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与“下德”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老子《道德经》第15章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是老子描述修道士深入修道的状态:“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德就是上德,后世称为大德,佛教高僧也被称为大德。上德之人完全与道为伴,紧紧跟随道的法则,他们是道的化身。

第10章描写了如何成为修道士的修炼过程,即著名的“五步成道法”: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天门开阖,明白四达。最后内心的明亮观照真我的不生不灭,智慧的光芒照亮整个宇宙。

人类文明的演化,最大的成就是从野蛮走向文明。与人类文明同步演化的是人的心灵,它也必须从野蛮走向文明。没有人的心灵的演化,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演化

心灵的演化才是上德,外表行为的改变只是下德。周公建立了外表行为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建立心灵演化的修行方法,这必然导致失败。

修道士安住深山,摒弃世人的欲望,挣脱了欲望的枷锁,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于是洞观宇宙人生的真相,发现世人被欲望控制而受尽折磨,产生极大的悲悯。修道士没有宣称自己有德,实际上恰恰具有真正的德行,他们被称为上德是当之无愧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就是老子对周公修德事业的断语。

上德和下德的区分是老子宣说《道德经》的新使命。修道士原本并不关注人世,只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生命的不生不灭

面对乱世出现,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至高无上的周公德教竟然失效了。华夏社会的精神偶像轰然倒塌,这是整个社会无法接受的,所造成的心理恐慌不亚于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对西方社会的冲击。这是人类文明都遇到的挑战。

修道运动是人类文明的真正代表,研究世界修道运动的学者指出,人类在遇到巨大困惑时,就会不自觉的走向深山,向那些远离人世的修道士表达敬意,希望求得控制内心欲望的良方。欲望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但欲望的无限膨胀又是人类文明的最危险的敌人。

今天科技的发展使欲望再度高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很多年轻人陷入网瘾这种新型疾病。人的感觉器官在网络游戏诱惑面前显得完全没有自制力,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横冲直撞,大脑完全没有防御过滤能力,任何计算机系统都有防火墙,而人的大脑却没有,这是远古修道士早就预见到的。安住深山的修道士才有控制内心强大欲望的定力

佛陀说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是英雄,能够战胜内心欲望的才是大英雄(大雄)。战胜欲望不再是修道士们的追求,而且成为现代社会的新诉求。

人们终于发现让外界信息毫无防御的直闯神经中枢是十分危险的,建立防御、过滤机制十分必要。这种防御过滤机制并不减少外界信息的输入,而是减少代表自我的神经中枢产生不必要的、甚至危险的反应,或者说使反应更有理性,更符合生命的真正需求。这才是我们需要向老子学习的地方。

上德只有修道士才能获得,希望通过修德来获得社会地位、名誉、财富的人士只是下德,本质上是无德,只是外形上有德。

《淮南子》回顾了上古的修道运动,赞叹修道士“游于精神之和”,因为他们知道被耳目欲望控制的下德者十分可悲。

老子在《德经》开篇第1章宣讲上德和下德,就如同智者大师提出的判教,让世人明白德教的深刻内涵,摒弃下德,追求上德,止于至善至美的人格妙境

(0)

相关推荐