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李锦记只卖调味品?娃哈哈只卖饮料?——那些快消品大佬的跨界革命
企业玩跨界早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然而那些能把跨界玩得成功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讲,不但要面临同行业的残酷竞争,还要分出精力去另外一个领域抢占一席之地,可想而知,这需要极大的实力和勇气。
在快消品领域,也有这么些个企业大咖们玩跨界玩得风风火火,不亦乐乎。尽管跨界对于他们来说充满着未知和挑战,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些敢于尝试的先行者和铺路者,在跨界的道路上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
1
李锦记:除了调料,还有VR和房地产
香港李锦记集团创建于1888年,1902年总部迁至澳门,1946年再度搬迁,从此扎根香港,迄今已有129年历史。。已经活了129年,我想很多人可能要惊掉下巴了吧。一家企业能经营一百多年而屹立不倒,确实是非常不容易。而这也与李锦记独特的企业文化有关。
本来,调味品行业的创新,不外乎在现有品项上做创新和拓展,李锦记过去有第一代李锦裳发明了蚝油,之后做到200多个产品,像蒸鱼豉油,市场反应很好,这以前是没有的,到现在开始做健康产品。这些都是创新。但是李锦记人追求的创业精神远远不止这些。近年来,这位活了129岁的大龄顽童开始“不务正业”了起来。
2015年就开始玩转智能穿戴:
先和小编一起脑补这样的画面:
“带着李锦记智能手环的左手提着李锦记酱油,右手拿出手机打开李锦记HeHa APP,看看自己走了多少路程、消耗多少卡路里、心率是否因为打了酱油而产生异常,到朋友圈分享’左手右手一个李锦记’”。
李锦记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成立爽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玩APP、卖智能手环和健康监测设备,将健康的理念从食品领域延伸到可穿戴领域。
与市面上大多数手环类似,Heha Dao配有一个LED显示屏,通过蓝牙与手机相连,具有计步、跑步、睡眠等功能。唯一不同的可能是Heha Dao手环的售价普遍相比其他手环贵一些,大概一台Heha Dao手环可以换133瓶500毫升的锦珍生抽,即799元。
想必大多数人都用过计步app,但HeHa APP不仅仅可以计算你的步数和距离,还能计算你步行消耗的卡路里。算算你吃进去的卡路里,再看看HeHa上显示的你当前所消耗的卡路里,相信你会站起来多走几步的。全天24小时追踪你的活动情况,不错过你任何一次的步行情况,可以准确记录你的睡眠时间和晃动次数,了解你的睡眠质量。和很多智能手环的功能好像很相似,但又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当你达到一万步的时候,HeHa手环会震动,和你击掌庆祝的既视感油然而生。
当然,这款手环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在吃酱油这件事情上有更好的体验,就是后话了。
2010年开始沾手中港地产业务:
2010年7月李锦记以超过43亿元,向麦格理购入上环维德广场,改名为「无限极广场」;2015年,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及万科置业(香港)旗的合营公司Bayline Global Limited以总代价57亿元人民币(约68.7亿港元),向瑞安房地产收购上海「企业天地3号」,去年度改名为「无限极大厦」。
2017年7月:以约128亿元购入英国伦敦20 Fenchurch Street全幢商厦,迟价约1.8万元,成为伦敦历来最大额商厦买卖。
李锦记每年营业额合计已超过了100亿元,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以现时该品牌一枝蚝油18元计算,此次收购物业涉资128亿元,相等于7亿枝蚝油。
很多家族企业逃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就是因为他们走的是“创业-守业-败业”的路子,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就开始守了,到第三代就败业了。李锦记人提倡不守业,而要永远创业,要有不断进步的意识,永不封顶。也许这就是他们能安全地在动荡、急行、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稳步前行的秘诀吧!
