招,崩溃是大概率的。
在《孙子兵法》中就明确提出,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再等待敌人犯错。
现在程不识做到了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输不了。
但是李广却没做到让自己立于不败自己,反而犯错不少。
这错一多,自然就会被敌人利用,一次两次化解了,总有吃亏的时候,损失就来了。
管理也是一样,时刻做好准备,不求有功但求无错,那就真的没毛病。
一旦松懈,心有侥幸,觉得这样搞舒服,那么必定破绽百出,出问题也是必然。
那么作为上级、老板,你希望你提拔起来为你分摊事务的中层,是平平稳稳没问题,还是希望他时不时给搞出点事来呢?

3.稳定性的考量

前面提到,上级、老板用人,有增量和存量。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其实都有一个前提,即稳定性。
你能确保存量工作做得好也罢、能够带来利益也好,都必须保证你能够稳定输出。
就像你玩LOL,你家的ADC打团战,有的时候一点输出都没有在划水,有的时候却有狂输出抢人头。这就是不稳定。
程不识的管理方法发挥很稳定,可预期,只要用他就知道他能带来啥结果。
而且李广不确定性就很大了,不到最后,你不知道李广会给你带来啥?
要么血赚、要么血亏、要么先血赚再血亏,充满惊喜。
而人都有追求稳定性的需求。
面对这种所用之人带来结果上的不确定,无疑是非常的难受。
不用他,人才浪费可惜了,用他,这厮又发挥不稳定。
如果无人可用,那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为什么汉武帝要用李广?
一来是老将名声在外,二来李广倾向进攻,符合汉武帝的口味。
就算如此,漠北决战时,汉武帝就吩咐过卫青。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说是李广年老,运气不好,怕他抓单于的时候让单于跑了。
实际上就是,李广的不确定性发挥,让汉武帝都怕关键时候李广掉链子。
果然,漠北决战,李广迷路,失期,自杀。
很多人分析李广程不识,更多是从管理方法的差异来看。
今天换个角度去看李广和程不识。
管理方法背后,其实带来的诸多问题,是作为管理者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
程不识、李广到底用谁好?
具体情况、具体事情、具体阶段,具体分析,没有定论,且看你的需要。
但是,你用的时候却要知道,用哪种在给予期望的同时,更要明白必然要承受其所带来的的负面效果。

不奢求您的打赏,有个赞就够了!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