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书中,记载唐朝与他国有"舅甥关系"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现代之后,其实随着家族关系的改变,舅舅伯伯这种亲戚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很大的淡化了。或者说,很多年轻人如果没有注意的话,经常会分不清哪些是娘家的叫法,哪些是父家的叫法。但是在注重家族关系的古代里,这种辈分却比现在要重要的多,以至于在俗语之中,还流传下来了一种说法,叫做娘亲舅大。这种说法究竟有什么意思呢?为何又能被唐朝官方的史书都记载下来呢?"四个字"告诉你原因!

"舅舅"这个词的诠释

在《说文》一书当中,解释过,舅舅其实就是母亲那一边的兄弟。而在古代,舅这个字其实还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因为在古代国与国的外交之中,地位弱小的国家对强国的尊称。

当然说是尊称,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固定的规则,至少在唐朝之前是没有记载的。直到唐朝之后,因为李世民认为,自己要广收人才的话,就要不拘一格,因此将古时人们看不起的非中原的蛮族都视为自己的亲家。所以我们在《唐史》里面,其实可以经常看见记载。某年某月,唐朝与他国结成了舅甥关系,双方交换了很多东西表示友谊长存。

舅甥之好

而到了宋朝时期,当时在云南地区有着不小影响力的政权,也会遵循传统。与中原的国家结盟,同时将自己称为甥,将当时的宋朝视为自己的舅舅。并且这一段历史,在如今的拉萨大昭寺之前,就有迹可循。如今的大昭寺前,还有着一块叫做"甥舅会盟碑"的古老石碑。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起码在公元八百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此后的元朝时期,随着疆域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自然在外交方面,元朝要和很多无法控制的国家结盟,以保证自己的疆域完整。此时的两国关系,还是被称为舅甥的。只不过这个时候的舅甥关系,更多的是依靠和亲来维持的。比如说元朝和高丽,在数百年间,就常常互相和亲,维持同盟。在双方的诏书之中,也常常用舅甥之好来体现彼此的和谐。

而在民间之中,这种关系就更加普遍了。我们都知道,古代是相当注重家族关系的,尤其是家中的男丁,在父母看来,那就是将家族继承下去的人。因此在古代就会出现一种很正常的情况,也就是长子会成为下一代家族的首领,发言权也是相当大的。当然,这都是古代的事情了,现代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了,所以舅舅在娘家的地位,还是有所下降了。

舅舅的地位不同寻常

然而古代重视男性的环境下,自然舅舅的地位就是水涨船高了。为此,甚至还留下了一个俗语,叫做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这个俗语要解释起来还是很简单,在重视孝的古代,雷这种自然现象被看成是上天的惩罚。

于是在流传之中,就变成雷公会惩罚那些不孝顺的人。而舅公的地位,就好比是天上雷公一样,在家庭里,起到了一种指教和维护家庭的作用。而在日常习俗之中,舅舅和外甥常常会被视为监护人一样,在父母不方便的时候,可以出席一些婚嫁或者丧葬的重要事情。在每年过年的时候,还要在家接受外甥和弟弟妹妹的来访,做出一副家长的样子。

"娘亲舅大"这四个字

而在最为关键的家族财产权利这一方面,舅舅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话语权。在古代,最重要的事,就是将自己的血脉和家族流传下去。但是流传下去也是要钱的啊,而女儿嫁出去了,就像是泼出去的水。如果娘家这边没有有本事的人压场子的话,不仅女儿本来就弱势,还会被父家的人趁虚而入,将娘家的财产都纳入自己的家族。所以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家中的舅舅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能够说得上话,把握得住权的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久了之后,民间自然就会流传起"娘亲舅大"的说法。

而自己的外甥,毕竟和自己也有着一半的血缘关系。比起伯伯叔叔这夫家的人来说,就算是将权利交给了外甥,那又怎么样呢?到最后,能享受到这一点的,还是自己的家族。甚至外甥能干的话,还能够平衡双方家族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又是自己妹妹的孩子,无论是公私上,都有着足够的理由。所以很多时候,舅舅和外甥的关系,都是非常融洽和谐的。舅甥之好这个词,也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流传开来。最终在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甚广。直到现在,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说文》《唐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