2
娃哈哈:白酒,奶粉,童装,地产,零售,机器人
娃哈哈的跨界动力大部分来自于宗庆后这位企业家的自信和眼光。据了解娃哈哈多年未上市,在行业内的规模大,资金很充裕,并且没有一分钱的欠款,企业负债率为0,所以宗老爷子从来不担心钱的问题,这就不难理解,自2002年以来,娃哈哈疯狂的跨界投资行为了。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来看看那些年娃哈哈的跨界之旅吧。
2002年成立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
娃哈哈进入童装的时期,正是中国童装开始拓荒的蓝海时期,但彼时娃哈哈在品牌定位和渠道方面均存在认识不清的错误定位,导致没有抓住好的发展机会,客户群体一直难以界定,地位尴尬。
2010年征战奶粉市场:
2010年5月,娃哈哈宣布与荷兰皇家乳品公司合作,由后者为它代工生产“爱迪生奶粉”。
奶粉虽然与娃哈哈的饮品系列同属食品行业,但是其消费群体,经营渠道完全不同,之前饮品所建立起来的营销体系对于奶粉来说毫无帮助,在跨界经营上等于没有优势可言。娃哈哈为爱迪生奶粉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广告成本,但是隔行如隔山,爱迪生的奶粉除了2010年在AC尼尔森的榜单中还能有不到0.5%的市场占有率数据外,此后几年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奶粉行业研究报告中,爱迪生奶粉均榜上无名。后期发生的奶粉销路不畅内部人员强制摊派的丑闻,都说明了娃娃跨界奶粉的不理想的经营状况。
2012年进军商业地产和零售行业:
2012年,娃哈哈联合了浙江、湖南两省的部分经销商,通过集资参股的方式成立了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17亿元,主要投向娃欧商场,目标是5年内上市。希望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2014年6月5日,媒体曝出杭州娃欧商场亏损严重难以支撑,娃哈哈方面已拖欠商场租金达半年,并有意解除合同离场。
2013年斥资150亿进军白酒行业:
2013年11月,娃哈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款以贵州茅台镇为原产地的酱香型白酒—“领酱国酒”正式宣告上市。与此同时,宗庆后本人也在会上宣布,娃哈哈正式进军白酒业。
娃哈哈此次与贵州省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以及当地十余家酒业达成合作,推出“领酱国酒”这款新产品,希望凭借其资金和网络优势,利用现有的饮品渠道,还会寻找专销酒品的大型经销商,来开辟100元至400元的白酒市场。
然而这款产品下来快4个年头了,销售似乎并未有太大的进展,市场上鲜见领酱国酒的身影,在淘宝网上的交易数量也并不多,关于其消息也大多停留在了当年的新闻发布会。
不过据悉,以领酱国酒为代表的”娃哈哈“牌白酒并没有在市场上消失,围绕市场销售,娃哈哈酒业板块的人才队伍已经建设初步成型,聘请了资深酒类流通人士担任酒类销售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与此同时,娃哈哈酒业板块的主推产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向以浓香型为主,市场销售业绩已经“小有成效”。浓香型领香国酒的问世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也算是对娃哈哈的跨界酒业的一个安慰。
2015年在装备制造业上的探索:
在娃哈哈海宁工厂,只见两台正在作业状态的码垛机器人,红色的机械手臂直接将一箱箱娃哈哈“营养快线”从流水线上取下,整齐码成垛,定位精度达到正负0.05毫米。远处,叉车开来,将码好垛的80箱饮料一并叉起,摆放至仓库内。掐算了下,码垛机器人平均2分钟就能码完80箱饮料,一小时基本上能码完2000箱,而一个码垛工人,一个小时的工作量是450箱。
其实,娃哈哈涉足机器人领域早有端倪,直到2015年,完成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平面机器人的研发,并用于集团饮料生产线上产品装箱、码垛、生产物料投放、装箱等领域。
宗庆后觉得在装备制造业上,娃哈哈有基础,娃哈哈有两个机械厂,专门为自己生产磨具、进口设备的配件、饮料的机件、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娃哈哈潜心布下的机器人产业的确捕捉到了先机,这是一个万亿市场,能否娃哈哈带来新的契机,还有待时间验证。
