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四小龙”旷视科技IPO,中期大亏52亿,变现难怎么破?
上半年旷视科技营收占比最大的是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在众多的烧钱项目面前,这些营收显得杯水车薪,不免让外界猜测其盈利模式是否清晰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张京
8月25日晚,国内AI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文件,正式对外公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高盛 、JP摩根、花旗为联席保荐人。
旷视在香港上市将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股本分为A类股份及B类股份。A类股份每股可投10票,B类股份每股可投一票。根据招股书,2016-2018年,旷视科技营收分别是6778万元、3.1亿元和14.3亿元,复合增长率358.8%。
亏损分别是3.42亿元、7.59亿元、33.51亿元,累计亏损金额达44.51亿元。2019年上半年,旷视亏损额更是达到52亿元,比过去三年亏损总额还要多。
一时间,群体激动,作为国内享誉盛名的独角兽终于上市了。但在激动之余,很多人又免不了打叽咕:人工智能热度衰退下,一直亏亏亏的旷视科技什么时候才能盈利?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盈利模式?
在财务数据上,旷视2019上半年亏损达到惊人的52亿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一栏显示负债100多亿元,到底是为何?
《每日财报》发现,旷视科技的团队组成强大,技术成员过半数常青藤院校背景。技术获奖众多,2017年初以来,旷视在各项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累计揽获22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尤其是在过去两年中,旷视团队参加了计算机视觉国际竞赛COCO的八项赛事,取得了7项第一名和1项第二名。可想而知,人员组成及产品研发将会有较大花费。
2016年到2018年,旷视的研发开支分别为7816.5万、2.05亿和6.13亿,复合增长率约300%。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旷视研发方面员工为1432名(整体员工的61%),相应福利开支近4亿,占整体研发支出的近70%,平均年薪45万。
除此之外,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这样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小米、美图等港股上市的企业报表中,此亏损并非实际经营业务中的亏损。具体是指公司融资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可转换可赎回的优先股。在后续的发展中,因为公司估值快速增长,产生了相应公允价值变动,从而产生收益或亏损。这其实是会计准则导致的,因为优先股既可能划分为负债,也可能分为权益,而旷视将其归类为负债,并且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如果随着公允价值上升而增加,对应着就在损益表中产生亏损,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旷视在权益总额一栏显示负债100多亿元。
今年上半年完成D轮融资旷视估值达到40亿美元,这也是招股损益表中旷视亏得最多的半年,也就是说,在会计术语中显示亏损的越多,恰恰也表明这是优先股的估值上涨最快的时期。
由于服务于企业级客户,个人用户对旷视科技的品牌认知度不高。其实在旷视科技商业化四年来,已经有一系列产品植入到toC产品中。以旷视科技最早进入的个人互联网解决方案为例,旷视科技提供的产品包括计算摄影解决方案、设备解锁解决方案、Face ID等。
个人物联网方面,具体到合作案例,OPPO Reno 10倍变焦智能手机使用了旷视科技的画质优化解决方案、OPPO、小米,vivo部分型号手机的人脸识别解锁、首汽约车驾驶员人脸识别验证等都在使用旷视科技的解决方案。
城市物联网市场,旷视科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传感器,主要有智慧城市管理解决方案(面向政府)和智慧社区管理解决方案(面向政府和企业),截至2019上半年,旷视科技城市互联网业务的国内客户覆盖城市112个。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算法、软件及人工智能赋能的机器人,主要有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和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目前旷视科技的营收来自于上述业务,上半年旷视科技营收9.5亿元,营收占比最大的是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6.9亿元,占比73.2%,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分别是4697万元和1.2亿元,相应营收占比5%和13.1%。尽管如此,在众多的烧钱项目面前,这些营收显得杯水车薪,不免让外界猜测其盈利模式是否清晰。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被业内称为AI “四小龙”,经营模式参差不齐,他们除了对主体成立子公司外,投出的其他公司,总计至少已经超过25家。
商汤“章鱼式”找落地场景
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投过5家法人实体,均是计算机视觉研发与技术提供商,主攻人脸识别方案,与商汤科技立身业务一致。从2017年12月,投资第2个项目51VR开始,商汤科技开始显露出场景投资意识。51VR是一个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房地产、汽车、教育、游戏等垂直领域的产品,当时宣布完成2.1亿元B轮融资,商汤科技领投。
如今,商汤科技对外投资项目接近10个。投资的轮次集中在B轮及之前,涉及VR、医疗、体育等具体领域,项目本质是商汤科技以资本为触手为算法抓取商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高度专业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如果没有途径最终面向C端进行商用,也是空中楼阁。
仅在今年1月,商汤便投资了三个项目,其先后通过战略投资消费类硬件公司物灵科技切入教育、通过投资文远知行切入自动驾驶、通过领投衡道病理为机器进行病理诊断拿到入场券。除了为算法提供连接C端的应用场景,《每日财报》注意到,“卡位竞争”是商汤科技高层的商业考量之一。
旷视“船桨式”投资转型
与商汤科技多领域投资布局不同,旷视的投资主要承载了自身战略转型任务,投资场景集中且相互之间具有业务关联,呈现出谋求产业链化的特点,目前其投资相对集中在机器人、物流仓储领域和新零售领域。
旷视CEO印奇还表示,在3到5年内,实现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实现AI技术的规模化商业落地。值得注意的是,在供应链大脑场景中,旷视已经与富士康、菜鸟网络、闪送、便利蜂、肯德基等品牌有过合作。
在2017年,旷视科技已有了布局机器人的想法。这一年,旷视科技先与艾瑞思机器人展开合作,后对其进行战略投资。艾瑞思机器人是为物流仓储、智能工厂等行业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公司。2018年也是旷视科技重要投资年份,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全资收购了艾瑞思,宣布正式开展智能机器人业务。
众所周知,今年AI 落地难、赚钱难。此次旷视科技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出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存在的一些困境,但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依然有较大的前景。旷视科技今年上半年勉强营收不错,这在AI独角兽企业之中,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成绩。
云从、依图克制内敛
从投资风格来看,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提供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热衷于投资的版本,而另两大头部品牌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则显得克制内敛。
《每日财报》注意到,尽管与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位列CV四个独角兽,但是这两家对外投资数量却较为有限。云从科技对外投资只有一家,即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5%。
另外,云从官方人士向《每日财报》解释了业内头部厂商投资出现分化的原因。
“我们(与旷视、商汤等竞品)的打法不一样,对外投资可能是自身业务造血不足,需要通过上下游投资来消化过多融资和扩展应用场景,云从目前主要还是专注在自身跨行业、跨场景的业务。由于我们做的是从技术到产品到售后,所以模式比较重。”
所以在众多的烧钱投资项目面前,旷视这些营收显得杯水车薪,不免让外界猜测其盈利模式是否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