每一次多元化,娃哈哈强大的经销商团队都是宗庆后自认为可以取胜的“法宝”。在谈及童装业务时,宗庆后表示,当年选择童装是因为很多经销商希望娃哈哈做童装,但是强大的经销商队伍并未帮助娃哈哈实现初定的发展目标。引以为豪的经销商体系实际已成为娃哈哈的弱势,长线产品缺失、多元化业务泛滥。不过,对宗庆后的勇气还是要给个赞的,企业创新并不是什么坏事情,我们还是要多加鼓励。
3
两面针——牙膏老炮儿因多元化折戟
上世纪80年代的两面针,凭借“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对多数人来说只剩回忆。
1986年到2001年,两面针连续15年本土产销量第一,在2006年达到销量最高点。但随着市场众多品牌的加入,竞争日趋白热化,自2007年起,两面针扣除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抵御市场竞争,巅峰时期的两面针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2004年,作为国内日化行业首家挂牌上市的企业,两面针募集到大量资金。面对众多对手,两面针企图改变牙膏单品的竞争,选择资本运营作为其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突破口。
自2004年,出资2945.2万投资扬州旅游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先后投资房地产、蔗糖制造、日化、巴士、药业种植、卫生用品、造纸、进出口贸易等产业。2007年,两面针通过内部会议提出,“无产品经营不稳,无资本运作不富”的理念。因此,两面针除了投资实业,资本运营上的投资也一样非常惹眼。当年,两面针不仅投资了1.5亿用于申购新股、投资证券和基金,同时还投资2.62亿参与中信证券的配股并获得新增股份350万股,投资2亿元参股了南宁市商业银行,出资1000万参股柳州银行,出资2亿参股北湾银行等。
至此,两面针已初步形成了以资本运作、精细化工、大日化和医药保健为主导,同时涉足口腔护理用品、洗涤用品、旅游用品、生活纸品、医药、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和房地产等八大产业的多元化战略格局。
但多元化并没有给两面针带来其所期望的大展神威,反而使其逐渐舍弃主业,导致放在主业的注意力减少,投入不断降低。从2007年开始,年营业收入下降到1.78亿,并且成趋势性下降,直至2014年,牙膏业务的销售收入1.06亿,只有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不到两面针总营收的10%,被其他品牌牙膏远远抛在后面。
更甚的是,两面针所有的投资项目中,纸品与造纸两大产业亏损严重,入不敷出,变成了“拖油瓶”。纸品公司仅在成立的第一年,实现了8625.30元的净利润,第二年便开始亏损。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两年,纸品公司的年度亏损额均超过了1亿元;纸业公司2014、2015、2016近三年亏损额分别为-9059万元、-1.2785亿元、-8700万元,三年共亏损已超3亿元。
2017年7月4日,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提供借款的公告》。声名称,本次向纸业、纸品公司提供借款,有利于纸业板块开展正常生产经营,防止纸业板块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到目前为止,跨界转型纸品业的两面针累计向两家纸品和造纸企业借款9.37亿元,这些借款几乎全部逾期。
如今,在经济不振,房地产、制造业低迷的态势下,两面针的多元化战略已经布下了一堆难兄难弟相互拖累的格局。两面针泥足深陷,非一日之功,其重振之路,也非一役可毕。目前,两面针的市场份额已不足1%,市场活动与媒体传播时断时续,回归的道路尚且漫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祝民族品牌早日走出泥潭,再创辉煌。
小结:在变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越来越难独撑大局。跨界在不同的行业间被不断地实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企业既要去适应这种新状况,也要能够持续创新,以改变所处的现状。尽管在目前看来,有些跨界是创新,而有些跨界则是玩命,但小编相信,大浪淘沙下,总有事实将会证明,跨界能够让一个企业通过转换生存空间而大放异彩。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